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扉式挡潮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8205发布日期:2022-09-21 12:3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上下扉式挡潮闸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扉式挡潮闸门。


背景技术:

2.挡潮闸门主要功能为挡潮和防浪,除需承受高潮差带来的静水压力,还需承受波浪产生的浪压力。特别是在风暴潮来袭时,波浪产生的浪压力将远远大于潮差产生的静水压力,成为影响闸门安全的主要荷载。由于浪压力极大,为保证结构安全,传统的挡潮闸门一般较为笨重,体积大,运行维护不便。当闸门配备启闭机排架时,因闸门尺寸较大,需要很高的启闭机排架,大大降低了挡潮闸的景观效果。挡潮闸有时会采用混凝土胸墙来降低闸门的尺寸,同时分担一部分的浪压力,但胸墙的存在一方面影响闸室的通透性,降低闸门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挡潮闸丧失了通航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挡潮闸启闭机排架较高、混凝土胸墙影响通航、单扇闸门受力过大、门体过于笨重以及运行维护不便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下扉式挡潮闸门。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5.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扉式挡潮闸门,其包括闸室部件、上扉门部件和下扉门部件,所述闸室部件包括闸墩、排架和闸底板,所述闸墩上设有支撑及限制闸门(即上扉门和下扉门的总称)运动的门槽(即上扉门门槽和下扉门门槽的总称),所述排架用于放置闸门启闭机(即上扉门启闭机和下扉门启闭机的总称),所述闸底板与所述闸墩和所述排架共同构成供水流通过的通道;所述上扉门部件包括上扉门和上扉门启闭机,所述上扉门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上部分,所述上扉门启闭机用于控制所述上扉门沿门槽向上运动以开启所述上扉门;所述下扉门部件包括下扉门和下扉门启闭机,所述下扉门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下部分,所述下扉门启闭机用于控制所述下扉门沿门槽斜向上运动以打开所述下扉门;闸门关闭时,所述上扉门的门底的高程低于所述下扉门的门顶的高程。
6.在本方案中,相较于只设有单扇门的挡潮闸门,上扉门和下扉门共同承担水压力,上扉门和下扉门单独承担的水压力较小,提高了挡潮闸门的安全性;上扉门和下扉门的尺寸可以相应地减小,重量相应地减轻,方便闸门的运行和维护;由于下扉门开启后平卧于通道上部,闸室整体高度可以降低,且无需设置混凝土胸墙,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景观效果;上扉门和下扉门可以相互配合,门顶高程可适应性地进行不同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挡潮需求。
7.较佳地,所述闸室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闸墩、连接两个所述闸墩的排架和闸底板,所述闸墩、所述排架和所述闸底板围成所述通道,所述上扉门启闭机和所述下扉门启闭机安装在所述排架上。
8.在本方案中,两个闸墩、排架和闸底板围成支撑上扉门和下扉门的框架体系,框架
体系的中部空间为水流通道,同时也是上扉门和下扉门的启闭运行空间,上扉门启闭机用于控制上扉门的运行,下扉门启闭机用于控制下扉门的运行。
9.较佳地,所述上扉门和所述上扉门门槽滑动接触;所述下扉门和所述下扉门门槽滚动接触。
10.在本方案中,上扉门通过滑动接触可以更方便地沿两侧的上扉门门槽上下运动,下扉门通过滚动接触可以更方便地沿两侧的下扉门门槽上下运动以及斜向上运动。
11.较佳地,所述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设于所述闸墩上的固定门挡,所述上扉门的两侧与所述固定门挡一一对应滑动接触;所述上扉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从所述上扉门的上端延伸至所述上扉门的下端,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门挡滑动接触。
