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0723发布日期:2023-02-28 2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包括上部为敞口结构的分流池(1)、固定盖设于分流池(1)敞口结构处的盖板(2)以及固定装设于盖板(2)上表面的控制柜(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池(1)内竖直固定有隔板(103);所述隔板(103)将分流池(1)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103)的下部开设有输送口(104);所述输送口(104)靠近第二腔室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拱门(105);所述第一腔室的相邻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01)和污水排放口(106);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壁开设有雨水排放口(102);所述延伸拱门(105)处装设有第一挡门组件(4);所述第一挡门组件(4)与雨水排放口(102)之间设置有过滤填料区(15);所述污水排放口(106)处装设有第二挡门组件(5);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壁处装设有上部为敞口结构的集渣箱(6);所述集渣箱(6)设置于进水口(101)的下方;所述集渣箱(6)的一侧壁均布开设有多个流水孔(601);所述集渣箱(6)的上方转动装设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的上表面均布开设有多个滤孔(701);所述过滤板(7)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组件(8);所述调节组件(8)用于调整过滤板(7)的倾斜度;所述过滤板(7)的下方装设有用于清理滤孔(701)的顶升组件(9);所述顶升组件(9)、调节组件(8)、第二挡门组件(5)及第一挡门组件(4)分别与控制柜(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装设有摄像头(11);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与第二腔室的上部均竖直装设有超声波液位计(12);所述第一腔室的下部竖直装设有水质传感器(16);所述摄像头(11)、超声波液位计(12)及水质传感器(16)分别与控制柜(3)电性连接;所述盖板(2)的边缘处竖直装设有围栏(10);所述控制柜(3)设置于围栏(10)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1)与雨水排放口(102)设置于隔板(103)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水口(101)与输送口(104)设置于集渣箱(6)的相对两侧;所述集渣箱(6)的另一侧壁与第一腔室的一侧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门组件(4)包括一对分别竖直固定于延伸拱门(105)相对两侧的第一导向轨(401);两所述第一导向轨(401)之间滑动连接有与延伸拱门(105)相配套的第一挡板(402);所述第一挡板(402)的上方竖直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推杆(40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03)的输出端与第一挡板(402)的上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03)的缸体通过一对支架(404)固定于隔板(103)的一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门组件(5)包括一对分别水平固定于污水排放口(106)上下两侧的第二导向轨(501);两所述第二导向轨(501)之间滑动连接有与污水排放口(106)相配套的第二挡板(502);所述第二挡板(50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第二电动推杆(50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3)固定穿插于隔板(103)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3)的输出端与第二挡板(502)的一侧边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箱(6)的底壁竖直固定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支撑凸(602);所述支撑凸(602)的下边缘与第一腔室的底壁相抵触;所述集渣箱(6)的相对两侧壁均固定有把手(603);所述把手(603)
设置于集渣箱(6)的上端口处;所述集渣箱(6)的上端口可与过滤板(7)的下表面相抵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相对两侧壁水平开设有导向槽(107);两所述导向槽(107)设置于集渣箱(6)的相对两侧;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固定穿插于过滤板(7)一边缘处的承载轴(801)和一对并排设置于过滤板(7)下方的第三电动推杆(803);所述承载轴(80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槽(107)相对应的安装块(802);所述安装块(802)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07)内;所述安装块(802)的一表面插接有与承载轴(801)相平行的定位柱(804);所述定位柱(804)与安装块(802)螺纹配合;所述定位柱(804)的一端可与导向槽(107)的一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三电动推杆(803)的尾端转动连接于隔板(103)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80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板(7)的下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9)包括并排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的滑杆(901)和螺杆(902);所述滑杆(901)及螺杆(902)均与承载轴(801)垂直设置;所述滑杆(901)的一端固定于隔板(103)上;所述滑杆(901)上滑动套设有滑块(903);所述螺杆(902)的一端转动穿插于隔板(103)上;所述螺杆(902)的一端通过带传动件(904)与一伺服电机(90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带传动件(904)与伺服电机(905)均装设于第二腔室内;所述螺杆(902)上螺纹配合有丝母(906);所述丝母(906)的一侧面与滑块(903)的一侧面均竖直固定有第四电动推杆(907);两所述第四电动推杆(907)的输出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活动板条(908)相连接;所述活动板条(908)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多个与滤孔(701)相对应的顶针(909)。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箱(6)的上方水平固定有与承载轴(801)相平行的第一供水管(13);所述第一供水管(13)的圆周侧壁轴向连接有多个与过滤板(7)相对应的第一喷嘴(1301);所述第一喷嘴(1301)的出水端指向过滤板(7)的另一边缘。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拱门(105)的上方水平固定有与第一供水管(13)相平行的第二供水管(14);所述第二供水管(14)的圆周侧壁轴向连接有多个与过滤板(7)相对应的第二喷嘴(1401);所述第二喷嘴(1401)穿插于隔板(103)上;所述第二喷嘴(1401)的出水端平行设置于过滤板(7)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净化过滤结构的雨污分流井,本实用新型包括分流池、盖板以及控制柜;分流池内竖直固定有隔板;隔板将分流池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的下部开设有输送口;输送口靠近第二腔室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拱门;第一腔室的相邻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污水排放口;第二腔室的一侧壁开设有雨水排放口;延伸拱门处装设有第一挡门组件;污水排放口处装设有第二挡门组件;第一腔室的一侧壁处装设有集渣箱;集渣箱的上方转动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组件;过滤板的下方装设有顶升组件。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雨污分流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 江波 刘开应 陈莲萍 陈成 高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汉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3/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