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0181发布日期:2023-08-27 14:3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属于消防设备。


背景技术:

1、消防栓,正式叫法为消火栓,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火栓套装一般由消防箱+消防水带+水枪+接扣+栓+卡子等组合而成,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所以,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2、目前,市面上的消火栓阀门开启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顺水势和逆水势,顺水势开启的阀门开启方便但是关闭非常吃力,且关闭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法彻底关闭的情况,如强行关闭则消火栓内的连接杆容易产生弯折,而逆水势开启的阀门关闭过程中是顺水势的,这样关闭容易,但是由于开启过程中要下压克服水压推动阀瓣,变成了开启异常困难,现有的开启方式容易导致发生火灾时不能够顺畅的打开消火栓,从而延误救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以及救援完成后消火栓不易关闭导致水资源造成额外的浪费。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具可以轻松启闭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栓体,所述栓体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包括有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所述减压外套下端与底座下端相连接,所述减压内套设置于减压外套上侧且与减压外套相套合,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大阀瓣,所述大阀瓣设置于减压内套上侧且与减压内套相连接,所述栓体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从栓体上端伸出且下端贯穿大阀瓣和减压内套延伸至减压内套和减压外套之间,所述连接杆下端连接有小阀瓣。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内的水源可穿过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之间的间隙进入减压装置内,当要开启消火栓时,下压连接杆使其向下移动,连接杆下端的小阀瓣向下移动进行开启,使减压装置内的水源可穿过减压内套和大阀瓣进入栓体内,小阀瓣相较于大阀瓣受力面积小,在向下移动时所受到水压推力较小,且水源在流入小阀瓣时经过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之间的间隙进行减压,降低减压装置内水源的作用力,使小阀瓣的开启更容易,当水源穿过小阀瓣进入栓体内时,大阀瓣与小阀瓣之间的水源流通面积大于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之间间隙的流通面积,从而可泄去大阀瓣与减压内套相连部分的水压,此时连接杆继续向下移动带动大阀瓣移动,即可轻松开启消火栓,当要关闭消火栓时,上升连接杆使其向上移动带动小阀瓣向上移动,大阀瓣在水压的推动下随着连接杆的上升同时向上移动,随着连接杆的上升大阀瓣优先关闭,而后随着连接杆的继续上升小阀瓣关闭,小阀瓣关闭后减压装置和栓体之间水源的阻断,而在失去小阀瓣和减压装置的泄压后,水源恢复对大阀瓣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大阀瓣可轻松的向上移动进行闭合关闭消火栓。

4、作为优选,所述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均为u型结构,所述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相套合的一端均为开口的一端,所述减压外套直径大于减压内套直径,所述减压外套与减压内套之间留有间隙。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的u型结构使减压内套在向下移动时两者之间均保留有间隙,保持水源可进入内部的状态,且减压外套与减压内套之间的间隙可对水源压力进行减压,使水源在流入减压装置内时压力较小,降低水源对小阀瓣产生的向上推力,使小阀瓣的开启更加容易。

6、作为优选,所述小阀瓣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且开口的一端朝上,所述大阀瓣和减压内套均开设有连通孔,当所述小阀瓣上端抵接减压内套时小阀瓣可包覆连通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阀瓣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水流的动能,降低小阀瓣在开启关闭过程中受到的水源的推力。

8、作为优选,所述大阀瓣与底座抵接处、减压内套和小阀瓣抵接处均设置有紧封垫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封垫圈可以提高大阀瓣和小阀瓣的封闭效果,同时降低摩擦减少磨损。

10、作为优选,所述栓体上端设置有栓盖,所述栓盖内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阀杆,所述阀杆下端套设有用于与连接杆相连接的连接筒,所述阀杆与栓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栓盖下端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阀杆时阀杆在螺纹的传动下向下移动,带动通过连接筒与其相连接的连接杆下降,从而使连接杆推动大阀瓣和小阀瓣移动,使底座与栓体内水源连通,反向转动阀杆即可带动连接杆上升关闭大阀瓣和小阀瓣阻断底座与栓体之间水源的连通,同时平面轴承可降低栓盖与阀杆之间的摩擦力,使阀杆的转动更加容易,进而可以更加省力的启闭消火栓。