12.在本方案中,上扉门两侧的固定门挡为上扉门的上下运动提供了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道,上扉门上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上端面与上扉门的上端面齐平或者接近,滑块的下端面与上扉门的下端面齐平或者接近,滑块与固定门挡滑动接触,使得上扉门的上下运动更加顺滑,同时滑块可以增加传力面积,便于上扉门把浪压力更好的传递给闸墩。
13.较佳地,所述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设于所述闸墩上的活动门挡,所述活动门挡与所述固定门挡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固定门挡和所述闸墩之间形成供所述上扉门滑动的上扉门门槽。
14.在本方案中,沿水流方向,上扉门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门档和固定门档,活动门档和固定门档之间行成了上扉门上下运动的上扉门门槽,避免上扉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15.较佳地,所述上扉门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闸墩上的第一锁止机构,所述上扉门向上运动至第一锁止位后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锁紧,所述上扉门从所述第一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一行程后和所述第一锁止机构解锁。
16.在本方案中,闸墩上设有第一锁止机构,第一锁止机构与上扉门锁紧时上扉门无法向下运动,但可以在上扉门启闭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上扉门向上运动第一行程后实现解锁,此时第一锁止机构不再限制上扉门的向下运动,从而上扉门的启闭过程中仅涉及一个方向上的运动,通过上扉门启闭机即可控制,也更稳定;第一行程的大小与第一锁止机构的具体尺寸有关,以实现上扉门和第一锁止机构的完全脱离为目标来设定第一行程。
17.较佳地,所述上扉门上设置有第一锁止轮,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包括和所述闸墩转动连接的第一锁止爪,所述第一锁止爪包括第一锁止面,所述上扉门运行至所述第一锁止位时,所述第一锁止面贴合在所述第一锁止轮上而将所述上扉门锁止,所述上扉门从所述第一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一行程后,所述第一锁止爪和所述第一锁止轮脱离而解锁。
18.在本方案中,随着上扉门的向上运动,第一锁止轮开始接触到第一锁止爪,由于第一锁止爪与闸墩转动连接,所以第一锁止爪随着上扉门向上运动而实现转动,并逐渐与第一锁止轮不断贴合直至第一锁止爪的第一锁止面与第一锁止轮完全贴合,实现锁定,此时上扉门不能向下运动,只能向上运动,当上扉门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即第一行程时,第一锁止爪与第一锁止轮完全脱离,实现解锁,此时第一锁止爪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上扉门可以向下运动直至达到关闭状态。
19.较佳地,所述上扉门包括上扉门面板,所述上扉门面板背后的区格内设置加强次梁,所述加强次梁两两交叉设置。
20.在本方案中,上扉门加强次梁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上扉门承受波浪冲击荷载的能
力,有利于提高整个挡潮闸门的安全性。
21.较佳地,所述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设于所述闸墩上的固定门挡,所述闸墩上设有轨道面,所述固定门挡和所述闸墩组成下扉门门槽,所述下扉门设置有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用于沿所述轨道面运行,所述下滚轮用于沿所述下扉门门槽竖直方向运行,所述下扉门运行至第二锁止位时,通过将所述下滚轮锁止在所述固定门挡上而将所述下扉门锁止。
22.在本方案中,闸墩的轨道面包括一个与固定门挡平行的竖直轨道面以及一个沿斜向上方向的倾斜轨道面,当下扉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下扉门位于固定门档和竖直轨道面之间,当下扉门逐渐开启时,上滚轮先沿着竖直轨道面向上运动,然后逐渐过渡到沿着倾斜轨道面向斜向上方运动,下滚轮在此过程中则一直沿着下扉门门槽竖直向上运动,当下扉门到达第二锁止位时实现锁止。
23.较佳地,所述下扉门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闸墩上的第二锁止机构,所述下扉门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二锁止位后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锁紧,所述下扉门从所述第二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二行程后和所述第二锁止机构解锁。
