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9514发布日期:2022-08-27 04:3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某些地区的部分建筑场地基岩为含石膏、钙芒硝的软质泥岩,岩体裂隙发育,在潜水与裂隙水等共同作用下,岩溶发育较强烈。桩基础可能由于桩底持力层岩溶现象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桩身同样可能存在离析等施工质量缺陷。目前仅对桩身补强的注浆方法比较完善,但现有对桩身及对盐岩持力层共同注浆加固的完整方法,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包括桩身和注浆管,桩身上对称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注浆孔,每个注浆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注浆管,且每个注浆管与对应的注浆孔之间设置有封堵器,封堵器可随着注浆管的移动而展开并封堵住注浆管与注浆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堵器包括环形限位件、定型封堵件、气囊、限位绳和限位绳切割件,所述环形限位件固定于注浆管的外壁上,限位绳切割件固定于环形限位件下方的注浆管上,定型封堵件滑动连接于环形限位件和限位绳切割件之间的注浆管上,且定型封堵件弹性连接于环形限位件的下端;所述气囊套接于定型封堵件外,且限位绳绷紧的将气囊绑定于定型封堵件外。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型封堵件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环形限位件的上部为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注浆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定型封堵件的中部为锥形部,气囊被限位绳绑定于锥形部;所述定型封堵件的下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切割槽,限位绳经过该切割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绳切割件的上端设置有切割刃,切割刃对准所述切割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绳的上端连接于第一限位部,限位绳的下端连接于切割槽的槽沿或注浆管的外壁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型封堵件通过弹性连接绳连接于环形限位件的下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桩身的中部设置有检查孔,检查孔内也设置有注浆管,该注浆管上也设置有封堵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注浆管的上部均设置有控制阀。
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桩身上对称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注浆孔,方便向地层进行压力注浆,对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进行加固,其中封堵器方便对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比如在第一个注浆孔出现桩端压力水,则采用封堵器封堵压力水后才能钻第二个注浆孔,成孔后如出现孔内压力水出水量过大,同时应立即采用封堵器对孔口进行封堵,孔内出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排,避免场地积水,保证可以对地层进行稳定的压力注浆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注浆管上安装封堵器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17.实施例: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包括桩身1和注浆管2,桩身1上对称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注浆孔,每个注浆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注浆管2,且每个注浆管2与对应的注浆孔之间设置有封堵器3,封堵器3可随着注浆管2的移动而展开并封堵住注浆管2与注浆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19.本实用新型在桩身上对称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注浆孔,方便向地层进行压力注浆,对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进行加固,其中封堵器方便对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比如在第一个注浆孔出现桩端压力水,则采用封堵器封堵压力水后才能钻第二个注浆孔,成孔后如出现孔内压力水出水量过大,同时应立即采用封堵器对孔口进行封堵,孔内出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排,避免场地积水,保证可以对地层进行稳定的压力注浆工作。
20.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封堵器3包括环形限位件301、定型封堵件302、气囊303、限位绳304和限位绳切割件305,所述环形限位件301固定于注浆管2的外壁上,限位绳切割件305固定于环形限位件301下方的注浆管2上,定型封堵件302滑动连接于环形限位件301和限位绳切割件305之间的注浆管2上,且定型封堵件302弹性连接于环形限位件301的下端;所述气囊303套接于定型封堵件302外,且限位绳304绷紧的将气囊303绑定于定型封堵件302外。当需要封堵注浆管2和注浆孔之间的间隙时,注浆管2突然上拉,使得限位绳切割件305在注浆管2的连带下上移,而定型封堵件302则会在弹性力作用下继续向下、暂时不动或者缓慢的向上,直至限位绳切割件305切断气囊303,实现封堵,然后对注浆管进行固定或者位置微调后及进行固定即可,其中,环形限位件301则可以在定型封堵件302下方的压力过大,冲击定型封堵件302向上移动时,给予定型封堵件302一个阻力,保证定型封堵件302不会继续上移,进而保证定型封堵件302的稳定封堵
效果。
