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边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当中,常常会因为行洪等要求,需对局部河道进行加宽,进而对两岸山体边坡进行开挖,河道通水后,仍然有1~3级不等的少量边坡裸露在外,边坡开挖破坏了原始绿色植被,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整体景观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如何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复绿,并且要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持久性、经济性,是摆在河道综合整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2、目前,根据以往工程建设经验,现有的边坡马道也有类似绿植种植槽的先例,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均局限于马道本身的绿化,不能对边坡整体实现绿色覆盖,多数岩石边坡仅采用喷混凝土处理;二是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后期需要清淤。现有的边坡复绿技术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tbs类似的喷射草籽处理方法,多适用于坡比小于1:1的边坡,对于过于陡峭的边坡,往往效果不佳;二是施工程序复杂,不利于工期推进和节省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快速浇筑而成,边坡内外设置排水沟和绿植槽,可满足边坡排水功能要求的同时,实现边坡复绿。并通过绿色植被的覆盖,减缓了新裸露边坡岩石的风华进程,减缓了水土流失,真正贯彻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包括对岩石边坡开挖形成的多级边坡马道,马道上设置有排水沟和绿植槽,排水沟位于岩石边坡的内侧,绿植槽位于岩石边坡的外侧,绿植槽底部铺设有碎石层,碎石层上铺设有土壤层并栽种有垂挂攀援类植物,排水沟底部与绿植槽底部之间设有一定高差,二者之间预埋有灌溉花管。
4、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及马道均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开挖支护成型,马道宽度一般在2m以上,具体根据实际工程确定。
5、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应满足一定暴雨工况下的水文雨量过水要求,根据具体工程计算确定;所述绿植槽的断面尺寸设计应优先满足所述排水沟过水要求。
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的底高程高于绿植槽10cm以上,具体高度根据垂挂攀援类植物需水特性进行设计,且所述排水沟的底部沿纵向设置不低于0.3%的坡度,以满足排水需求。
7、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层的铺设厚度完全覆盖所述灌溉花管,碎石粒径取20~80mm,所述绿植槽在所述马道两侧尽头处仍采用钢筋混凝土端墙进行封闭处理,两侧端墙厚度为15cm,高度与绿植槽保持一致。
8、进一步地,所述灌溉花管采用dn40以上的硬质pe管或类似材质管道,并沿管壁四周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钻孔,钻孔孔径一般不小于10mm,钻孔沿灌溉花管纵轴线方向的间距不大于10cm视具体情况确定。
9、进一步地,所述灌溉花管的外部及内端管口均包裹有土工布。
10、进一步地,所述垂挂攀援类植物应选择迎春、花叶络石、常青藤等四季常青的垂挂攀援类植物,种植密度一般不低于36株/m2,并采用引导藤条,以促使其向下一级边坡方向生长。同时,在绿植槽内部,可根据实际景观绿化效果搭设其他类植物,视具体情况确定。
11、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和绿植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提高其耐久性和稳定性,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尺寸最薄处不低于15cm,配筋参数可根据最小配筋率要求进行设计。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边缘沟壁的稳定性,所述绿植槽的横断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绿植槽的内侧壁为竖直向,外侧壁为斜向,具体斜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适度即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无需在马道上布设插筋,混凝土模板架设具有更强的便捷性,结构断面保持一致,混凝土浇筑立模方便,极大的减少了施工难度。
14、2、绿植灌溉的设计更加简洁,仅需要通过预埋灌溉花管,巧妙利用高差与碎石层结合,将雨水储存在绿植槽的底部,保障了植物生长的用水需求。
15、3、本实用新型不仅提供了马道绿化种质的空间,还提供了边坡复绿的解决方案。
1.一种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岩石边坡开挖形成的多级边坡马道,马道上设置有排水沟和绿植槽,排水沟位于岩石边坡的内侧,绿植槽位于岩石边坡的外侧,绿植槽底部铺设有碎石层,碎石层上铺设有土壤层并栽种垂挂攀援类植物,排水沟底部与绿植槽底部设有高差,排水沟和绿植槽之间预埋有灌溉花管;所述碎石层的铺设厚度完全覆盖所述灌溉花管,并超过所述排水沟底部高程,所述灌溉花管沿管壁四周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钻孔,灌溉花管的外部及内端管口均包裹有土工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开挖支护成型,宽度为2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底高程高于绿植槽底部10cm以上,用于储存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且所述排水沟的底部沿纵向设置不低于0.3%的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碎石粒径取2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花管采用dn40以上的硬质pe管道;所述钻孔孔径不小于10mm,钻孔沿所述灌溉花管纵轴线方向的间距不大于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挂攀援类植物种植密度不低于36株/m2,并采用引导藤条以促使其向下一级边坡方向生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和绿植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尺寸最薄处不低于15cm,所述排水沟的侧壁贴牢边坡内侧,所述绿植槽的横断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绿植槽的内侧壁为竖直向,外侧壁为斜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槽在所述马道两侧尽头处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端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岩石边坡生态复绿兼顾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厚度为15cm,端墙高度与所述绿植槽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