24.在本方案中,第二锁止机构与下扉门锁紧时下扉门无法向下运动,但可以在下扉门启闭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下扉门向上运动第二行程后实现解锁,此时第二锁止机构不再限制下扉门的向下运动,第二行程的大小与第二锁止机构的具体尺寸有关,以实现下扉门和第二锁止机构的完全脱离为目标来设定第二行程。
25.较佳地,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包括和所述闸墩转动连接的第二锁止爪,所述第二锁止爪包括第二锁止面,所述下扉门运行至所述第二锁止位时,所述第二锁止面贴合在所述下滚轮上而将所述下扉门锁止,所述下扉门从所述第二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二行程后,所述第二锁止爪和所述下滚轮脱离而解锁。
26.在本方案中,随着下扉门的向上运动,下滚轮开始接触到第二锁止爪,由于第二锁止爪与闸墩转动连接,所以第二锁止爪随着下扉门向上运动而实现转动,并逐渐与下滚轮不断贴合直至第二锁止爪的第二锁止面与下滚轮完全贴合,实现锁定,此时下扉门不能向下运动,只能向上运动。当下扉门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即第二行程时,第二锁止爪与下滚轮完全脱离,实现解锁,此时第二锁止爪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下扉门可以向下运动直至达到关闭状态。
27.较佳地,所述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闸门间止水结构,所述闸门间止水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扉门上的第一止水部和设置在所述下扉门上的第二止水部,闸门闭合时,所述第一止水部和所述第二止水部局部贴合,并将所述上扉门和下扉门之间的间隙遮挡住。
28.在本方案中,沿水流方向,上扉门和下扉门由于前后错开设置而存在一定的间隙,闸门关闭时,通过闸门间止水结构的第一止水部和第二止水部紧密贴合可以实现对上扉门和下扉门之间的间隙的遮挡,避免水流的通过,提高闸门挡水的效果。
29.较佳地,所述第一止水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扉门上的托板和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的止水橡皮板,所述第二止水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扉门上的盖板,闸门闭合时,所述盖板贴合在所述止水橡皮板上。
30.在本方案中,在托板和盖板之间增设止水橡皮板,利用橡胶的高弹性、高延伸性和
压缩变形性来达到密封止水作用,有效防止上扉门和下扉门之间的间隙漏水,同时止水橡皮板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可以减缓盖板在和托板贴合的时候产生的冲击,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
31.较佳地,所述托板安装在所述上扉门的下部,所述托板从上扉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上扉门的另一侧;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下扉门的上部,所述盖板从所述下扉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下扉门的另一侧;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豁口,所述下扉门启闭机包括连接件,所述豁口用于所述连接件自由进出。
32.在本方案中,托板沿上扉门的底边设置且长度略小于通道宽度,盖板沿下扉门的顶边设置且长度略小于通道宽度,这样可以保证上扉门和下扉门之间的间隙全部被闸门间止水结构遮挡,避免漏水的同时避免与闸墩产生干涉。盖板上设有豁口,主要是由于下扉门的开启是先竖直向上运动再沿斜向上方向运动的,下扉门上的盖板随着下扉门一同运动,但是提升下扉门的连接件需要始终保持竖直方向的升降,连接件又需要穿过盖板,因此将盖板开设豁口,当盖板斜向上运动时,连接件可以脱离出盖板,继续保持竖直运动。
33.较佳地,所述下扉门包括下扉门面板、主梁和纵梁,所述主梁和所述纵梁相互交错形成下扉门区格;所述上扉门的门顶高程须满足越浪量的要求;所述下扉门的门顶高程须高于最高挡水位,超高不低于30cm;所述下扉门主梁的腹板开设圆形通水孔,所述下扉门纵梁的腹板开设椭圆形通水孔;所述下扉门区格的上部区域采用钢板进行封堵。
