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式防波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3035发布日期:2022-12-09 23:4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岛式防波堤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波堤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岛式防波堤。


背景技术:

2.岛式防波堤也称离岸堤,常用于码头泊位离岸较远的工程项目中,其主要功能是防御外海波浪对港域的侵袭,维护港内良好的泊稳条件,以便于船舶安全靠泊及装卸作业。现有的岛式防波堤通常为斜坡堤,斜坡堤由块石等散体材料堆筑而成,其对波浪冲击的抵消能力差,噪音污染大。
3.已经有使用消浪孔抵抗波浪冲击的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710369831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波堤结构,其在消浪板上设置消浪孔,虽然提示了使用消浪孔削减海浪,但消浪板使用矩形网格结构进行支撑,底部较为空虚,影响了抗海浪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稳定性好,抗波浪冲击性能好,具有消浪降噪效果的岛式防波堤,其利用护底块石、护脚块石和垫层构建稳定的垫层支撑结构,消浪层固定在垫层上提高防波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消浪层底部被垫层稳定支撑,提高防波堤抗波浪冲击的能力,且在消浪层上设置消浪孔消浪降噪,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岛式防波堤,包括:堤身,其截面为梯形,所述堤身的底部的外侧设有护底块石;垫层,其固设于所述堤身的侧面和顶面上,所述垫层的底部外侧设有护脚块石,且所述垫层的底部和所述护脚块石均固设于所述护底块石上;消浪层,其固设于位于所述堤身侧面的所述垫层上,所述消浪层的底部与所述护脚块石的内侧抵接,其中,所述消浪层上间隔设有多个消浪孔。
6.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消浪层包括支撑部和设于其上方的消浪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护脚块石的内侧抵接,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消浪部的底部抵接,所述多个消浪孔设于所述消浪部上。
7.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消浪部由多个消浪块体拼接而成,每个消浪块体包括:主体,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后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流道,所述主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消浪孔,每个消浪孔通过孔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第一连接块,其固设于所述主体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后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同轴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前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竖直设有卡槽;第二连接块,其固设于所述主体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条;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后方,所述消浪部上的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组合形成第三流道,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流道出口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
8.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主体的后侧面上固设有连接柱,所述垫层上设
有与所述连接柱插接配合的连接孔。
9.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其沿所述主体的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板,其沿所述主体的前后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其沿所述主体的左右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右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左侧设有所述卡条;其中,上下相邻的两个消浪块体左右交错设置。
10.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块长度的1/2,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宽度为15-20cm。
11.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主体的前侧面由下至上包括向内倾斜的斜面和弧面,所述消浪孔设于所述斜面上。
12.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主体的前侧面为波纹面。
13.优选的是,所述的岛式防波堤,所述护底块石和所述护脚块石的外侧面均为倾斜面。
14.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在堤身的底部外侧设置护底块石,在护底块石上设置护脚块石,并将垫层的底部与护底块石固定连接,将消浪层的底部卡设在垫层和护脚块石之间,有效提高了防波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的能力;通过在消浪层上设置多个消浪孔,一是可使波浪在被斜坡冲散后,通过消浪孔对波浪进行分解,进一步提高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能力,二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16.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岛式防波堤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消浪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相邻消浪块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岛式防波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4.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
26.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岛式防波堤,包括:堤身1,其截面为梯形,所述堤身1的底部的外侧设有护底块石2;垫层3,其固设于所述堤身1的侧面和顶面上,所述垫层3的底部外侧设有护脚块石4,且所述垫层3的底部和所述护脚块石4均固设于所述护底块石2上;消浪层5,其固设于位于所述堤身1侧面的所述垫层3上,所述消浪层5的底部与所述护脚块石4的内侧抵接,其中,所述消浪层5上间隔设有多个消浪孔。
27.上述实施方案中,岛式防波堤包括堤身、垫层和消浪层。堤身沿长度方向为弧形,堤身的横截面为梯形,堤身两个侧面形成斜坡,堤身由堤心石砌筑而成,堤身的底部外侧设有护底块石,护底块石沿堤身的周向设置。垫层固定铺设于堤身的侧面和顶面上,垫层由垫层块石砌筑而成,垫层的底部外侧设有护脚块石,护脚块石也沿堤身的周向设置,垫层的底部固设于护底块石上,以使垫层的结构更加稳定。消浪层固定铺设于位于堤身侧面的垫层上,消浪层额底部与护脚块石的内侧抵接,护脚块石固设于护底块石上,以使消浪层的结构更加稳定。消浪层上间隔设有多个消浪孔,波浪经过防浪堤的斜坡时,先被斜坡冲散,再进入消浪孔中,被消浪孔进一步分解,有效提高了防波堤抗波浪冲击的能力,且降低了噪音。
