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567发布日期:2023-05-13 17:3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稳流补偿罐,特别是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


背景技术:

1、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又被称之为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市场上主要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与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且大多配备稳流补偿罐进行使用,现有技术的稳流补偿罐由于缺乏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设施,从而会导致罐体内壁凝结水垢,不仅难以清理,而且影响稳流补偿罐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稳流补偿罐由于缺乏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设施,从而会导致罐体内壁凝结水垢,不仅难以清理,而且影响稳流补偿罐的使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补偿罐本体、出水管、压力表以及支撑件,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的底部,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补偿罐本体底部两侧;以及

5、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包括连接件、安装件、过滤件、活动件、密封件以及注水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压力表一侧,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过滤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件内,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过滤件侧面,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注水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方。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底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管、活动管以及连接管,所述固定管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压力表一侧,所述活动管位于所述固定管顶部,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活动管内,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连接管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固定环、连接板以及底座,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底部,且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网管、软管以及第二过滤网管,所述第一过滤网管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软管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管底部,所述第二过滤网管设置于所述软管底部,且位于所述底座顶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管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管侧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活动板以及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一侧,所述第一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板外侧,且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活动板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连接管外侧,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接块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于所述连接块顶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注水件包括进水管以及传输管,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顶端,所述传输管固定于所述进水管端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注水件还包括阀门,其设置于所述进水管外侧。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过滤组件的设置,用于向补偿罐本体内部输送的水流进行过滤,以此可避免水流中的杂质在罐壁上形成水垢,影响补偿罐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4)包括支撑座(104a)以及支撑板(104b),所述支撑座(104a)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4b)底部,所述支撑板(104b)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101)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1)包括固定管(201a)、活动管(201b)以及连接管(201c),所述固定管(201a)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101)顶部,且位于所述压力表(103)一侧,所述活动管(201b)位于所述固定管(201a)顶部,所述连接管(201c)设置于所述活动管(201b)内,所述密封件(205)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1c)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02)包括固定环(202a)、连接板(202b)以及底座(202c),所述固定环(202a)设置于所述固定管(201a)内,所述连接板(202b)固定于所述固定环(202a)底部,且所述连接板(202b)的底端与所述底座(202c)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203)包括第一过滤网管(203a)、软管(203b)以及第二过滤网管(203c),所述第一过滤网管(203a)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02a)内,所述软管(203b)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管(203a)底部,所述第二过滤网管(203c)设置于所述软管(203b)底部,且位于所述底座(202c)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203)还包括支撑柱(203d),所述支撑柱(203d)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管(203a)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管(203c)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04)包括第一活动板(204a)以及第二活动板(204b),所述第一活动板(204a)和所述第二活动板(204b)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203d)一侧,所述第一活动板(204a)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板(204b)外侧,且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活动板(204b)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4、5、6和7任一项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05)包括连接块(205a)、第一密封圈(205b)以及第二密封圈(205c),所述连接块(205a)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1c)外侧,所述第一密封圈(205b)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05a)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205c)固定于所述连接块(205a)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件(206)包括进水管(206a)以及传输管(206b),所述进水管(206a)设置于所述连接管(201c)顶端,所述传输管(206b)固定于所述进水管(206a)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件(206)还包括阀门(206c),其设置于所述进水管(206a)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流补偿罐,包括主体组件,包括补偿罐本体、出水管、压力表以及支撑件,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的底部,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补偿罐本体底部两侧;以及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包括连接件、安装件、过滤件、活动件、密封件以及注水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补偿罐本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压力表一侧,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连接件内。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过滤组件的设置,用于向补偿罐本体内部输送的水流进行过滤,以此可避免水流中的杂质在罐壁上形成水垢,影响补偿罐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庞嘉辉,赵权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富莱迪环境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