34.在本方案中,上扉门的门顶高程须满足越浪量的要求,下扉门的门顶高程相对于最高挡水位的超高不低于30cm,可以为闸门的挡水能力留出足够的安全储备;圆形通水孔和椭圆形通水孔可以方便水流的流入和流出,降低波浪对梁系的损害;对下扉门的上部区域采用钢板进行封堵可以增加上扉门区格的强度,同时降低波浪对梁系的损害。
35.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6.本发明设置有上扉门和下扉门,相较于只设有单扇门的挡潮闸门,上扉门和下扉门共同承担水压力,上扉门和下扉门单独承担的水压力较小,提高了挡潮闸门的安全性;上扉门和下扉门的尺寸可以相应地减小,重量相应地减轻,方便闸门的运行和维护;由于下扉门开启后平卧于通道上部,闸室部件整体高度可以降低,且无需设置混凝土胸墙,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景观效果;上扉门和下扉门可以相互配合,门顶高程可适应性地进行不同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挡潮需求。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38.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39.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竖直剖视图。
40.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水平剖面图。
41.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上扉门与滑块的结构图。
42.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下扉门与上导向轮的结构图。
43.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上扉门在锁止状态下与第一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44.图8为图7的侧视图。
45.图9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下扉门在锁止状态下与第二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46.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47.图1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闸门间止水结构图。
48.附图标记说明:
49.闸室部件 1
50.通道 11
51.闸墩 12
52.排架 13
53.轨道面 14
54.闸底板 15
55.上扉门部件 2
56.上扉门 21
57.上扉门启闭机 22
58.滑块 23
59.第一锁止机构 24
60.第一锁止爪 241
61.第一锁止面 2411
62.第一锁止轮 25
63.上扉门面板 26
64.加强次梁 27
65.上扉门区格 28
66.下扉门部件 3
67.下扉门 31
68.下扉门启闭机 32
69.连接件 321
70.上滚轮 33
71.下滚轮 34
72.第二锁止机构 35
73.第二锁止爪 351
74.第二锁止面 3511
75.下扉门面板 36
76.主梁 37
77.圆形通水孔 371
78.纵梁 38
79.椭圆形通水孔 381
80.下扉门区格 39
81.钢板 310
82.固定门挡 4
83.活动门挡 5
84.上扉门门槽 6
85.闸门间止水结构 7
86.第一止水部 71
87.托板 711
88.止水橡皮板 712
89.第二止水部 72
90.盖板 721
91.豁口 7211
92.下扉门门槽 8
具体实施方式
93.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94.以下阐述中涉及的“水流方向”指垂直上扉门面板26的方向,如图3中x方向所示,“竖直方向”指沿固定门挡4纵向的方向,如图3中y方向所示。
95.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扉式挡潮闸门,其包括闸室部件1、上扉门部件2和下扉门部件3,闸室部件1包括闸墩12、排架13和闸底板15,闸墩12、排架13和闸底板15共同构成具有供水流通过的通道11;上扉门部件2包括上扉门21和上扉门启闭机22,上扉门21设置在通道11的上部分,上扉门启闭机22用于控制上扉门21沿上扉门门槽6向上运动以开启上扉门21;下扉门部件3包括下扉门31和下扉门启闭机32,下扉门31设置在通道11的下部分,下扉门启闭机32用于控制下扉门31沿下扉门门槽8斜向上运动以打开下扉门31;闸门关闭时,上扉门21的门底的高程低于下扉门31的门顶的高程。