28.本发明通过在堤身的底部外侧设置护底块石,在护底块石上设置护脚块石,并将垫层的底部与护底块石固定连接,将消浪层的底部卡设在垫层和护脚块石之间,有效提高了防波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的能力;通过在消浪层上设置多个消浪孔,一是可使波浪在被斜坡冲散后,通过消浪孔对波浪进行分解,进一步提高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能力,二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29.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消浪层5包括支撑部6和设于其上方的消浪部,所述支撑部6的底部与所述护脚块石4的内侧抵接,所述支撑部6的顶部与所述消浪部的底部抵接,所述多个消浪孔设于所述消浪部上。
30.上述实施方案中,将消浪层设置为包括支撑部和消浪部,且支撑部的底部与护脚块石抵接,以适应护脚块石与垫层间的夹角,使消浪层稳定的固设在垫层上。
31.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1、2、3、5所示,所述消浪部由多个消浪块体7拼接而成,每个消浪块体7包括:主体8,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体8的内部后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流道19,所述主体8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消浪孔9,每个消浪孔9通过孔道20与所述第一流道19连通;第一连接块10,其固设于所述主体8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块10的内部后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流道11,所述第二流道11与所述第一流道19同轴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10的前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竖直设有卡槽12;第二连接块13,其固设于所述主体8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上设有与所述卡槽12卡接配合的卡条14;其中,所述第一流道19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3的后方,所述消浪部上的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块10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3组合形成第三流道,所述支撑部6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流道出口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
32.上述实施方案中,消浪部由多个消浪块体拼接而成。消浪块体包括主体和设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主体的内部后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流道,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后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同轴且连通;主体的前侧面设有多个消浪孔,每个消浪孔通过孔道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二连接块设于第一流道的前方,第二连接块左右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第一连接块的前侧面沿其高度方向竖直设有卡槽,
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条,相邻两个消浪块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的卡槽和卡条配合卡接,卡接后,第二连接块、主体和相邻的第一连接块之间形成与第一流道连通的通道,上下相邻的消浪块体之间的通道相互连通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的出口与设于支撑部上的对应的第四流道连通,第四流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使用时,进入消浪孔内的水流经孔道流入第一流道内,并经或不经第二流道流入第三流道内,并最终经第四流道排出,水流在各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力逐渐降低,进一步提高了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能力。
33.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主体8的后侧面上固设有连接柱15,所述垫层3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15插接配合的连接孔。
34.上述实施方案中,将消浪块体通过连接柱与设于垫层上的连接孔配合插接,以便于快速将消浪块体固设在垫层上。
35.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块13包括第一连接板16,其沿所述主体8的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板17,其沿所述主体8的前后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后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6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18,其沿所述主体8的左右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右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左侧设有所述卡条14;其中,上下相邻的两个消浪块体7左右交错设置。
36.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二连接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平行并位于第三连接板的后方,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消浪块体左右交错设置,一方面,延长了消浪层上第三通道的距离,另一方面,消浪块主体前侧凸出第二连接板,使第二连接板的前侧面可与上方相邻的消浪块体的主体配合形成顶面具有局部阻挡的空腔,两者结合,进一步提高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能力。
37.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块13长度的1/2,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宽度为15-20cm。
38.上述技术方案中,限定第三连接板的长度和厚度,消浪块体连接后,第三连接板前侧凸出第一连接块,使得第一连接块的前侧面也可与上方的第三连接板配合形成顶面具有局部阻挡的空腔,进而进一步提高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能力。
39.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1、3、5、6所示,所述主体8的前侧面由下至上包括向内倾斜的斜面和弧面,所述消浪孔9设于所述斜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主体8的前侧面为波纹面。这里,将主体的前侧面设置为由斜面和弧面组成的异形面,并在异形面上沿左右方向设置台阶,使主体的前侧面形成波纹面,一方面,可使更多的水流流进消浪孔,减少波浪对防波堤斜面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台阶对波浪的冲击力进行进一步分解,两者结合,进一步提高防波堤的抗波浪冲击能力。
4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护底块石2和所述护脚块石4的外侧面均为倾斜面,以增强防波堤的整体稳定性。
4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