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6837发布日期:2023-08-03 19:3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用,特别涉及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


背景技术:

1、防汛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在爆发洪水时需要使用防汛箱装载沙子抵挡洪水的冲击,这样做虽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汛防浪的作用;

2、现有的防汛箱主要有塑料质和钢质地两种类型,在防汛箱的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直接面对洪水的直接冲击,同时由于现有的防汛箱其结构简单,在面对水流的冲击作用时,一般是通过自身的材质强度来进行抵御,因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或者变形的问题,其使用寿命一般,现对此提出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汛箱其结构简单,缓冲效果一般,易损坏或变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包括防汛移动箱,所述防汛移动箱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均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防汛移动箱的顶端安装有箱盖,所述防汛移动箱的两侧均匀安装有气囊,且气囊的一侧均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靠近防汛移动箱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板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导流槽。

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时,在使用时通过缓冲板和导流槽的作用,以便于对冲击水流进行引导作用,以减少水流的向内冲击作用,同时配合气囊的形变,以提高缓冲板的缓冲效果,且在连杆、活动套以及减震弹簧等配合下,以进一步提高缓冲板对于水流冲击力的抵御效果。

4、优选的,所述抓地机构包括螺纹套杆,且螺纹套杆安装于固定筒的内部,所述螺纹套杆顶端的内部贯穿于丝杆,且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并安装有转盘,所述螺纹套杆的底端安装有插地杆,且插地杆的一端可延伸至防汛移动箱的外部。

5、优选的,所述螺纹套杆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作用和固定筒构成上下滑动结构,所述插地杆的外部均匀设置有三角倒刺,固定筒位于防汛移动箱内部对角上。

6、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气囊在防汛移动箱上呈等间距分布。

7、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顶端为弧形,所述导流槽在缓冲板上呈等间距分布。

8、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导向杆,且导向杆安装于防汛移动箱的一侧,所述导向杆的外部的两端均套有活动套,且活动套一端的导向杆的外部均缠绕有缓冲弹簧,所述活动套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一端均与缓冲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活动套的另一侧均安装有第二阻尼板,且第二阻尼板一侧的防汛移动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阻尼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冲撞的防汛箱不仅提高了其防冲撞效果,提高其抗形变性能,而且提高了防汛箱的抓地力,提高其安装稳定性;

10、通过缓冲板和导流槽的作用,以便于对冲击水流进行引导作用,以减少水流的向内冲击作用,同时配合气囊的形变,以提高缓冲板的缓冲效果,且在连杆、活动套以及减震弹簧等配合下,以进一步提高缓冲板对于水流冲击力的抵御效果,通过消耗缓冲板的方式,来对防汛移动箱进行防护,以提高防汛移动箱的防冲撞效果,减少其破损或形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11、通过固定筒以便于对螺纹套杆进行限位导向作用,通过转动丝杆,使螺纹套杆带动插地杆向下移动,从而使插地杆插入土壤中,以增强防汛移动箱与地面的附着力,同时由于插地杆表面与倒刺,使插地杆的向上移动难度增大,从而进一步提高插地杆与土壤的连接紧密性,使该防汛箱的稳定性增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包括防汛移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汛移动箱(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筒(2),且固定筒(2)的内部均设置有抓地机构(3),所述防汛移动箱(1)的顶端安装有箱盖(4),所述防汛移动箱(1)的两侧均匀安装有气囊(5),且气囊(5)的一侧均连接有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靠近防汛移动箱(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8),所述缓冲板(6)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导流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机构(3)包括螺纹套杆(303),且螺纹套杆(303)安装于固定筒(2)的内部,所述螺纹套杆(303)顶端的内部贯穿于丝杆(302),且丝杆(30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2)的外部并安装有转盘(301),所述螺纹套杆(303)的底端安装有插地杆(304),且插地杆(304)的一端可延伸至防汛移动箱(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杆(303)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作用和固定筒(2)构成上下滑动结构,所述插地杆(304)的外部均匀设置有三角倒刺,固定筒(2)位于防汛移动箱(1)内部对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气囊(5)在防汛移动箱(1)上呈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的顶端为弧形,所述导流槽(7)在缓冲板(6)上呈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导向杆(801),且导向杆(801)安装于防汛移动箱(1)的一侧,所述导向杆(801)的外部的两端均套有活动套(804),且活动套(804)一端的导向杆(801)的外部均缠绕有缓冲弹簧(805),所述活动套(804)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杆(806),且连杆(806)的一端均与缓冲板(6)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活动套(804)的另一侧均安装有第二阻尼板(803),且第二阻尼板(803)一侧的防汛移动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阻尼板(8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撞的防汛箱,包括防汛移动箱,所述防汛移动箱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均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防汛移动箱的顶端安装有箱盖,所述防汛移动箱的两侧均匀安装有气囊。本技术通过缓冲板和导流槽的作用,以便于对冲击水流进行引导作用,以减少水流的向内冲击作用,同时配合气囊的形变,以提高缓冲板的缓冲效果,且在连杆、活动套以及减震弹簧等配合下,以进一步提高缓冲板对于水流冲击力的抵御效果,通过消耗缓冲板的方式,来对防汛移动箱进行防护,以提高防汛移动箱的防冲撞效果,减少其破损或形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杜鹏,闫丽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宇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