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28404发布日期:2023-08-14 21: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码头工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码头结构工程中,钢管桩与上部结构的锚固常采用桩顶直接伸入上部结构的连接形式。对于一次性浇筑或者第一次浇筑厚度大于钢管桩伸入长度的上部结构,这种连接方式的适用性强,但对于二次(多次)浇筑且第一次浇筑厚度小于钢管桩伸入长度的上部结构而言,待第一次浇筑成型后,仅靠混凝土与钢管桩之间的粘结力很难抵抗浇筑结构的自重,若直接拆除底模,则浇筑结构会出现向下滑移的现象,导致第一次浇筑的上部结构底部高程与设计高程相比,存在较大偏差,影响整个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的使用;若继续保留底模直至上部结构全部浇筑完成,则会降低施工期的模板周转率,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及安装方法,其通过加强钢管桩与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性与整体性,能够抵抗第一次浇筑的上部结构的自重力,提高上部结构底模的周转率,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钢板、钢管桩和钢筋,所述环形钢板固定设置在钢管柱侧面,所述钢筋固定设置在环形钢板顶部;

3、所述环形钢板包括四块分别为: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三钢板沿钢管桩对称错位设置,所述第二钢板与第四钢板沿钢管桩对称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设置在钢管桩的侧面且存在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设置在钢管桩的侧面且存在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与第二高度差相同,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的表面固定设置多根钢筋,所述钢筋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设置。

4、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结构完全相同,且均为横截面积90°的扇形钢板。

5、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沿钢管桩的横截面对称设置。

6、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高度差和第二高度差不小于环形钢板的厚度。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根据多根钢筋设置的位置,确定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在钢管桩的安装位置,确定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高度差,确定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的高度差;

9、s2、将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依次固定设置在钢管桩上;

10、s3、将多根钢筋均匀依次布置,遇环形钢板就搁置在环形钢板的顶部,并与环形钢板单面固定连接,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

11、实施本发明的连接钢管桩与上部结构钢筋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采用这样结构设置,钢板分为四大均衡的环形块,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方便了施工过程中钢板与纵横向钢筋的焊接,增强了钢管桩与上部结构连接的整体性,保证了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提高了上部结构底模的周转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钢板(1)、钢管桩(2)和钢筋(3),所述环形钢板(1)固定设置在钢管柱(2)侧面,所述钢筋(3)固定设置在环形钢板(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101)、第二钢板(102)、第三钢板(103)和第四钢板(104)结构完全相同,且均为横截面积90°的扇形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101)、第二钢板(102)、第三钢板(103)和第四钢板(104)沿钢管桩(2)的横截面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差和第二高度差不小于环形钢板(1)的厚度。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及安装方法,连接钢管桩与钢筋的装置包括环形钢板、钢管桩和钢筋,所述环形钢板固定设置在钢管柱侧面,所述钢筋固定设置在环形钢板顶部;所述环形钢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三钢板沿钢管桩对称错位设置,所述第二钢板与第四钢板沿钢管桩对称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设置在钢管桩的侧面且存在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设置在钢管桩的侧面且存在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与第二高度差相同,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的表面固定设置多根钢筋。本发明采用这样结构设置,钢板分为四大均衡的环形块,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正,姚迪,袁俊平,谌宗文,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