96.相较于只设有单扇门的挡潮闸门,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共同承担水压力,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单独承担的水压力较小,提高了挡潮闸门的安全性;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的尺寸可以相应地减小,重量相应地减轻,方便闸门的运行和维护;由于下扉门31开启后平卧于通道11上部,闸室部件整体高度可以降低,且无需设置混凝土胸墙,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景观效果;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可以相互配合,门顶高程可适应性地进行不同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挡潮需求。
97.本实施例中,闸室部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闸墩12、连接两个闸墩12的排架13和闸底板15,两个闸墩12、排架13和闸底板15围成通道11,上扉门启闭机22和下扉门启闭机32安装在排架13上。
98.两个闸墩12、排架13和闸底板15围成支撑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的框架体系,框架体系的中部空间为水流通道11,同时也是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的启闭运行空间,上扉门启闭机22用于控制上扉门21的运行,下扉门启闭机32用于控制下扉门31的运行。
99.本实施例中,上扉门21和上扉门门槽6滑动接触;下扉门31和下扉门门槽8滚动接触。
100.上扉门21通过滑动接触可以更方便地沿两侧的上扉门门槽6上下运动,下扉门31通过滚动接触可以更方便地沿两侧的下扉门门槽8上下运动以及斜向上运动。
101.本实施例中,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设于闸墩12上的固定门挡4,上扉门21的两侧与固定门挡4一一对应滑动接触;上扉门21上设置有滑块23,滑块23从上扉门21的上端延
伸至上扉门21的下端,滑块23与固定门挡4滑动接触。固定门挡4为焊接工字型结构,安装完成后灌注素混凝土,固定门挡4顺水流方向长度须根据闸门运行情况进行调节,保证下扉门31开启过程中不会碰到上扉门21。
102.上扉门21两侧的固定门挡4为上扉门21的上下运动提供了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道,上扉门21上设置有滑块23,滑块23的上端面与上扉门21的上端面齐平或者接近,滑块23的下端面与上扉门21的下端面齐平或者接近,滑块23与固定门挡4滑动接触,使得上扉门21的上下运动更加顺滑,同时滑块23可以增加传力面积,便于上扉门21把浪压力更好的传递给闸墩12。
103.本实施例中,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设于闸墩12上的活动门挡5,活动门挡5与固定门挡4一一对应设置,并与固定门挡4和闸墩12之间形成供上扉门21滑动的上扉门门槽6。本实施例中,活动门挡5做成l型焊接结构,采用螺栓固定在闸墩12上,当闸门需要移出上扉门门槽6时,卸下螺栓,拆除活动门挡5,使闸门可以移出上扉门门槽6。
104.活动门挡5可以方便闸门安装、检修以及限制闸门的偏移,防止闸门启闭过程中脱槽,沿水流方向,上扉门21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门档5和固定门档4,活动门档5和固定门档4之间行成了上扉门21上下运动的上扉门门槽6,避免上扉门21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105.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扉门部件2还包括设置在闸墩12上的第一锁止机构24,上扉门21向上运动至第一锁止位后与第一锁止机构24锁紧,上扉门21从第一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一行程后和第一锁止机构24解锁。
106.闸墩12上设有第一锁止机构24,第一锁止机构24与上扉门21锁紧时上扉门21无法向下运动,但可以在上扉门启闭机2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上扉门21向上运动第一行程后实现解锁,此时第一锁止机构24不再限制上扉门21的向下运动,第一行程的大小与第一锁止机构24的具体尺寸有关,以实现上扉门21和第一锁止机构24的完全脱离为目标来设定第一行程。