12、作为优选,所述栓体上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阀。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没有消防水带需要使用消火栓时,可通过连接出水阀对消火栓进行使用,可通过出水阀控制出水避免直接打开栓口导致水源出水控制不便。

14、作为优选,所述栓体上侧横向设置有若干栓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不同栓口的设置使消火栓可同时连接多个消防水带和消防车,使消火栓的使用更加便利。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其一,小阀瓣具有更小的受力面积更容易克服压力进行开启,同时减压装置将大阀瓣隔断为内外两部分,减压装置外侧直接承受水源压力,而减压装置内部所承受的压力经过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的动态减压,有效的降低其反向推力使大阀瓣的开启更加容易,从而达到便捷开启消火栓的效果;

18、其二,当连接杆上升要关闭小阀瓣时,即可恢复水源对大阀瓣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大阀瓣在关闭时即可顺着水势向上移动,阻断底座与栓体之间水源的连通,达到便捷关闭消火栓的效果;

19、其三,当消火栓保持关闭时,水源对大阀瓣和小阀瓣均造成向上的推力,使大阀瓣和小阀瓣保持抵接紧封垫圈,从而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有效的防止消火栓出现漏水现象;

20、其四,栓盖和阀杆之间的平面轴承可以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阀杆转动时受到栓盖的摩擦力降低,从而可以用更小的力转动阀杆,使消火栓的启闭更加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包括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1)下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下端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包括有减压外套(3)和减压内套(4),所述减压外套(3)下端与底座(2)下端相连接,所述减压内套(4)设置于减压外套(3)上侧且与减压外套(3)相套合,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大阀瓣(5),所述大阀瓣(5)设置于减压内套(4)上侧且与减压内套(4)相连接,所述栓体(1)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端从栓体(1)上端伸出且下端贯穿大阀瓣(5)和减压内套(4)延伸至减压内套(4)和减压外套(3)之间,所述连接杆(6)下端连接有小阀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外套(3)和减压内套(4)均为u型结构,所述减压外套(3)和减压内套(4)相套合的一端均为开口的一端,所述减压外套(3)直径大于减压内套(4)直径,所述减压外套(3)与减压内套(4)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阀瓣(7)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且开口的一端朝上,所述大阀瓣(5)和减压内套(4)均开设有连通孔,当所述小阀瓣(7)上端抵接减压内套(4)时小阀瓣(7)可包覆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阀瓣(5)与底座(2)抵接处、减压内套(4)和小阀瓣(7)抵接处均设置有紧封垫圈(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1)上端设置有栓盖(8),所述栓盖(8)内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阀杆(13),所述阀杆(13)下端套设有用于与连接杆(6)相连接的连接筒(14),所述阀杆(13)与栓盖(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栓盖(8)下端与阀杆(13)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1)上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1)上侧横向设置有若干栓口(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减压开启的大流量消火栓,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栓体,栓体设置有底座,底座开设有进水孔,底座设置有减压装置,减压装置包括有减压外套和减压内套,减压外套下端与底座下端相连接,减压内套设置于减压外套上侧,底座内设置有大阀瓣,大阀瓣设置于减压内套上侧,栓体内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连接有小阀瓣,本技术通过减压装置和小阀瓣的设置,小阀瓣具有更小的受力面积更容易克服压力进行开启,同时减压装置将大阀瓣隔断为内外两部分,减压装置外侧直接承受水源压力,而减压装置内部所承受的压力经过减压装置的动态减压,有效的降低其反向推力使大阀瓣的开启更加容易,达到便捷开启消火栓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斌,陈敦形,黄福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川安消防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