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83863发布日期:2023-09-01 04:2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直饮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管道直饮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指通过深度处理后的自来水,去除掉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采用优质的供水管道供给到用户,供人们饮用、煮饭、洗涤瓜果、蔬菜等日常用水,在管道直饮水系统中,由于所处理的水量较少,水质要求又较高,为适应这一特殊需求一般采用膜过滤技术,目前工艺中用的比较多的膜元件有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各种膜净化技术都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因此在深度净化工艺设计中,必须根据各地直饮水水源(自来水)的水质特点并结合用户对饮用水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

2、管道直饮水会设置循环回水装置用于将滞留在管道内时间较长的直饮水再次输入供水管路中,避免积存在管道内的直饮水因细菌滋生而导致无法满足直饮水标准,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回水装置往往采用水泵配合传感器,定期的将水处理设备和水龙头之间的直饮水输送入供水管路中用于其他用途或再次对水进行处理后使用,而在学校、社区等取水点多,供水管路长且多基于已铺设管路进行改造的场景中,传统的回水装置架设困难,能耗较高且需要同步布设较多的电路,使得架设成本过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包括蓄水仓,所述蓄水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且蓄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供能组件,所述供能组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其中:

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蓄水仓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靠近蓄水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且两个转杆远离连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拨杆,所述蓄水仓内转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上开设有螺旋槽,两个拨杆均通过单向轴承与滑套转动连接,所述滑套内还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且压板与蓄水仓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蓄水仓的下端通过单向阀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5、所述供能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站台,且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上端与站台的下表面相抵设置,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变速齿轮组,所述站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变速齿轮组啮合设置,所述发电机电性连接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蓄水仓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架,所述弧形块与驱动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架上还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连杆相抵设置。

6、优选地,所述蓄水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滑套贯穿隔板设置,所述蓄水仓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隔板的上方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设置。

7、优选地,所述变速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齿轮,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副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8、优选地,所述驱动架包括环形杆,所述环形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开设有斜槽,所述弧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字形杆,所述t字形杆贯穿斜槽设置。

9、优选地,所述蓄水仓的下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进水管靠近容纳槽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蓄水仓的下端内壁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且距离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计时器,且计时器电性连接有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信号处理电性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设置。

12、优选地,两个所述单向轴承的锁死方向相反,所述转杆和拨杆均为对称设置。

13、优选地,所述推块为三角形,所述连杆靠近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在用户日常使用直饮水时,当用户开启和关闭输送直饮水的水龙头时,因水锤现象使管道的内的压力发生变化,此时位于连接管内的活塞会被水锤现象所产生的压力变化带动,进而配合连杆以及转杆,使得拨杆带动滑套转动,从而在用户使用直饮水时,使得蓄水仓内的压板将蓄水仓内的水排出,将蓄水仓内的陈水输送至供水管路中用于其他用途或再次对水进行处理后使用,一方面无需额外的驱动设备对陈水进行驱动,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水锤现象对直饮水管道的影响,提高直饮水管路的使用寿命;

16、2、本发明,在夜间或假期等管道内直饮水没有及时排出而是在管道内形成陈水的后,在一定时间后控制模块会控制电动推杆运行,使得两个弧形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压板失去支撑力,管道内的陈水在水压的带动下进入蓄水仓内并且带动压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管道内换上较为新鲜的直饮水,确保由水龙头流出的直饮水始终符合直饮水的相关标准;

17、3、本发明,通过设置供能组件,采用壳体配合站台以及发电机,在用户进行取水时,用户利用自身体重带动站台向下移动,配合齿条与变速齿轮组带动发电机运行,进而将用户的自身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为控制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无需在布设直饮水设备时同步的布设供电线路,不仅降低了设备布设成本,而且还更为节能环保,同时直饮水在取用时需要一定的周期,可以确保发电机的发电量满足控制模块的使用需求,尤其适用于社区、学校等人流量较大,使用率较高的场景;

18、4、本发明,通过设置变速齿轮组,可以在用户站立在站台上后,利用多个齿轮的传动使得发电机高速旋转,确保发电机的发电量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也利用变速齿轮组限制了站台下降和上升时的速度,从而提高功能组件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用户在登上站台以及离开站台时出现站立不稳而摔倒或携带杯子盛放直饮水时出现直饮水洒出的情况;

19、5、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用于在水锤现象所产生的驱动力无法完全将蓄水仓内的陈水完全排出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滑套转动,从而使得压板向下移动,将蓄水仓内的陈水排出,确保该种回水装置可以切实有效的将陈水引导回流入供水管路中,确保直饮水的品质满足直饮水引用标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仓(1),所述蓄水仓(1)内设置有驱动组件,且蓄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供能组件,所述供能组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1)内固定连接有隔板(21),所述滑套(7)贯穿隔板(21)设置,所述蓄水仓(1)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位于隔板(21)的上方设置,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滑套(7)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电机(22)电性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轮组(17)件包括与壳体(13)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71),所述支撑架(171)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主齿轮(172),所述主齿轮(1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齿轮(173),所述发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副齿轮(173)啮合的从动齿轮(1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包括环形杆(23),所述环形杆(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驱动板(24),所述驱动板(24)上开设有斜槽(25),所述弧形块(8)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字形杆(26),所述t字形杆(26)贯穿斜槽(25)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1)的下端设置有容纳槽(27),所述进水管(11)靠近容纳槽(27)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1)的下端内壁设置有距离传感器(28),且距离传感器(28)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蓄电池(18)电性连接的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计时器,且计时器电性连接有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信号处理电性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电动推杆(19)电性连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向轴承的锁死方向相反,所述转杆(5)和拨杆(6)均为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20)为三角形,所述连杆(4)靠近推块(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管道直饮水循环回水装置,包括蓄水仓,所述蓄水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且蓄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供能组件,所述供能组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在用户日常使用直饮水时,当用户开启和关闭输送直饮水的水龙头时,因水锤现象使管道的内的压力发生变化,此时位于连接管内的活塞会被水锤现象所产生的压力变化带动,进而配合连杆以及转杆,使得拨杆带动滑套转动,从而在用户使用直饮水时,使得蓄水仓内的压板将蓄水仓内的水排出,将蓄水仓内的陈水输送至供水管路中用于其他用途或再次对水进行处理后使用,无需额外的驱动设备对陈水进行驱动。

技术研发人员:金君芳,吴新平,褚君浩,杨志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