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19204发布日期:2024-01-16 12:2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其中市政道路关系到市民的正常出行,因此如何对市政道路进行海绵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2、传统市政道路排水主要靠道路横坡将雨水引向雨水井流入市政管网。但是由于道路沉降及施工水平影响,造成道路凸凹不平,雨天道路积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而且浪费了雨水资源。因此如何将道路积水更好地引向雨水井成为海绵城市开发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3、在常规市政道路海绵改造的施工中,多采用大面积破碎原路面以完成透水结构的施工,但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施工工艺复杂,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市政道路海绵改造的施工工艺复杂,造价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包括道路本体、市政排水管和周边海绵体,周边海绵体与道路本体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市政排水管埋设于道路本体,道路本体间隔设置有用于连通市政排水管的雨水井;道路本体的雨水井内设有溢流管路和填充密封体,溢流管路包括连通管和溢流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市政排水管连通,溢流管插接于连通管,溢流管远离连通管的端口朝上;填充密封体填充雨水井的底部,且封堵连通管与市政排水管之间的间隙;道路本体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连通雨水井和周边海绵体,排水管的排水高度低于溢流管的溢流高度;道路本体的边缘部位埋设有排积水管路,排积水管路位于相邻的两个雨水井之间,排积水管路包括积水排放主管和多个导水短管,导水短管与积水排放主管插接,多个导水短管沿积水排放主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积水排放主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雨水井,导水短管用于将雨水导入积水排放主管。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道路本体边缘设置排积水管路与雨水井连通,使道路边缘凹陷部位的积水能够通过排积水管路排入雨水井。雨水井中设置排水口与道路周边海绵体连通,同时设置溢流管与市政排水管连通。雨量较小时雨水流向海绵体中,雨量过大时雨水可通过溢流管路流向市政排水管。此方法不仅很好解决了雨天道路积水的问题,同时雨水通过在周边海绵体的积存、渗透、净化,更好地涵养地下水。本技术对雨水集纳口进行微创式改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改善城市道路的积水问题。

5、可选的,所述雨水井盖设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的下表面设有过滤网。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井主要通过雨水篦子过滤垃圾杂物,通过在雨水篦子的下表面设置过滤网,能过过滤更小尺寸的垃圾和杂物,以利于使溢流管路和市政排水管保持畅通。

7、可选的,所述溢流管的上端设有滤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管上端的滤帽能够具有过滤功能,当滤网出现破损时,滤帽能够发挥过滤作用,减少大尺寸的垃圾杂物进入溢流管和市政排水管。

9、可选的,所述积水排放主管间隔插设有若干检修管,所述检修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导水短管的管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管的管口较大,经检修口对积水排放主管注入带有压力的水,能够对积水排放主管进行冲洗。

11、可选的,所述排积水管路还包括穿线管,所述穿线管与所述积水排放主管并排设置,所述穿线管内穿设有绳索,所述绳索同时与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穿设连接,所述绳索的两端连接形成闭合路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索同时与穿线管和积水排放主管穿设连接,并形成闭合路径,当积水排放主管出现堵塞时,通过往复拉扯绳索,使绳索能够摩擦带动积水排放主管内的堵塞物,以便于对积水排放主管进行疏通。另外,在二人同时握持绳索位于积水排放主管两端外侧的部位时,还能够沿径向移动绳索,使绳索压迫、拨动积水排放主管内的堵塞物,使积水排放主管内的堵塞物进一步松动。

13、可选的,所述绳索可拆卸连接有除杂件,所述除杂件具有外凸弧面,所述外凸弧面与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的内壁适配,所述绳索用于牵引所述除杂件沿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的轴向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索牵引除杂件沿积水排放主管的轴向移动,当除杂件从积水排放主管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除杂件能够将积水排放主管内的杂质推出。

15、可选的,所述穿线管穿设有备用绳,所述备用绳同时与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穿设连接,所述备用绳的两端连接形成闭合路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绳索出现断裂时,可以将断裂的绳索取出,后续,可以将另一更换用的绳索的一端绑扎于备用绳,利用备用绳牵引更换用的绳索依次穿过积水排放主管和穿线管,随后使更换用的绳索与备用绳分开,再将更换用的绳索两端互相连接成闭合路径,以替代断裂的旧绳索。

17、可选的,所述穿线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的长度,所述积水排放主管位于所述穿线管的两端面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线管的长度大于积水排放主管的长度,使绳索位于积水排放主管端面与穿线管端面之间的部位外露,以供工作人员握持牵引,使绳索的牵引更为便捷。

19、可选的,所述雨水井对应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的侧壁设有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积水排放主管的中心线,当所述绳索与所述挂接件挂接时,所述绳索处于绷紧状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接件的安装高度高于积水排放主管的中心,当绳索与挂接件挂接绷紧时,绳索抵接积水排放主管内壁的上部,使绳索不易阻碍积水排放主管的水的流动,有利于保障积水排放主管内水流通常,减少杂质的滞留。

21、一种减少积水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道路本体的边缘开挖用于铺设排积水管路的纵向沟槽,纵向沟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雨水井;

23、纵向沟槽中铺设积水排放主管,在积水排放主管间隔插设导水短管;

24、细石混凝土回填纵向沟槽;

25、在雨水井内安装连通管、在连通管插接溢水管,在雨水井底部浇筑混凝土,形成填充密封体;

26、在道路本体边缘对应雨水井的部位开挖用于铺设排水管的横向沟槽,横向沟槽延伸至周边海绵体;

27、在雨水井靠近周边海绵体的侧壁开设用于安装排水管的安装孔;

28、铺设排水管,回填横向沟槽。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施工方法对雨水集纳口进行微创式改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改善城市道路的积水问题。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沿道路本体边缘设置排积水管路与雨水井连通,使道路边缘凹陷部位的积水能够通过排积水管路排入雨水井。雨水井中设置排水口与道路周边海绵体连通,同时设置溢流管与市政排水管连通。雨量较小时雨水流向海绵体中,雨量过大时雨水可通过溢流管路流向市政排水管。本技术对雨水集纳口进行微创式改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改善城市道路的积水问题。

32、2.通过设置同时穿过穿线管和积水排放主管的绳索,当积水排放主管出现堵塞时,通过往复拉扯绳索,使绳索能够摩擦带动积水排放主管内的堵塞物,以便于对积水排放主管进行疏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