21.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定型封堵件302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环形限位件301的上部为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注浆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定型封堵件302的中部为锥形部,气囊303被限位绳304绑定于锥形部,保证气囊303的外径不会大于第一限位部,进而也不会与注浆孔的内壁产生摩擦,保证气囊303可以在使用时发挥稳定的作用;所述定型封堵件302的下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切割槽306,限位绳304经过该切割槽306,方便在切割槽306部位切断限位绳304。
22.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绳切割件305的上端设置有切割刃,切割刃对准所述切割槽306,进而当定型封堵件302和限位绳切割件305相互靠近时,可以利用切割刃切断限位绳304,同时切割刃对准所述切割槽306,不会对切割刃造成破坏,也给出了足够的空间切断限位绳304。
23.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绳304的上端连接于第一限位部,限位绳304的下端连接于切割槽306的槽沿或注浆管2的外壁上,保证限位绳304处于绷紧状态。
24.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定型封堵件302通过弹性连接绳连接于环形限位件301的下端,平时由于定型封堵件302自身的重力,使得定型封堵件302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当需要利用封堵器封堵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空隙时,注浆管突然向上升,由于弹性连接绳有一定的弹性力,可以使得弹性力突然被拉长,定型封堵件302与限位绳切割件305向彼此靠近,从而切断限位绳304,实现封堵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环形限位件301可以有两个,从上到下设置,下面的一个环形限位件301通过弹性连接绳连接定型封堵件302,而且下面的一个环形限位件301通过二至四个比较细的连接杆与注浆管2连接,二至四个连接杆平时完全可以承受环形限位件301和定型封堵件302的重力,当突然向上提拉注浆管2时,也可以利用定型封堵件302撞击环形限位件301,从而使得连接杆断裂,然后定型封堵件302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向限位绳切割件305移动,然后切断限位绳304,实现封堵效果。
25.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桩身1的中部设置有检查孔,检查孔内也设置有注浆管2,该注浆管2上也设置有封堵器3,保证压力水不会从检查孔和注浆管2之间冒出,而检查孔可以根据灌浆情况及灌浆检查结果,再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注浆孔,同时也可以作为桩端岩石钻孔注浆孔使用。
26.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每个注浆管2的上部均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具体类型和型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比如在注浆孔作为排气孔使用时,控制阀可以看成简单的压力阀,在封堵注浆管的同时检测注浆管内部压力。
27.在实际中,本实用新型的盐岩场地桩基础桩身及持力层注浆加固结构的施工过程如下:
28.1.钻芯成孔
29.(1)一根桩桩身平面对称布置2个桩身注浆孔,两个注浆孔之间布置一个检查孔(同时作为桩端岩石钻孔注浆孔),根据灌浆情况及灌浆检查结果,再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注浆孔,应严格控制孔位防止桩身钢筋因钻孔受破损;
30.(2)采用地质钻机成孔,开孔直径开孔前对承台上部钢筋位置进行测定,尽量
避免切断承台钢筋;
31.(3)钻机必须平稳、调平,尽量低压高速钻进,防止孔身倾斜,以避免伤及桩身纵筋;
32.(4)单个钻孔工作应保持连续,如遇中途停钻,则应及时采用封堵器对注浆孔的孔口进行封堵;
33.(5)桩身钻孔注浆时,第一个注浆孔的孔深不宜钻出桩端压力水,以进入中风化泥岩500mm为准,第二个注浆孔的孔深以第一个注浆孔为基准进行控制;若第一个钻孔出现桩端压力水,则在桩端采用封堵器封堵压力水后才能钻第二个钻孔;
34.(6)桩身注浆后观察两个钻孔之间的注浆效果,检查孔的钻孔必须在桩身注浆结束三天后进行,若桩身灌浆效果好则钻入桩端持力层不小于15m,若桩身灌浆效果不好,分析原因,继续另外开孔进行桩身注浆;
35.(7)成孔后如出现孔内压力水出水量过大,应立即采用封堵器对孔口进行封堵,孔内出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排,避免场地积水;
36.(8)芯样必须逐一放置在岩芯箱内,统一编号按顺序摆放,并作好记录,以便观察桩身质量,指导注浆作业:
37.(9)对部分桩身存在离析,钻孔不能到达指定深度的,应采取先注浆,待松散部位凝固后再次钻孔。若采用其它方式需经设计许可。
38.2.成孔检查桩身及桩端情况
39.以上钻孔结束时,采用孔内成像对桩身缺陷情况或桩端持力层情况进行检查,为注浆和相关情况分析提供直观资料。
40.3.压力注浆
41.(1)根据工艺试验情况,注浆压力为0.4-1.6mpa,起始注浆压力为0.4mpa左右,注浆要持续进行,不能中断;
42.(2)先对1个注浆孔压力注浆,其余注浆孔作为排气孔,如排气孔顺利冒浆,则关闭阀门稳压至1.6mpa;如有孔不冒浆,还是应以不小于0.4mpa的压力注浆,直至达到1.6mpa压力,再更换注浆孔;
43.(3)注浆结束标准:压力为1.6mpa稳压持续时间为10min,桩身停止吸浆或吸浆量不大时,可结束注浆;
44.(4)注浆过程中,要记录桩号、钻孔地下水条件、开始注浆时间、注浆压力、终止压力、水灰比、注浆量和终止时间等。
45.4.桩身注浆效果检验及地层压力注浆
46.(1)注浆结束三天后,在已注浆的基桩中心钻取一个检查孔,孔径根据钻孔芯样完整性判别注浆效果并作好记录,同时采用孔内成像对桩身修复情况进行检查记录;
47.(2)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后,继续钻孔至桩端持力层不小于15m,止钻后,在桩端采用封堵器堵住压力水,对地层进行压力注浆。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