107.本实施例中,上扉门21上设置有第一锁止轮25,第一锁止机构24包括和闸墩12转动连接的第一锁止爪241,第一锁止爪241包括第一锁止面2411,上扉门21运行至第一锁止位时,第一锁止面2411贴合在第一锁止轮25上而将上扉门21锁止,上扉门21从第一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一行程后,第一锁止抓241和第一锁止轮25脱离而解锁。
108.随着上扉门21的向上运动,第一锁止轮25开始接触到第一锁止爪241,由于第一锁止爪241与闸墩12转动连接,所以第一锁止爪241随着上扉门21向上运动而实现转动,并逐渐与第一锁止轮25不断贴合直至第一锁止爪241的第一锁止面2411与第一锁止轮25完全贴合,实现锁定,此时上扉门21不能向下运动,只能向上运动,当上扉门21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即第一行程时,第一锁止爪241与第一锁止轮25完全脱离,实现解锁,此时第一锁止爪241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上扉门21可以向下运动直至达到关闭状态。
109.本实施例中,上扉门21的面板26背后的区格28内设有加强次梁27;加强次梁27两两交叉设置,加强次梁27采用焊接t型钢和角钢的组合结构。
110.上扉门加强次梁27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上扉门21承受波浪冲击荷载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整个挡潮闸门的安全性。
111.本实施例中,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设于闸墩12上的固定门挡4,闸墩12上设有轨道面14,所述固定门挡4和所述闸墩12组成下扉门门槽8,下扉门31设置有上滚轮33和下
滚轮34,上滚轮33用于沿轨道面14运行,下滚轮34用于沿下扉门门槽8竖直方向运行,下扉门31运行至第二锁止位时,通过将下滚轮34锁止在固定门挡4上而将下扉门31锁止。
112.闸墩12的轨道面14包括一个与固定门挡4平行的竖直轨道面以及一个沿斜向上方向的倾斜轨道面,当下扉门31处于关闭状态时,下扉门31位于固定门档4和竖直轨道面14之间,当下扉门31逐渐开启时,上滚轮33先沿着竖直轨道面向上运动,然后逐渐过渡到沿着倾斜轨道面向斜向上方运动,下滚轮34在此过程中则一直沿着下扉门门槽8竖直向上运动,当下扉门31到达第二锁止位时实现锁止。
113.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扉门部件3还包括设置在闸墩12上的第二锁止机构35,下扉门31向上运动至第二锁止位后与第二锁止机构35锁紧,下扉门31从第二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二行程后和第二锁止机构35解锁。
114.第二锁止机构35与下扉门31锁紧时下扉门31无法向下运动,但可以在下扉门启闭机3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下扉门31向上运动第二行程后实现解锁,此时第二锁止机构35不再限制下扉门31的向下运动,第二行程的大小与第二锁止机构35的具体尺寸有关,以实现下扉门31和第二锁止机构35的完全脱离为目标来设定第二行程。
115.本实施例中,第二锁止机构35包括和闸墩12转动连接的第二锁止爪351,第二锁止爪351包括第二锁止面3511,下扉门31运行至第二锁止位时,第二锁止面3511贴合在下滚轮34上而将下扉门31锁止,下扉门31从第二锁止位向上运动第二行程后,第二锁止爪351和下滚轮34脱离而解锁。
116.随着下扉门31的向上运动,下滚轮34开始接触到第二锁止爪351,由于第二锁止爪351与闸墩12转动连接,所以第二锁止爪351随着下扉门31向上运动而实现转动,并逐渐与下滚轮34不断贴合直至第二锁止爪351的第二锁止面3511与下滚轮34完全贴合,实现锁定,此时下扉门31不能向下运动,只能向上运动。当下扉门31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即第二行程时,第二锁止爪351与下导向轮34完全脱离,实现解锁,此时第二锁止爪351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下扉门31可以向下运动直至达到关闭状态。
117.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上下扉式挡潮闸门还包括闸门间止水结构7,闸门间止水结构7包括安装在上扉门21上的第一止水部71和设置在下扉门31上的第二止水部72,闸门闭合时,第一止水部71和第二止水部72局部贴合,并将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之间的间隙遮挡住。
