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

文档序号:36330627发布日期:2023-12-10 06: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

本发明属于地下结构装配式施工,尤其涉及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装配式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环保,便利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

2、目前,装配式技术已大量应用到上部结构中,对于地下装配式结构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普通的地面交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求,而合理利用和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则是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发展地下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必要条件,其中,地铁成为主要的地下交通方案之一。

3、然而,当前地铁车站施工以明挖现浇为主,这一方法同时也带来施工工期较长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长期的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此外,较长的施工工期也使得各类诱发基坑坍塌的因素更加难以预测,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建筑安全造成危害。例如,2015年,南京地铁4号线九华山站大量降水涌入基坑造成地面塌陷,同年,南京地铁4号线北京东路站排水箱涵长期受泥沙地质环境侵蚀严重漏水造成路面坍塌。

4、此外,传统的全现浇施工工艺容易带来粉尘及噪音污染、模板材料消耗、施工现场人数众多、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控制难等缺陷。因此,全面推进装配式技术在地铁车站建造领域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创新性。

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用于解决目前地铁站施工周期长,接缝防水性差,大量模具消耗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包括:

4、现浇底板,现浇底板上设置有水平笔直的预留凹槽,沿所述预留凹槽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排钢筋接头,另一侧设置有防水槽;

5、预制侧墙,包括:

6、内叶板,与所述现浇底板上设置有钢筋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内叶板的底部内侧竖向设置有一排灌浆套筒,一排所述灌浆套筒下端开口、内部中空,一排所述钢筋接头嵌入一排所述灌浆套筒,以使内叶板与现浇底板刚性连接,所述内叶板内设置有内钢筋网;

7、外叶板,与所述现浇底板上设置有防水槽的一侧连接,所述外叶板底部外侧一体成型有柔性防水条,所述柔性防水条的下端嵌入防水槽,以使外叶板与现浇底板柔性密封连接,所述外叶板内设置有外钢筋网;

8、桁架钢筋,用于连接内叶板与外叶板,以提高内叶板与外叶板的连接刚度,桁架钢筋位于所述内叶板与所述外叶板之间,其一侧伸入所述内叶板内部,与所述内钢筋网连接,另一侧伸入所述外叶板内部,与所述外钢筋网连接;

9、暗梁,其高度值大于所述预留凹槽的深度值,且放置在所述预留凹槽内;

10、在所述内叶板、外叶板之间形成中部空腔,所述中部空腔与所述预留凹槽形成浇注区域,在浇注后,所述浇注区域的混凝土与预制侧墙共同形成嵌入现浇底板的榫头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防水条的中部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柔性防水条被压实后,中部两侧留有足够的膨胀空间,从而使得所述柔性防水槽与所述防水条之间的接缝拼接密实。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多根拉结筋,水平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叶板与所述外叶板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内叶板中的内钢筋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叶板的外钢筋网连接,拉结筋穿过暗梁以使暗梁与内叶板、外叶板形成一个整体。

13、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套筒上端与所述内钢筋网的竖向钢筋底部螺纹连接,并内置于内叶板中,所述灌浆套筒一侧上下连通设置有出浆管和注浆管,出浆管和注浆管远离灌浆套筒筒体的一端与内叶板外表面持平。

14、进一步的,所述暗梁包括纵筋及沿纵筋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箍筋。

1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防水条由橡胶或聚氨酯树脂材料制成。

16、进一步的,所述现浇底板的接面高度大于车站底层层高的1/3,且所述现浇底板的高度小于2m。

17、进一步的,所述内钢筋网遍布设置在所述内叶板内,所述外钢筋网遍布设置在所述外叶板内。

18、一种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9、s1、分别预先浇注好预制侧墙与现浇底板;

20、浇注现浇底板时,在现浇底板上设置有预留凹槽,沿预留凹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接头和防水槽;

21、浇注预制侧墙时,在内叶板的底部设置有注浆套筒,在外叶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柔性防水条,并且内叶板与外叶板之间使用桁架钢筋进行固定,此外,内叶板与外叶板之间连接有拉结筋,拉结筋穿过暗梁,以使暗梁与内叶板、外叶板形成一个整体;

22、s2、将设置有灌浆套筒的内叶板与设有钢筋接头一侧的现浇底板对应连接,将一体成型有柔性防水条的外叶板与设有防水槽一侧的现浇底板对应连接,暗梁放置在现浇底板上的预留凹槽内,且暗梁的高度值大于预留凹槽的深度值;

23、s3、现浇底板上的钢筋接头嵌入灌浆套筒后,通过注浆管对灌浆套筒内进行注浆,进一步使得内叶板与现浇底板连接的更加紧固,待出浆管出浆后,分别对注浆管与出浆管密封处理;

24、s4、在内叶板、外叶板之间存在中部空腔,中部空腔与预留凹槽形成浇注区域,在浇注后,浇注区域的混凝土与预制侧墙共同形成榫头结构,所述榫头结构嵌入现浇底板,形成一个稳固的防水结构。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本发明所述预制侧墙通过预制内外两块预制墙板,可以避免施工现场对墙体的支模工艺,简化现场施工流程,经济环保,同时通过在两块预制板之间设置桁架钢筋、拉结筋,以抵抗新老混凝土界面之间的滑移,保证了整个墙体的刚度。

27、(2)本发明所述侧墙-底板之间的接缝结构,在接缝结构内侧为受拉区域,因此在接缝内侧预留灌浆套筒连接,在接缝结构外侧为受压区域,故而在外侧接缝设置特制防水条,此外,现浇底板设置预留凹槽及预制侧墙中部空腔所形成的浇注区,浇注后与预制墙板共同形成榫头,现浇底板与预制侧墙的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连接,在土压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土压力作用下,内侧灌浆套筒连接处抵抗拉应力,外侧接缝特制防水条则在压应力作用下自行压实,确保了接缝的防水性能。



技术特征:

1.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条的中部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柔性防水条被压实后,两侧留有足够的膨胀空间,从而使得所述柔性防水槽与所述防水条之间的接缝拼接密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拉结筋,水平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叶板与所述外叶板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内叶板中的内钢筋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叶板的外钢筋网连接,拉结筋穿过暗梁以使暗梁与内叶板、外叶板形成一个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上端与所述内钢筋网的竖向钢筋底部螺纹连接,并内置于内叶板中,所述灌浆套筒的一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出浆管和注浆管,出浆管和注浆管远离灌浆套筒的一端与内叶板外表面持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包括纵筋及沿纵筋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箍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条由橡胶或聚氨酯树脂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底板的接面高度大于车站底层层高的1/3,且所述现浇底板的高度小于2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筋网遍布设置在所述内叶板内,所述外钢筋网遍布设置在所述外叶板内。

9.一种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的施工工艺,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属于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现浇底板、暗梁。现浇底板上设置有预留凹槽,预留凹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槽和钢筋接头;内叶板通过灌浆套筒与现浇底板连接,外叶板通过柔性防水条与现浇底板连接;内叶板及外叶板通过桁架钢筋、拉结筋连接;暗梁放置在预留凹槽内,内叶板、外叶板之间形成中部空腔,内叶板、外叶板以及中部空腔与预留凹槽形成浇注区域,浇注后,浇注区域的混凝土与预制侧墙共同形成嵌入现浇底板的榫头结构。本发明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现场模具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海洋,杨帆,刘旭晨,张季,许紫刚,刘巍,何新宇,魏云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