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

文档序号:36115079发布日期:2023-11-22 15:1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

本技术涉及地下车站抗震,尤其涉及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


背景技术:

1、地铁车站通常埋置于地下,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受土体约束限制,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结构的震害反应相对地上结构较弱,因此针对地下结构抗震的研究也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2、也有发生地铁车站坍塌的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才意识到地下结构抗震的重要性,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也因此开始发展起来。根据地下车站震害特点,认为中柱是车站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中柱在地震作用下,顶底端内力不断发生变化,在地震波反复运动下,混凝土材料更容易发生破坏,因此,中柱在强震中更容易在端部发生破坏。

3、中柱采用现场为主施工,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中柱,中柱与顶板、底板之间也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传统中柱建设方式工业化程度不高、建设效率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一旦地震发生,中柱表面的混凝土极易脱落、致使内部钢筋裸露,严重影响自身承载能力,也影响建筑物安全,后期难以进行修复。

4、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地下车站在地震后的性能需求,通过对地下车站结构抗震的多方面考虑,需要建立新型的地下车站抗震体系,使其具有自复位和构件可更换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常规中柱遭遇地震后无法复位,导致结构损坏大、修复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能够有效释放中柱-板节点区的弯矩并耗散地震能量,避免节点的塑性变形,有效控制中柱在地震中的反应,可以实现中柱的自复位和可更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包括顶板、底板和预制中柱,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所述预制中柱,由预制中柱将顶板和底板连接起来,所述预制中柱为钢管混凝土柱,预制中柱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可实现快速化施工,预制中柱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上法兰连接件;

4、所述上法兰连接件包括钢垫板一、钢垫板二、记忆合金连接杆、锚具和加劲钢板,所述钢垫板一和钢垫板二分别设置顶板的上下两侧,顶板上贯穿有多根所述记忆合金连接杆,记忆合金连接杆为无粘结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圆杆体,每根记忆合金连接杆两端分别延伸、穿过钢垫板一和钢垫板二后连接所述锚具,由此可便于将上法兰连接件牢固的安装在顶板上,预制中柱端部设置在钢垫板二上,钢垫板二和预制中柱之间设置多个所述加劲钢板,实现预制中柱和上法兰连接件的安装;

5、所述预制中柱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下法兰连接件,所述下法兰连接件和上法兰连接件结构相同。

6、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中柱横截面为圆形结构,预制中柱由钢管和浇筑在钢管内的混凝土构成,混凝土采用具有超高强度等性能的混凝土;所述预制中柱上端通过所述上法兰连接件与顶板连接,预制中柱下端通过所述下法兰连接件与底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钢垫板一和钢垫板二均为圆形板,钢垫板一、顶板、钢垫板二之间通过记忆合金连接杆连接固定,多个所述记忆合金连接杆环向均布在预制中柱周侧,可以限制预制中柱的横向位移,并使整个结构具有自复位功能。

8、进一步地,所述加劲钢板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的一种,多个加劲钢板环向均布在预制中柱周侧,起到保证预制中柱连接稳固的作用,相邻两个加劲钢板之间布设所述记忆合金连接杆。

9、进一步地,所述钢垫板一、钢垫板二与顶板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不仅可以得到紧密牢靠的安装,同时利用橡胶减震垫可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对中柱-板连接节点的破坏。

10、进一步地,所述钢垫板二截面为凸字形,预制中柱端部插入钢垫板二的凸起位置、且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依靠橡胶减震圈的弹性恢复力实现预制中柱的自复位,使其受力平衡。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预制中柱为预制结构,利用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和钢管的套箍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强的抗压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提高了预制中柱的强度。预制中柱与顶、底板采用易于更换的法兰连接件形成整体,法兰连接为装配式安装,预制中柱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手段,施工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可实现快速化施工,对于震后破坏的地下车站中柱,可实现快速更换。

13、本实用新型的记忆合金连接杆采用无粘结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当地震较大时,在记忆合金连接杆的作用下,板与中柱之间发生提离而避免中柱-板的节点破坏,同时形状记忆合金被拉长而发挥耗散地震能量并提供自复位能力,震后良好的恢复性能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4、本实用新型在记忆合金连接杆作用的基础上,增设橡胶减震垫和圈,

15、橡胶减震垫和橡胶减震圈均具有弹性缓冲作用,橡胶减震垫可以实现竖直方向的减震,利用橡胶减震圈可以在水平方向减震,由此可以大幅提高预制中柱的抗震性能,提高震后结构的自复位效果,减少结构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包括顶板(1)、底板(2)和预制中柱(3),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所述预制中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中柱(3)为钢管混凝土柱,预制中柱(3)和所述顶板(1)之间设置有上法兰连接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中柱(3)横截面为圆形结构,预制中柱(3)由钢管和浇筑在钢管内的混凝土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板一(41)和钢垫板二(42)均为圆形板,钢垫板一(41)、顶板(1)、钢垫板二(42)之间通过记忆合金连接杆(43)连接固定,多个所述记忆合金连接杆(43)环向均布在预制中柱(3)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钢板(45)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的一种,多个加劲钢板(45)环向均布在预制中柱(3)周侧,相邻两个加劲钢板(45)之间布设所述记忆合金连接杆(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板一(41)、钢垫板二(42)与顶板(1)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垫(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板二(42)截面为凸字形,预制中柱(3)端部插入钢垫板二(42)的凸起位置、且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复位且可更换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预制拼装中柱,包括顶板、底板和预制中柱,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预制中柱,预制中柱和顶板之间设置上法兰连接件;上法兰连接件包括钢垫板一、钢垫板二、记忆合金连接杆、锚具和加劲钢板,钢垫板一和钢垫板二分别设置顶板两侧,顶板上贯穿多根记忆合金连接杆,每根记忆合金连接杆两端分别延伸、穿过钢垫板一和钢垫板二后连接锚具,预制中柱端部设置在钢垫板二上,钢垫板二和预制中柱之间设置多个加劲钢板;预制中柱和底板之间设置有下法兰连接件,下法兰连接件和上法兰连接件结构相同。本技术可对震后破坏的地下车站中柱实现快速更换,记忆合金连接杆可耗散地震能量并提供自复位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董正方,马世洋,黄科研,王佳豪,代鹏翔,王丽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