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及装置

文档序号:37182553发布日期:2024-03-01 12:4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属于浒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浒苔是绿藻类石莼科的一属,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自2007年黄海近海海域第一次浒苔暴发以来,青岛、日照、烟台等沿海城市十六年间都曾受到浒苔侵袭。浒苔藻体漂浮在水面上,削弱了进入水中的光强,导致其他生物光合作用减弱,影响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极大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岸边的绿潮会破坏海滨景观,影响沿海城市的生产生活。由于浒苔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城市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巨大,所以必须设法对浒苔灾害进行治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浒苔的负面影响。

2、目前,对浒苔的打捞较为成熟,但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有的浒苔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陆上处理和海上处理。浒苔的陆上处理主要为填埋和资源化利用两种方式。其中,浒苔填埋对周围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上万吨浒苔填埋会产生巨大的恶臭气味,污染填埋场周边环境和地下水,同时造成土地盐碱化。因此现在各地都禁止填埋处理浒苔。而浒苔的季节性爆发和难易储存的特点,爆发期后海面上几乎看不见浒苔,由于效费比过低,因此对浒苔的资源化利用规模有限,无法用于夏季浒苔爆发的应急处理。

3、海上处理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浒苔处理技术。技术专利cn 116040813 a发明公开了一种浒苔综合治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远海区域布置第一道拦截网,通过第一道拦截网围成远海浒苔治理区域,在远海浒苔治理区域对浒苔进行打捞,并对打捞出的浒苔进行喷洒浒苔生物菌剂,随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浒苔再次推入海里;在近海区域布置第二道拦截网,通过第二道拦截网围成近海浒苔治理区域,在近海浒苔治理区域喷洒浒苔生物菌剂。通过在近海、远海分别布置双道拦截网,并且配合在远海与近海之间将浒苔打捞之后喷洒菌剂再次推入海里,整体实现远海与近海区域浒苔高效环保处理,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该专利虽然可以实现浒苔爆发时期的大量处理,但该方法需要在海上喷洒腐熟剂,对海洋生物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4、现有专利cn 114737542a公开了一种应急处理海上打捞浒苔的方法,采用腐熟剂的方法进行腐熟处理。将浒苔打捞到岸边喷洒腐熟剂,利用微生物腐熟菌剂的快速腐熟作用,使浒苔在24小时内失去活性,随后将失去活性的浒苔运送至海中进行投海沉降,作为海洋生物的饵料。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大量堆积的浒苔,实现了海上打捞浒苔的高效快速无害化应急处理,避免了可能带来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该方案可以处理爆发时期的大量浒苔,但因为需要用到腐熟剂,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较大。

5、现有专利cn 106368192 b提出了一种海上浒苔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浮筒平台、混水系统、增压系统、水锤系统、管道变径调压系统、深排系统组成,采用动力船舶拖曳方式驱动。工作时,浮筒平台底部设置多个锥形浮筒,锥形浮筒之间设置轴流式切割刀盘,将浒苔纤维长度剪短;经过剪短处理的浒苔纤维通过管道进入增压系统的,增压系统为整个系统提供水流动力,其输出端连接水锤系统,利用水锤效应,增大浒苔密度;浒苔经过水锤系统增大密度后,进入管道变径调压系统,管道变径调压系统多次改变管径大小,则流过管道中的浒苔压强反复被加大、减少,再加大、减少,对浒苔管道反复进行负压排气;深排系统通过一根末端配重的软管,将多次负压排气后、密度增大的浒苔纤维导入水层中;该专利可以在海上直接对浒苔进行处理,不需要陆上转运和陆上处置,对市内交通和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没有任何影响;全程都采用物理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剂,不改变浒苔的化学性质,经济环保、无污染,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危害。但水锤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噪音,同时效率较低,无法连续工作。因此该方案理论上可行,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困难。

6、海上处理主要包括浒苔腐熟沉降和浒苔物理沉降。浒苔腐熟技术虽然是主流的处理方案,但存在如下问题:

7、(1)需要对浒苔喷洒腐熟剂,腐熟剂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最终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8、(2)该方案需要将浒苔打捞并运输到岸边,腐熟24小时后再投放到海里。浒苔的往返运输以及解包、装包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处理步骤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占用岸边宝贵的土地资源。

9、专利cn 106368192 b中提到的浒苔物理沉降的方法,虽然采用纯物理方案进行沉降,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0、(1)将浒苔与水的混合物增压并产生水锤效应,随后经过管径调压系统多次进行处理,振动噪音大,能耗极高,效率较低,无法连续工作。

