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缓粘结钢绞线和筒形承压件的压力型抗拔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0909发布日期:2023-11-17 17: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无/缓粘结钢绞线和筒形承压件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承压件(3)由带有孔的钢制承压锚板(4)及钢筒(5)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锚板(4)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厚度为10~40mm,孔的数量与大小与钢绞线相匹配,钢筒(5)为圆柱体、方形体,或上部为圆柱体或方形体下部为锥体,是用钢管、镀锌管、焊管或铝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中,所述承压锚板(4)下方设有限位板(7),二者之间通过挤压锚(6)和螺栓连接,所述无/缓粘结钢绞线(2)从所述筒形承压件(3)底部由下而上依次穿过该限位板(7)、挤压锚(6)和承压锚板,实现与所述筒形承压件(3)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采用锤管(10)在混凝土桩身(1)内后插所述钢质组件时,锤管(10)上设置定位导向装置(11),以防止所述钢质组件偏离混凝土桩身(1)中心,所述定位导向装置(11)采用钢筋、钢管、钢板、型钢焊接固定在锤管(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身(1)沿长度方向是等直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60,混凝土塌落度为120~240mm,成桩直径为300~1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承压件(3)在桩身下端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型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缓粘结钢绞线全长间隔地设置定位支架(9),使无/缓粘结钢绞线之间相互分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无/缓粘结钢绞线和筒形承压件的压力型抗拔桩。抗拔桩施工采用钻机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工艺,在桩身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锤管将无/缓粘结钢绞线和筒形承压件钢质组件后插入到混凝土桩身内指定标高位置,最后通过锚固组件将无/缓粘结钢绞线张拉锁定在桩顶部、基础内部或基础上部。本申请采用后插工艺,施工速度快,筒形承压件加工安装就位简便,施工质量好,桩身抗拔承载力高。与普通抗拔桩相比,本申请无需考虑桩身裂缝问题,主材用量少,造价低;与抗浮锚杆相比,本申请桩身材料采用混凝土,比抗浮锚杆采用的水泥浆或砂浆质量更可靠,主材保护层厚度大,承载力更高,耐久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张东刚,高文生,谷二永,李帅,唐伟,王磊,赵壁,叶斌,胡娜,李册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