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7767发布日期:2022-08-03 01:4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是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的一点因素,城市污水有多种,均需要统一流入污水处理厂后集中处理,然后再进行排放。
3.相关技术中,在道路上的下水道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不论流入下水道的水是何种类型,都是统一汇集、同一处理,但下水道内流入的污水,种类有多种,比如一些临近居户会将生活废水从下水井倒入,一些路面被冲刷清洗后也会有污水流入下水井内;尤其是雨水,降雨时的雨水也会流入下水井内,对于雨水其实应该分为两种类型,降雨初期落下的雨水会较脏,可以和其他城市污水一起进行处理,降雨一段时间后的雨水又相较于初期落下的雨水更为干净,这类雨水不该按照上类污水进行处理,甚至可以不处理直接进行浇灌等二次利用。
4.但相关技术的下水道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将上述多种污水区分开,尤其对于干净的雨水无法独立处理,这样会增加后期需要处理的污水量,增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不利于污水的区分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干净的雨水能够从其他污水中分离出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道路,所述道路向下开设下水井,所述下水井的内壁为混凝土结构,所述下水井内周壁开通有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所述第一水道位于所述第二水道上方;所述道路上开设有若干注水道,所述注水道分布于所述下水井周围,所述注水道内设有单向阀,所述注水道靠近所述道路路面的端口处弹性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用于插入所述注水道内;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活动板的外周壁与所述下水井的内周壁贴合,所述活动板下方固定有挡板,所述下水井底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挡板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下水井周壁开设有两个密封槽,两个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第二水道于所述下水井周向的不同侧,所述挡板于所述下水井周向的两端各插入一个所述密封槽内,所述挡板和所述下水井内壁之间围成注水空间,所述注水空间位于所述活动板下方,所述注水道与所述注水空间连通,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水进入所述注水空间内;所述挡板在所述插槽内和所述密封槽内上下滑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下水井内上下滑动,当所述挡板与所述插槽底壁抵接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水道下方,所述下水井内壁固定有挡片,所述挡片在所述下水井的井深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水道与所述第二水道之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进入下水道后,由于挡板常态时位于第二下水道下方,污水会从第二水道流走,当下雨后,雨水会灌入注水道内,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会驶过
或踩过活塞,活塞下压能够将注水道内的水向注水空间内压入,由于单向阀的存在,雨水只能进入注水空间而不能反向流出,不断往复的下压活塞,能够使注水空间内的雨水不断积累,直至将活动板顶起至与挡片抵接的状态,此时活动板上的雨水会从第一通道流走,而在活动板升起的过程中,降雨初期较脏的雨水已经大量从第二通道处流走了,当活动板升起后,从第一通道流走的雨水已经是降雨一段时间后的干净雨水了;通过本技术的装置便可实现城市污水的分离,使干净的雨水能够从其他污水中分离出来。
8.可选的,当所述活塞插入所述注水道内后,所述活塞外周壁与所述注水道内周壁之间空有缝隙。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外周壁与下水井内壁之间的间隙,不会影响活塞对雨水施加压力,同时能够允许活塞的正常弹出,使活塞可以在注水道内灵活的运动。
10.可选的,所述密封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水井的深度方向一致,所述密封槽延伸至所述下水井底壁下方,位于所述下水井底壁下方的所述密封槽与所述插槽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挡板的上下活动,同时挡板能够起到围栏作用,将注水空间内的雨水限制于内,降低了雨水外泄的可能性,使活动板能够顺利的进行升降。
12.可选的,所述挡板包括一体设置的环板和端板,所述环板呈开口环状,所述挡板于所述下水井周向的两端向外翻转形成端板,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环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密封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为环形板两端外翻后的结构,使注水空间分布于活动板底壁的周边位置,在注水空间内注入雨水后,活动板的周边底壁均匀受力,使活动板能够顺利稳定的被顶起,是本技术活动板结构的优选方案之一。
14.可选的,所述下水井内周壁的所述混凝土结构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下水井内部空间与外部土壤连通,当所述挡板与所述插槽底壁抵接时,所述活动板周壁将所述通孔封堵。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用于将下水井内部空间与外部土壤连通,当降雨停止后,注水空间内的雨水能够缓慢通过通孔流入外部土壤内,然后注水空间内的雨水就会慢慢流尽,活动板就会下降,当活动板下降至挡板与插槽底壁抵接的位置时,活动板将通孔封堵,此时,注水空间内保留雨水,待下一次降雨时,活动板就能快速升起。