11、(2)由于管道长度的限制,浒苔在负压环境中所处的时间极短,对浒苔的处理不充分,同时管道内的负压是由流体流动产生的,负压强度与保压时间不能同时调节。

12、(3)该方案处理的是浒苔与水的混合物,为了使浒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导致能量利用率很低。

13、综上所述,现有的浒苔处理方式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3、s1,将浒苔通过进料系统从常压环境进入负压处理系统内;

4、s2,在负压处理系统中,利用负压仓将浒苔内部气体膨胀后从气囊内部排出;当浒苔气囊内部气压与外界负压相等时,浒苔负压处理完成;

5、s3,将负压处理后的浒苔置于常压环境中,海水进入浒苔气囊内部并填补气体位置,完成气囊的气液置换后,利用输送系统将浒苔沉降至水中。

6、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进料系统中,采用活塞摆阀系统使活塞交替运动,将缸体内部的浒苔输送至负压环境中;摆阀交替对接活塞缸,使活塞交替泵送的物料连续进入到负压环境内,实现在负压条件下的连续进料处理。

7、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当浒苔进入到负压处理系统中时,浒苔在负压仓内被处理后进入到离心泵,离心泵通过旋转将浒苔带出负压环境,完成浒苔的负压沉降处理,最后通过输送系统的无轴螺旋输送机将浒苔输送至水下10m处。

8、在步骤s1中,进料系统参数包括:浒苔水料比为8:1,进料量为180t/h,混合物密度为1000kg/m3;活塞缸直径为0.4m,活塞行程为0.9m,活塞运动周期为3s。

9、在步骤s1中,进料系统参数还包括:摆阀摆动角度θ=72°,摆阀运动时间为0.2s;利用液压马达在平衡位置提供动力,使曲轴转过平衡位置。

10、在步骤s2中,负压处理系统的螺旋输送机长3.2m。

1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装置,该装置实施所述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置方法,该装置包括:

12、进料系统,用于采用活塞摆阀系统使活塞交替运动,摆阀交替对接活塞缸,使活塞交替泵送的物料连续进入负压环境内,实现负压条件下连续进料功能;

13、负压处理系统,用于利用负压舱将浒苔进行负压处理,使浒苔气囊内部的气体排出,水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浒苔内部,完成浒苔的气液置换;

14、输送系统,用于将负压处理后的浒苔物料输送至水面以下10m处。

15、进一步,进料系统包括第一液压马达、曲轴、连杆、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分配阀、缸体、摆动系统、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缸。

16、其中,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均与缸体固定连接,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连杆,连杆通过曲轴连接动力系统,由第一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分配阀一端连接第一活塞缸或第二活塞缸,另一端连接负压系统,通过摆动系统分配阀在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之间切换,完成交替进料动作;缸体内充满浒苔与水的混合物,使分配阀整体浸泡在水中;

17、第一活塞在第一活塞缸内,第二活塞在第二活塞缸内,两活塞交替运动;当第二活塞向左运动时,分配阀与第一活塞缸连接,第一活塞缸与缸体连接,缸体中的物料经过第二活塞的作用,被吸入第二活塞缸内;第二活塞继续运动,当第二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换向运动开始,摆动系统推动分配阀运动,使分配阀与第二活塞缸进行对接,第一活塞缸与缸体内的物料相连;第二活塞向右运动,浒苔物料经过分配阀流入负压系统,实现两活塞的交替吸料泵料;由第一液压马达提供动力,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到曲轴上,第一液压马达驱动曲轴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运动。

18、进一步,负压处理系统包括第二液压马达、负压舱体、第一无轴螺旋、抽气孔、第一进料管和排料水泵。

19、其中,第一进料管前端与进料装置的分配阀相连,后端与负压舱体相连;负压舱体通过抽气孔连接抽气装置,抽气装置持续工作将舱体内部的气体抽出,使负压舱体内部维持负压状态;

20、浒苔通过第一进料管进入到负压舱体内部,第二液压马达通过带动舱体内部的第一无轴螺旋进行旋转,将浒苔从舱体右侧推到左侧,浒苔在舱体内部被负压处理,使浒苔气囊内部气体排出,浒苔内部释放的气体通过抽气系统抽出;当浒苔的负压处理时间达到气囊气体释放的最大时间后,浒苔进入排料水泵中,通过水泵的泵送将浒苔与水的混合物从负压仓体内部泵送到仓外;当浒苔在水泵中时,水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浒苔内部,完成浒苔的气液置换过程,浒苔密度增大,沉降入海。

