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及分体面盆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6439发布日期:2021-12-22 23:4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及分体面盆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及分体面盆龙头。


背景技术:

2.分体面盆龙头具有两个独立的龙头把手,分别控制不同的进水管路,使龙头进水管既可以连接热水管,又可以连接冷水管,实用方便,应用广泛。
3.现今市场上的分体面盆龙头把手多为四方形或多棱边形,造型新颖,外观优美,为消费者所喜爱。但是在安装这种类型的把手时,把手的棱边与把手底座的棱边常会存在难以对齐的现象,或者在安装时容易出现移位,需要安装人员花大量时间去对齐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及分体面盆龙头,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包括:
6.过水主体;阀体,其进水端安装于所述过水主体内;底座,其套设于所述过水主体的外围,且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安装孔;把手本体,其嵌套于所述阀体外围,且在所述把手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使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阀体顶端相固定;以及第二连接件,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将所述底座与所述过水主体相固定。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过水主体顶端内壁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阀体外壁设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下端设有若干卡条;其中,所述卡条卡合于所述卡槽。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阀体顶端设有阀芯杆,所述把手本体内部设有安装槽;其中,所述阀芯杆嵌套在所述安装槽内。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底座内壁设有第二支撑条,所述过水主体外侧设有第三支撑条;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条支撑于所述第三支撑条上。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连接于所述过水主体的顶端。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锁紧件顶端设有第四支撑条,所述第四支撑条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条上方。
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孔塞,所述第一孔塞嵌套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孔塞,所述第二孔塞嵌套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凸条,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凸条外围。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分体面盆龙头,包括以上所述的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
装结构,还包括龙头本体,以及连接所述龙头本体与过水主体的水管。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中的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包括过水主体、阀体、底座、把手本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阀体的进水端安装于过水主体内,底座套设在过水主体的上端外围,把手本体套设在阀体的顶端。安装时先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把手本体与阀体顶端相固定;继而旋转底座,使底座的棱边与把手本体的棱边粗略对齐;再将把手组件放进工装模具中,精确对齐棱边后使用第二连接件将底座固定在过水主体上,完成把手组件的棱边对齐安装。本实用新型中的棱边对齐安装结构简单,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螺钉,安装固定方便。先将把手组件的棱边精确对齐在进行后续的分体面盆龙头安装,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把手棱边与把手底座棱边难以对齐、安装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的拆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体与过水主体安装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与锁紧件的安装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把手本体的安装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把手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与把手本体的棱边初步对齐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在工装模具中精确对准安装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第一剖切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第二剖切示意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面盆龙头结构示意图。
29.图中附图标识为:
30.1.过水主体;