16.可选的,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位于所述下水井上方,所述井盖上开设若干水孔,所述下水井内壁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下水井外侧,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下水井外侧的一端与所述井盖球铰接,所述井盖用于下压所述活塞。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盖设于下水井上,当行人或车辆通过井盖时,会碾压井盖,使井盖发生活动,井盖的活动将活塞下压,活塞的下压便将雨水压入至注水空间内,实现了井盖与活塞的联动,通过井盖的活动,便可不断的压动多个活塞上下活动。
18.可选的,所述井盖的周壁固定有向下翻转的翻边。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盖的周壁设置翻边,便于车辆开上井盖,也降低了人被井盖绊倒的可能性,利于道路通行,降低了通行阻碍,减少了安全隐患。
20.可选的,所述道路上开设有环槽,所述下水井的端口被包围于所述环槽内,所述翻边用于插入所述环槽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翻边向下翻转,因此设置环槽,翻边插入环槽内,使井盖的下压幅度更大,能够将活塞下压更长的距离。
22.可选的,所述道路上开设有与所述注水道数量相同的连通槽,所述环槽与所述注水道通过所述连通槽连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流入环槽内后,会通过连通槽流入注水道内,连通槽的存在便于对雨水进行引流。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活动板的升降,对城市污水进行区分处理,使干净的雨水能够从其他污水中分离出来;2.井盖罩于下水井上方的同时,还能够控制活塞的活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视图;图6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11、下水井;111、插槽;112、密封槽;12、混凝土结构;13、第一水道;14、第二水道;15、挡片;16、注水空间;17、通孔;18、注水道;181、单向阀;182、活塞;183、延伸杆;184、插杆;19、环槽;120、连通槽;130、活动槽;2、活动板;21、挡板;211、环板;212、端板;3、井盖;31、水孔;32、支架;33、支撑杆;34、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29.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道路1、活动板2和井盖3。
30.参照图2,道路1为可以过人或过车的道路,道路1向下开设圆筒状的下水井11,下水井11的内壁(周壁和底部)为混凝土结构12,下水井11内周壁开通有第一水道13和第二水道14,第一水道13位于第二水道14的正上方。
31.参照图2和图3,活动板2呈圆盘状且设于下水井11内,活动板2的外周壁与下水井11的内周壁贴合,活动板2下方固定有挡板21,挡板21包括一体设置的环板211和端板212,环板211呈开口环状,环板211的半径小于活动板2的半径,挡板21于下水井11周向的两端向外翻转形成端板212。
32.参照图4、图5和图6,下水井11底壁开设有插槽111,插槽111内壁涂抹砂浆,挡板21
插入插槽111内,挡板21内外两侧的侧壁与相对的插槽111内壁贴合,下水井11周壁的混凝土结构12上开设有两个密封槽112,两个密封槽112位于第二水道14于下水井11周向的不同侧,挡板21于下水井11周向的两端各插入一个密封槽112内,也就是每个端板212远离环板211的一端插入一个密封槽112内,密封槽112的长度方向与下水井11的深度方向一致,密封槽112延伸至下水井11底壁下方,位于下水井11底壁下方的密封槽112与插槽111连通,挡板21在插槽111和密封槽112内上下滑动,活动板2在下水井11内上下滑动,当挡板21与插槽111底壁抵接时,挡板21位于第二水道14下方,下水井11内壁的混凝土结构12上嵌设固定有挡片15,在下水井11的井深方向上,挡片15位于第一水道13与第二水道14之间,挡片15用于阻碍活动板2向上运动。
33.参照图4和图6,挡板21和下水井11周壁之间围成注水空间16,注水空间16位于活动板2下方,注水空间16的体积随着活动板2的升降而变化;下水井11内周壁的混凝土结构12上开设有一个通孔17,通孔17将下水井11内部空间与外部土壤连通,当挡板21与插槽111底壁抵接时,活动板2周壁将通孔17封堵,也就是说,通孔17的高度与活动板2最低位置的高度一致。
34.参照图4和图6,道路1上开设有多个端口为圆形的注水道18,注水道18分布于下水井11周围,注水道18沿竖直方向延伸至下水井11底部时向靠近下水井11的一侧弯转,注水道18底部与注水空间16连通,注水道18内设有单向阀181,单向阀181位于注水道18靠近下水井11底部的一端,单向阀181仅允许水进入注水空间16内。
35.参照图7、图8和图9,井盖3位于下水井11上方,井盖3上开设若干水孔31,下水井11内壁固定有支架32,支架32上焊接有支撑杆33,支撑杆33向上延伸至下水井11外侧,支撑杆33顶端与井盖3球铰接,井盖3能够自由活动;井盖3的周壁焊接有向下翻转的翻边34,道路1上开设有环槽19,下水井11的端口被包围于环槽19内,翻边34用于插入环槽19内。
36.参照图9和图10,道路1上开设有与注水道18数量相同的连通槽120,一个注水道18与环槽19通过一个连通槽120连通,连通槽120在靠近下水井1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注水道18靠近道路1路面的端口处弹性连接有金属活塞182,活塞182为圆柱倾斜切除一端后形成的结构,活塞182底部为斜切面,该斜切面在连通槽120至下水井11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井盖3的活动下压活塞182。
37.参照图10,注水道18靠近路面的端口两侧设有活动槽130,活塞182两侧焊接有延伸杆183,延伸杆183向活塞182外侧延伸,延伸杆183上焊接有插杆184,插杆184具有长度,插杆184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一个插杆184插于一个活动槽130内,插杆184与活动槽130底壁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常态时,雨水能够从活塞182下方流入注水道18内,活塞182受力下压时插入注水道18内,当活塞182插入注水道18内后,活塞182外周壁与注水道18内周壁之间空有缝隙;活塞182用于将注水道18内的水压入至注水空间16内。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晴天时,活动板2位于第二水道14下方,城市污水从第二水道14流走,但当降雨时,在行人和车辆的碾压下,井盖3不断的活动,将雨水压入注水空间16内,以此将活动板2顶起,当活动板2与挡片15抵接时停止运动,此时雨水从第一水道13流走,在活动板2上升的过程中,初降雨时较脏的雨水还是会从第二水道14流走,很好的实现了干净雨水和其他污水的分离,利于后期对不同污水进行区分处理。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