21、进一步,输送系统包括第三液压马达、第二无轴螺旋、第二进料管以及输送软管,将负压处理后的浒苔物料从第二进料管进入到螺旋输送机内部;第三液压马达带动第二无轴螺旋进行旋转,将浒苔物料输送至水面以下10m处;采用输送软管和第二无轴螺旋进行浒苔物料输送,且第二无轴螺旋无中心轴,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弯曲。

22、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对浒苔生物质特性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采用负压技术对浒苔进行灭活,进而就地进行海上沉降的处置方案,并提供了浒苔爆发时期的设备处理方案,解决了浒苔爆发时期处理量小于打捞量的难题,同时采用了实时沉降和纯机械处理的方法,提高了浒苔的处置效率,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3、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用于浒苔爆发时期的负压沉降设备方案,实现了在不破坏负压的条件下连续进出料,极大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浒苔处理量小于打捞量的技术难题,降低了浒苔的处置成本。

24、本发明采用双活塞和摆动机构的交替配合,实现在不破坏负压的条件下连续进料和处理,大大提高浒苔的负压处理效率;采用曲柄连杆机构使双活塞连接到同一曲轴,实现了负压对活塞做正功,可以大大的节省进料的能源消耗;采用负压技术对浒苔进行处理,完成了浒苔气囊内的气液置换,浒苔密度增大,沉降入海。本发明采用纯物理方法沉降,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5、作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26、1.传统沉降过程为渔船打捞,运送到码头后集中喷洒腐熟剂处理,在码头利用铲车转运及翻倒,24h后再装船运送到指定海域进行投放沉降。查阅资料可知,普通渔船油耗为12l/h,运输船投放一次消耗燃油约30l,铲车转运每百吨耗油共30l,忽略腐熟剂和其他的燃油消耗。渔船打捞量为5t/h,因此处理100t浒苔保守计算至少消耗燃油300l,即每吨浒苔需要消耗3l燃油。

27、而本发明设计的浒苔负压海上沉降设备集打捞、处理、沉降于一体,处理量为20t/h。整套设备使用50kw发电机即可满足需求。发电机油耗为10l/h,打捞船油耗为20l/h,每小时仅需30l柴油,因此每吨浒苔消耗1.5l燃油。按照柴油价格为7元/l,传统处理过程每吨浒苔需要花费3×7=21元,而本发明的浒苔负压海上沉降设备每吨浒苔仅需1.5×7=10.5元,处理每吨浒苔花费节约10.5元,面对每年数万吨的浒苔,该设备可显著降低浒苔处理成本。

28、2.本发明的浒苔负压海上沉降处理装置,可以在海上直接对浒苔进行处理,不需要陆上转运和陆上处置,对市内交通和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没有任何影响;全程都采用物理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剂,不改变浒苔的化学性质,经济环保、无污染,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危害;采取自动控制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连续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开支,低成本、高效率;可以持续不间断作业,全程采用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进行打捞和处理作业,操纵方便,劳动强度低,处理效率高。

29、3.目前对浒苔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有的浒苔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陆上处理和海上处理。浒苔的陆上处理主要为填埋和资源化利用两种方式。其中,浒苔填埋对周围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数以万吨计的浒苔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污染填埋场周边环境和地下水,同时造成土地盐碱化。因此现在各地都禁止填埋处理浒苔。而浒苔的季节性爆发和难易储存的特点,爆发期过后海面上几乎看不见浒苔,由于效费比过低,因此对浒苔的资源化利用规模有限,且用于夏季浒苔爆发的应急处理耗资巨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负压沉降的处理方式,将浒苔经过负压处理后沉降至水下,实现了浒苔从海里来,到海里去的无害化处理过程,解决了填埋法和腐熟法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采用一台设备将浒苔沉降至海底,可大大降低浒苔的处理成本,解决了资源化利用效费比过低的问题,为浒苔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30、4.传统的浒苔处理方案都是将浒苔打捞上岸,甚至先进的浒苔腐熟沉降,都是将浒苔打捞上岸进行处理后再沉降。而本发明采用负压的方法,在船上进行就地处理,就地沉降,彻底摆脱了浒苔打捞上岸的问题,克服了浒苔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偏见。传统的负压处理时,进出料时都要破坏负压环境,这就导致负压处理不连续。本发明采用活塞摆阀系统进行进料,采用水泵在负压环境下抽料,可以实现在不破坏负压的情况下实现脉动进料,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克服了负压进出料时的技术偏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