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0982发布日期:2022-09-27 21:2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井盖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全沉式地井设备通常直接放置在地井内,因此对设备的电控部分通常需要专门设置防潮设备,并且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仍然需要将设备整体抬升至地面,再对设备进行检修。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将设备架设在安装座上,从而避免设备与地井底部接触,从而有效降低设备被浸湿的风险。根据现场情况定做底座上的检修口,在位置,尺寸,方向,和形状上都可以根据现场的井台的情况定制,针对水井比较深的情况,还可以加装安全梯方便维护人员进出水井,以达到最贴合现场使用情况。同时统一对齐现场井台不能做到统一的尺寸的,有的高,有的低,而且设备安装的方向不一致,导致设备安装时候不在一条线上,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定制出每个井台适用的底座,来做到现场设备安装在一个方向上,并且可以保证设备的安装可靠性。
4.水平调节很多现场井台的平面不是水平整齐的,底座可以在井台的平面基础上定制高度方向上的专用调节安装面,现场安装时候实际情况调节固定。
5.底座的固定脚可以在各个方向上根据井台的情况自由分布,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平整度自由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架设在所述地井上;
8.设备箱,所述设备箱悬挂在所述支撑框架底部,所述设备箱内适于放置上水设备;以及
9.所述设备箱与所述地井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外层框架和固定在所述外层框架内侧的内层框架,所述内层框架下方设置有两滑行轨道,两所述滑行轨道平行设置;
11.所述设备箱两侧滑动在所述滑行轨道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内层框架下端垂直固定有两第一调节柱和两第二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和所述第二调节柱两两相邻设置;
13.所述滑行轨道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柱侧壁,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柱侧壁。
14.进一步地,所述滑行轨道包括滑动板和内套在滑动板内的伸缩板;
15.所述伸缩板一端铰接有一滑动块;
16.所述滑动块滑动在所述第一调节柱内。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柱内侧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滑动块螺纹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框架上方放置有盖板;
19.所述地井上端向外开设有一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环绕所述地井设置,所述外层框架设置在所述阶梯槽内;
20.所述盖板适于盖合所述外层框架。
2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端开设有两开盖孔;
22.两所述开盖孔相对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的两侧边缘。
2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上端还设置有一取用盖,所述取用盖可拆卸;其中
24.所述设备箱滑动至所述取用盖正下方时,取用盖打开,以使所述设备箱的上水设备露出。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通过安装座的设置,能够盖合地井,并且安装座能够承载设备箱,以使设备箱悬置,避免设备箱放置在地井底部时,地井内的水掺入设备箱内,造成设备箱损坏。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的剖视图;
2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地井的俯视图;
2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立体图;
3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行轨道的立体图;
3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柱的立体图。
32.图中:
33.1、地井;11、阶梯槽;12、盖板;13、开盖孔;14、取用盖;
34.2、支撑框架;21、外层框架;22、内层框架;221、第一调节柱;222、第二调节柱;223、螺杆;23、滑行轨道;231、滑动板;232、伸缩板;233、滑动块;
35.3、设备箱。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7.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沉式地井设备安装座,包括:支撑框架2和设备箱3。支撑框架2适于支撑设备箱3,设备箱3内适于放置上水设备。针对于上述部件,下面进行一一详述。
38.支撑框架2
39.支撑框架2架设在地井1靠近开口处的上方,支撑框架2适于支撑设备箱3,以使设备箱3悬置,而非放置在地井1的底壁上。
40.为了实现支撑框架2架设在地井1上方的效果,所述地井1上端向外开设有一阶梯槽12,所述阶梯槽12环绕所述地井1设置,支撑框架2包括外层框架21,外层框架21设置在阶
梯槽12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外层框架21架设在地井1的上方。
41.为了实现将地井1盖合的效果,以使地井1通常情况下为封闭状态,以防止过往人员跌入地井1内。外层框架21上方放置有一盖板13,盖板13与外层框架21适配,盖板13放置到外层框架21上后,能够盖合外层框架21,从而盖合地井1。同时盖板13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以使盖板13能够作为地板供人员踩踏。
42.为了便于打开地井1盖,以使操作人员能够进入地井1内,所述盖板13上端开设有两开盖孔14,两所述开盖孔14相对设置在所述盖板13本体的两侧边缘。通过两开盖孔14的设置,采用通用的地井1盖板13的专用扳手,能够插入开盖孔14内,将地井1盖翘起,以打开地井1。
43.设备箱3
44.设备箱3悬挂在所述支撑框架2底部,所述设备箱3内适于放置上水设备。所述设备箱3与所述地井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设备箱3不与地井1的底壁相抵以避免地井1底部的积水进入设备箱3内,造成上水设备损坏。
45.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所述支撑框架2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层框架21内侧的内层框架22,所述内层框架22下方设置有两滑行轨道23,两所述滑行轨道23平行设置。所述设备箱3两侧滑动在所述滑行轨道23上。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设备箱3架设在滑行轨道23上,以使设备箱3整体悬置。
46.需要说明的是,若地面存在一定的坡度,则在打地井1以及设置安装座时,安装座整体由于要匹配地面的坡度因而也会倾斜,从而导致滑行轨道23也会倾斜。为了避免滑行轨道23倾斜造成设备箱3向高度较低的一侧倾倒。
4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内层框架22下端垂直固定有两第一调节柱221和两第二调节柱222,所述第一调节柱221和所述第二调节柱222两两相邻设置。所述滑行轨道23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柱221侧壁,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柱222侧壁。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滑动轨道倾斜时,使得滑行轨道23能够一侧上下滑动,同时带动另一侧转动,从而调节滑行轨道23至水平。
48.由于滑动轨道一端上下滑动时,滑动轨道整体的长度会产生变化,以及滑动轨道的倾斜角度会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滑行轨道23包括滑动板231和内套在滑动板231内的伸缩板232。滑行轨道23上下滑动时,伸缩板232能够对应伸出或者缩入滑动板231,从而适配第一调节柱221和第二调节柱222间的距离。所述伸缩板232一端铰接有一滑动块233,所述滑动块233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柱221内,且所述滑动块233能够沿所述第一调节柱221长度方向滑动。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滑动块233沿第一调节柱221滑动至与滑动轨道与所述第二调节柱222的一端高度相同时,滑动板231和伸缩板232转动至水平。
49.为了驱动滑动块233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调节柱222内侧设置有一螺杆223,所述螺杆223与所述滑动块233螺纹连接。滑动块233和螺杆223形成丝杆滑块结构。操作人员在安装设备箱3时,转动螺杆223至滑动板231和伸缩板232转动至水平,即可使得设备箱3整体保持水平。
50.为了便于对地井1内的上水设备取用,所述支撑框架2上端还设置有一取用盖15,所述取用盖15可拆卸。所述设备箱3滑动至所述取用盖15正下方时,取用盖15打开,以使所述设备箱3的上水设备露出。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取用盖15将设备箱3内的上水设备从地井1
内取出。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