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60428发布日期:2022-08-17 07:4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连墙基坑加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将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地加高,然而这样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随着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高,各种用途的地下空间结构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登上了舞台,例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下民防工事以及各类民用和公共设施等。并且随着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出现,所需基础的深度也在逐渐的增长,基坑工程正向着面积更大、深度更深、利用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3.虽然地下建筑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就现已建成的基坑支护工程而言,面临着数目多、规模大、难度大等问题。错综复杂的地层地质构造,加上设计的局部缺陷性,以及施工管理的不完善等因素都给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带来严峻的考验。坍塌比较大的边坡倒塌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是以,对于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研究便显得更具有必要性。
4.对于一些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往往会使周围土体失稳,对紧邻的地面上的建筑物或者地面以下的管线造成破坏,悬臂式支护结构对开挖深度要求很高,当开挖深度较深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要求比较严格,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满足不对周围构筑物的破坏,因此,需要对连墙结构基坑进行支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改造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8.第一步骤:对建筑基坑的连墙结构进行加固检测,包括基坑深度、连墙结构类型和宽度,确定主体支撑位点,在主体支撑位点采用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四道钢内支撑;
9.第二步骤:确定辅助支撑位点,在辅助支撑位点上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和植筋植入混合加固。
10.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第一步骤中,所述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为截面尺寸为800mm
×
800mm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其间水平距为9m。
11.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第一步骤中,四道钢内支撑为中609@16的钢管内支撑,其水平间距为3m,支护结构中部设置格构式临时立柱。
12.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所述主体支撑位点为主体基坑内支撑标准段,所述辅助支撑位点为主体基坑内支撑非标准段。
13.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所述主体基坑内支撑非标准段加固时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和植筋植入加工。
14.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所述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的具体方法如下:
15.确定主体基坑内支撑非标准段的粘贴区域,粘贴区域主要选择为混凝土受弯构件,同时确定不同粘贴区域的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固量,从而完成加固粘贴作业。
16.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所述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粘贴碳纤维布,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粘贴厚度为0.165mm,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纤维重量为400g/m2,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弹性模量为4.00
×
105mpa,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为3000mpa。
17.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中,所述植筋植入加工的具体操作如下:
18.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在需植筋的旧混凝土构件上确定所需的钢筋位置,钻孔、清孔、注入植筋胶插入钢筋,通过结构胶使钢筋与混凝土可靠粘结,再新浇筑混凝土使新、旧钢筋混凝土有效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的优点为:
20.本发明将加固连墙基坑内部分为主体支撑位点和辅助支撑位点,在施工方便的主体支撑位点内部采用增加横截面进行加固,通过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四道钢内支撑进行支撑,其支撑力度强,可进行高强度支撑,在辅助支撑位点处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和植筋植入混合加固,整体性能良好具有施工简便、工作面小、适应性强、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在辅助支撑位点进行小范围加固支撑。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3.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改造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24.第一步骤:对建筑基坑的连墙结构进行加固检测,包括基坑深度、连墙结构类型和宽度,确定主体支撑位点,在主体支撑位点采用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四道钢内支撑;
25.第二步骤:确定辅助支撑位点,在辅助支撑位点上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和植筋植入混合加固。
26.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第一步骤中,所述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为截面尺寸为800mm
×
800mm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其间水平距为9m。
27.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第一步骤中,四道钢内支撑为中609@16的钢管内支撑,其水平间距为3m,支护结构中部设置格构式临时立柱。
28.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所述主体支撑位点
为主体基坑内支撑标准段,所述辅助支撑位点为主体基坑内支撑非标准段。
29.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所述主体基坑内支撑非标准段加固时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和植筋植入加工。
30.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所述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的具体方法如下:
31.确定主体基坑内支撑非标准段的粘贴区域,粘贴区域主要选择为混凝土受弯构件,同时确定不同粘贴区域的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固量,从而完成加固粘贴作业。
32.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所述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粘贴碳纤维布,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粘贴厚度为0.165mm,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纤维重量为400g/m2,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弹性模量为4.00
×
105mpa,所述粘贴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为3000mpa。
33.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所述植筋植入加工的具体操作如下:
34.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在需植筋的旧混凝土构件上确定所需的钢筋位置,钻孔、清孔、注入植筋胶插入钢筋,通过结构胶使钢筋与混凝土可靠粘结,再新浇筑混凝土使新、旧钢筋混凝土有效连接。
35.本发明一种建筑基坑地连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方法,将加固连墙基坑内部分为主体支撑位点和辅助支撑位点,在施工方便的主体支撑位点内部采用增加横截面进行加固,通过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四道钢内支撑进行支撑,其支撑力度强,可进行高强度支撑,在辅助支撑位点处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和植筋植入混合加固,整体性能良好具有施工简便、工作面小、适应性强、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在辅助支撑位点进行小范围加固支撑。
36.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