118.沿水流方向,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由于前后错开设置而存在一定的间隙,闸门关闭时,通过闸门间止水结构7的第一止水部71和第二止水部72紧密贴合可以实现对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之间的间隙的遮挡,避免水流的通过,提高闸门挡水的效果。
119.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水部71包括安装在上扉门21上的托板711和设置在托板711上的止水橡皮板712,第二止水部72包括安装在下扉门31上的盖板721,闸门闭合时,盖板721贴合在止水橡皮板712上。
120.在托板711和盖板721之间增设止水橡皮板712,利用橡胶的高弹性、高延伸性和压缩变形性来达到密封止水作用,有效防止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之间的间隙漏水,同时止水橡皮板712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可以减缓盖板721在和托板711贴合的时候产生的冲击,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
121.本实施例中,托板711安装在上扉门21的下部,托板711从上扉门21的一侧延伸至
上扉门21的另一侧;盖板721安装在下扉门31的上部,盖板721从下扉门31的一侧延伸至下扉门31的另一侧;盖板721上设置有豁口7211,下扉门启闭机32包括连接件321,豁口7211用于连接件321自由进出,豁口7211尺寸应满足启闭过程中盖板721不碰到连接件321,且豁口7211应该尽可能小。
122.托板711沿上扉门21的底边设置且长度略小于通道宽度,盖板721沿下扉门31的顶边设置且长度略小于通道宽度,这样可以保证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之间的间隙全部被闸门间止水结构7遮挡,避免漏水的同时避免与闸墩产生干涉。盖板721上设有豁口7211,主要是由于下扉门31的开启是先竖直向上运动再沿斜向上方向运动的,下扉门31上的盖板721随着下扉门31一同运动,但是提升下扉门31的连接件321需要始终保持竖直方向的升降,连接件321又需要穿过盖板721,因此将盖板721开设豁口7211,当盖板721斜向上运动时,连接件321可以脱离出盖板721,继续保持竖直运动。
123.本实施例中,下扉门31包括下扉门面板36、主梁37和纵梁38,主梁37和纵梁38相互交错形成下扉门区格39;上扉门21的门顶高程须满足越浪量的要求;下扉门31的门顶高程须高于最高挡水位,超高不低于30cm;主梁37的腹板开设圆形通水孔371,纵梁38的腹板开设椭圆形通水孔381;下扉门区格39的上部区域采用钢板310进行封堵。
124.上扉门21的门顶高程须满足越浪量的要求,下扉门31的门顶高程相对于最高挡水位的超高不低于30cm,可以为闸门的挡水能力留出足够的安全储备;圆形通水孔371和椭圆形通水孔381可以方便水流的流入和流出,降低波浪对梁系的损害;对下扉门31的上部区域采用钢板310进行封堵可以增加上扉门区格28的强度,同时降低波浪对梁系的损害。
125.本实施例中,上扉门部件2采用平面直升式钢闸门和平门卷扬启闭机,下扉门部件3采用平面升卧式钢闸门和弧门卷扬启闭机,闸门的启闭过程如下:
126.闸门关闭时,先启动上扉门启闭机22,上扉门21在上扉门启闭机22的带动下,先向上运动第一行程使第一锁止机构24的第一锁止爪241与上扉门21上的第一锁止轮25脱离接触,然后上扉门21再向下移动到预定关闭位置。当上扉门21到达预定关闭位置时,再启动下扉门启闭机32,同样下扉门启闭机32先向上移动第二行程使第二锁止机构35的第二锁止爪351与下扉门31的下滚轮34脱离接触,然后再向下移动下扉门31,使下扉门31沿轨道面14移动到预定关闭位置,此时盖板721与止水橡皮板712紧密接触,封堵上扉门21和下扉门31之间的间隙,至此闸门完全关闭。
127.闸门开启时,先启动下扉门启闭机32,在下扉门启闭机32的带动下,下扉门31向上沿轨道面14移动,盖板721与止水橡皮板712脱离接触,当下扉门31到达预定锁定位置时,第二锁止机构35的第二锁止爪351的第二锁止面3511与下扉门31的下滚轮34紧密贴合,实现下扉门31的锁定。然后再启动上扉门启闭机22,在上扉门启闭机22的带动下,上扉门21向上沿固定门挡4和活动门挡5之间的上扉门门槽6移动,当上扉门21到达预定锁定位置时,第一锁止机构24的第一锁止爪241的第一锁止面2411和与上扉门21的第一锁止轮25紧密贴合,实现上扉门21的锁定,至此闸门完全开启。
1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2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