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1893发布日期:2022-07-26 22:3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井领域,尤其是一种室外排水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和提升,同时,人们对于自身住宅小区室外配套管网设施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地下排水井,地下水井管道复杂,降雨量大时,很容易出现倒灌、堵塞等情况,故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排水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室外排水井,避免倒灌、堵塞。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外排水井,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多个排水井单元,所述多个排水井单元被划为井深逐级加深的若干个等级,所述多个排水井单元由小至大依次连通,各所述排水井单元分别包括排水井本体及排水管,所述排水井本体包括井壁及井底,所述井壁开设有入水口,所述井底形成有向下凹陷并位于所述入水口下方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底面与所述导流槽的底面持平的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与等级比其大的所述排水井单元的入水口连接。
5.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排水井本体上还设置有井盖。
6.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井壁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水泥层。
7.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导流槽由一体成型且贯穿所述排水井本体内外的管道制成,所述管道水平设置且所述管道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井底所在水平面上,所述管道包括安装在所述井底的导流段及伸出所述排水井本体外的所述排水管,所述导流段与所述排水管的交界处为所述出水口,其中,所述导流段漏出所述井底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导流口,使所述导流段的内壁形成所述导流槽。
8.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管道选用波纹管。
9.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井底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水泥层。
10.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排水井单元的入水口的底面与分别其井底的表面持平,各所述排水井的入水口分别与比其小一等级的所述排水井单元的排水管连通。
1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室外排水井,多个排水井单元被划为井深逐级加深的若干个等级,多个排水井单元由小至大依次连通,井壁开设有入水口,井底形成有向下凹陷并位于入水口下方的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连接有底面与导流槽的底面持平的排水管,排水管的远离出水口的一端与等级比其大的排水井单元的入水口连接,使等级小的排水井单元内的水往等级大的排水单元内排放,形成地下排水网,避免倒灌、堵塞。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室外排水井的俯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a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b-b剖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外排水井排水的流程图;
16.其中:1-排水井单元(101-排水井本体(1011-井壁、1012-井底、1013-入水口、1014-井盖、d-排水井本体的深度)、102-管道(1021-导流段(10211-导流口、10212-导流槽)、1022-排水管、1023-出水口)、102a-中心轴线)、1a-第一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b-第二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c-第三等级的排水井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室外排水井,其包括多个排水井单元1,多个排水井单元1被划分为井深逐级加深的的若干个等级,多个排水井单元1由小至大依次连通,例如,第一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a的排水井本体的深度d小于第二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b的排水井本体的深度d,各排水井单元1分别包括排水井本体101及排水管1022,排水井本体101包括井壁1011及井底1012,井壁1011开设有入水口1013,井底1012形成有向下凹陷并位于入水口1013下方的导流槽10212,导流槽10212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1023,出水口1023处连接有排水管1022,排水管1022的底面与导流槽10212的底面持平,排水管1022远离出水口1023的一端与等级比其大的排水井单元1的入水口1013连接,例如,第一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a的排水管1022与第二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b的入水口1013或第三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c的入水口1013连通。
19.优选地,排水井本体101上还设置有井盖1014,避免行人掉入排水井本体101内。
20.优选地,井壁1011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水泥层,保证排水井本体101的防水性。
21.具体地,排水管1022和导流槽10212由一体成型且贯穿排水井本体101内外的管道102制成,管道102水平设置,管道102的中心轴线102a位于井底1012所在水平面上,管道102包括安装在井底1012的导流段1021及伸出排水井本体101外的排水管1022,导流段1021与排水管1022的交界处为出水口1023,其中,导流段1021漏出井底1012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导流口10211,使导流段1021的内壁形成导流槽10212,排水井施工工程简单。
22.优选地,管道102选用波纹管,排水井施工工程简单。
23.优选地,井底1012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水泥层,保证排水井本体101的防水性。
24.具体地,各排水井单元1的入水口1013的底面与分别其井底1012的表面持平,各排水井的入水口1013分别与其相邻设置且比其小一个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的排水管1022连通,例如,第二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b的入水口1013与第一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a的排水管1022连通。
25.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室外排水井,管道102水平设置,管道102的中心轴线102a位于井底1012所在水平面上,管道102包括安装在井底1012的导流段1021及伸出排水井本体101外的排水管1022,导流段1021与排水管1022的交界处为出水口1023,其中,导流段1021漏出井底1012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导流口10211,使导流段1021的内壁形成
导流槽10212,井壁1011开设有入水口1013,各排水井单元1的入水口1013的底面与分别其井底1012的表面持平,各排水井的入水口1013分别与其相邻设置且比其小一个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的排水管1022连通,例如,第一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a的排水管1022与第二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b的入水口1013连通,第二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b的排水管1022与第三等级的排水井单元1c的入水口1013连通,形成地下排水网,避免倒灌、堵塞。
2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排水井单元,所述多个排水井单元被划为井深逐级加深的若干个等级,所述多个排水井单元由小至大依次连通,各所述排水井单元分别包括排水井本体及排水管,所述排水井本体包括井壁及井底,所述井壁开设有入水口,所述井底形成有向下凹陷并位于所述入水口下方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底面与所述导流槽的底面持平的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与等级比其大的所述排水井单元的入水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本体上还设置有井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水泥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导流槽由一体成型且贯穿所述排水井本体内外的管道制成,所述管道水平设置且所述管道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井底所在水平面上,所述管道包括安装在所述井底的导流段及伸出所述排水井本体外的所述排水管,所述导流段与所述排水管的交界处为所述出水口,其中,所述导流段漏出所述井底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导流口,使所述导流段的内壁形成所述导流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选用波纹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底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水泥层。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室外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排水井单元的入水口的底面与分别其井底的表面持平,各所述排水井的入水口分别与比其小一等级的所述排水井单元的排水管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排水井,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多个排水井单元,多个排水井单元被划为井深逐级加深的若干个等级,多个排水井单元由小至大依次连通,各排水井单元分别包括排水井本体及排水管,排水井本体包括井壁及井底,井壁开设有入水口,井底形成有向下凹陷并位于入水口下方的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连接有底面与导流槽的底面持平的排水管,排水管的远离出水口的一端与等级比其大的排水井单元的入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倒灌、堵塞。堵塞。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赵新伟 李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