31.11.卡槽;12.第三支撑条;
32.2.阀体;
33.21.第一支撑条;22.卡条;23.阀芯杆;
34.3.底座;
35.31.第一安装孔;32.第二支撑条;33.凸条;
36.4.把手本体;
37.41.第二安装孔;42.安装槽;
38.5.第一连接件;
39.6.第二连接件;
40.7.锁紧件;
41.71.第四支撑条;
42.8.第一孔塞;
43.9.第二孔塞;
44.10.垫圈;
45.20.工装模具;
46.30.龙头本体;
47.40.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0.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包括:过水主体1、阀体2、底座3、把手本体4、第一连接件5以及第二连接件6。过水主体1连接有外部进水管,水流通过过水主体1,并通过控制过水主体1中的阀体2来开启关闭水流。水流通过阀体2进入水管40,并通过龙头本体30流出。本实施例中的把手本体4和底座3的外侧均带有棱边,本实施例中的把手本体4和底座3外侧棱边具有多种形式,在此不作限定。在安装时需将把手本体4和底座3的棱边精准对齐,因此常常会存在棱边难以对齐的现象。本实施例对把手组件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进,使把手组件在安装时能够精确便捷的将棱边对齐,同时安装方便。
51.具体的,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体2的进水端安装于过水主体1内。底座3套设在过水主体1的上端外围,并且在底座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1,第一安装孔31连通底座3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把手本体4套设在阀体2的顶端,并且在把手本体4上设有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1连通外表面和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通过第二安装孔41将把手本体4与阀体2顶端相固定;第二连接件6通过第一安装孔31将底座3与过水主体1相固定。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均为螺钉,通过第二安装孔41和第一安装孔31内壁上的螺纹拧入。
52.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过水主体1的顶端内壁设有若干卡槽11,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对称的卡槽11。在阀体2外壁设有第一支撑条21,并在第一支撑条21下端设有若干卡条22。本实施例中的卡条22与卡槽11相适配,卡条22卡合于卡槽11。
5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阀体2的顶端设有阀芯杆23,并且把手本体4内部设有安装
槽42,如图5所示。阀芯杆23外表面设有齿条,安装槽42内表面也设有齿槽,阀芯杆23嵌套在安装槽42内,阀芯杆23与安装槽42相适配,使转动把手本体4时,通过阀芯杆23带动阀芯转动。
54.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3的内壁设有第二支撑条32,过水主体1的外围设有第三支撑条12。当底座3套设在过水主体1上时,通过第二支撑条32支撑于第三支撑条12上,从而将底座3支撑在过水主体1上。
55.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锁紧件7,锁紧件7连接于过水主体1的顶端。锁紧件7顶端设有向内的第四支撑条71,第四支撑条71抵接于第一支撑条21上方。本实施例中锁紧件7为螺母,其内壁设有螺纹,且过水主体1的外壁也设有螺纹,锁紧件7螺纹连接于过水主体1的外表面。当锁紧件7逐渐旋拧锁紧时,锁紧件7上端的第四支撑条71抵接在阀体2外壁上的第一支撑条21,将阀体2固定在过水主体1上。
56.进一步的,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孔塞,即第一孔塞8和第二孔塞9。第一孔塞8嵌套于第一安装孔31内。待第二连接件6安装在第一安装孔31内时,使用第一孔塞8将第一安装孔31堵住。第二孔塞9嵌套于第二安装孔41内,待第一连接件5安装在第二安装孔41内时,使用第二孔塞9堵住第二安装孔41。
57.进一步的,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垫圈10。本实施例在底座3顶端设有凸条33,垫圈10套设于凸条33外围。当把手本体4连接在阀体2的顶端时,把手本体4相对于底座3转动时会存在摩擦,设置耐磨的垫圈10,将减缓把手本体4与底座3之间的摩檫力,提高使用耐久性。
58.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体面盆龙头,包括以上所述的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还包括龙头本体30,以及连接所述龙头本体30与过水主体1的水管40。
59.本实施例中龙头把手与底座的对齐安装结构的安装原理如下:
60.如图2所示,将阀体2安装在过水主体1中,阀体2外侧壁上的第一支撑条21支撑在阀体2的上端面,阀体2上的卡条22卡合于过水主体1上端内壁的卡槽11。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继而将底座3安装在过水主体1的外围,底座3内壁上的第二支撑条32支撑在过水主体1外围的第三支撑条12上;并继续将锁紧件7旋拧安装在过水主体1上。通过旋拧锁紧件7,将顶端向内沿伸的第四支撑条71抵接在阀体2外壁的第一支撑条21,从而将阀体2固定住。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将把手本体4安装在阀芯杆23上,并转动阀芯杆23将阀芯处于关闭状态。再使用第一连接件5将把手本体4与阀芯杆23相固定。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旋转底座3,使底座3的棱边与把手本体4棱边初步对齐。再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将对齐好的把手组件放进工装模具20,进一步精准对齐把手本体4与底座3的棱边,精准对齐之后用第二连接件6安装在底座3的第一安装孔31中,从而将底座3与过水主体1固定住,完成把手组件的棱边对齐安装。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