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水力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54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水力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水位差水压力为输沙动力的水力吸泥装置,尤其适用于水库清淤。
一九七○年,阿尔及利亚首先在色纳河上的包吉瓦(Bougival)水库进行水力吸泥,利用水库上、下游水位落差形成的水压力,通过管道排除吸泥头造成的浑水。根据上述原理,山西省田家湾水库、陕西省小华山水库,浠河水库相继开展了同类试验,所采用的水力吸泥装置有以下特点冲吸式或搅吸式吸泥头造浓;牵引、控制动力设备集中安装在一只船上,通过刚性稳定杆控制吸泥头水下位置,吸泥头随船移动;输泥管之间以橡胶轮胎制作的软接头连接。
由于刚性稳定杆长度和刚度的限制,上述装置在深水区不能有效地清淤,且难以适应清淤区内淤积地形的变化。冲吸式吸泥头对淤积泥沙作用不够强烈,难以造成高浓度浑水,因而装置清淤效率较低。橡胶轮胎软接头易破损,且流阻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水力吸泥装置,它不但能适应清淤区内淤积地形变化,在深水区有效清淤,而且能实现较高的排沙浓度,具有较高的清淤效率。
发明通过以下三部分改进实现。一、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该系统的控制、牵引设备分散布置在一只操作船,两只牵引船上,吸泥头水下位置通过钢丝绳由操作船上的起吊卷扬机控制,安装在牵引船上的牵引卷扬机通过钢丝绳牵引吸泥移动。二、耕刮吹吸式吸泥头。该吸泥头有两个进泥口,各安装两部耕犁。上部有一弯管,管壁上布设喷咀,由操作船上的清水水泵供水。受牵引力作用,该吸泥头在泥面上移动时,耕犁直接耕起淤积泥沙,被耕起的淤积泥沙进入吸泥头后经喷咀射流破碎,稀释,加力成为浑水进入输泥管道。三、橡胶加筋软接头。该接头是一种以钢筋和钢丝绳构成的管网为内部骨架的橡胶短管,安装在输泥钢管之间,使输管道能够自由弯曲移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控制,牵引设备分散布置减小了单船荷载及吃水深度,所以在水深较小的情况下也能正常清淤;同时由于吸泥头水下位置由卷扬机通过钢丝绳控制,能够适应清淤区内淤积地形变化,且只需调整钢丝绳长度即能在深水区正常清淤;最主要的是耕刮吹吸式吸泥头对淤积泥沙直接作用,造浓强度高,能够有效地开启固接程度较高的淤积泥沙,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达到较高的排沙浓度和清淤效率;另外由于喷咀对进入吸泥头的泥沙有加力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水位差较小的情况下亦能有效清淤;橡胶加筋软接头强度高,弯曲性能好,内壁光滑,流阻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改进水力吸泥装置的构造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布置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耕刮吹吸式吸泥头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橡胶加筋软接头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一套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一个耕刮吹吸式吸泥头(1.1)和钢管(1.3)间设橡胶加筋软接头(1.2)构成的输泥管道及浮吊输泥管的浮箱(1.4)。
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在两岸分设两只牵引船(2.1),每只牵引船上安装一台牵引卷扬机(2.2),通过钢丝绳(2.3)牵引吸泥头在泥面上移动;另设两台手动卷扬机(2.4),其钢丝绳(2.6)系于岸边锚桩(2.5)以调整。固定牵引船(2.1)位置。清淤区内设一操作船(1.5),其上安装一台起吊卷扬机(1.6),通过钢丝绳(1.7)控制吸泥头(1.1)水下位置;另安装一台清水水泵(1.8)通过供水管(1.9)为吸泥头喷咀(3.12)供水。操作船(1.5)本身无行进动力,随吸泥头(1.1)的运动在水面上漂移。
耕刮吹吸式吸泥头(1.1)由开泥造泥箱(3.1),连接弯管(3.2)转动轴承(3.3)构成。开泥造浓箱(3.1)由侧面挡板(3.4)、顶部封水板(3.5)、底部弧形刮泥板(3.6)围焊而成,对称开设两个进泥口,(3.7)进泥口两侧对称安装两部耕犁(3.8),箱内设一活动导泥板(3.9)以轴铰(3.10)联接于箱体。连接弯管(3.2)弯曲角75°,其出口端以法兰(3.11)与输泥管联接,管壁上分两排布设24个喷咀(3.12)射流方向与管流方向成45°角。开泥造浓箱(3.1)与连接弯管(3.2)间设转动轴承(3.3),两者可相对转动。
一岸牵引卷扬机拉紧钢丝绳,另一岸牵引卷扬机放松钢丝绳,吸泥头(1.1)即在泥面上移动,朝着前进方向的进泥口(3.7)的耕犁(3.8)耕起淤积泥沙,同时在水、沙压力作用下活动导泥板(3.9)转动关闭另一进泥口,被耕起的泥沙拥入进泥口(3.7),沿活动导泥板(3.9)进入连接弯管(3.2)经喷咀(3.12)射流破碎、稀释,加力进入输泥管道,在水位差水压力作用下排至下游。
橡胶加筋软接头(1.2)以环筋(4.1)和纵筋(4.2)构成的管网为内部骨架,粘结橡胶而成。其制作过程如下1、造骨(1)制作法兰盘(4.3)和环筋(4.1)。
(2)穿纵筋(4.2)取钢丝绳抽去油心,依次从环筋(4.1)和法兰盘(4.3)内端法兰孔中穿过,拉直固定,形成管网骨架。
(3)焊挡片(4.4)在内端法兰孔穿绳处焊一小钢板,阻止纵筋串动。
2、粘结橡胶管壁(1)除垢涂药清除管网骨架上的氧化皮和油垢,均匀涂刷一层粘合剂(聚异氢酸酯胶JQ-1)。
(2)粘内壁橡胶粘合剂风干后,在管网骨架上刷一层糊胶(汽油泡化胎面胶而成)。待汽油挥发片刻后,在管网内侧粘一层用汽油清洗过的胎面胶(4.5)。再按″刷糊胶→粘台面胶(4.6)→刷糊胶→粘胶布(4.7)→刷糊胶→拴线(4.8)→刷糊胶→粘里子胶(4.9)″的工序完成内壁橡胶粘结。胶布是在糊胶中煮压过的白帆布,里子胶是用胎面胶制成的3~4毫米的薄橡胶,拴线即用鱼网线将内层橡胶逐格邦扎在管网骨架上。
(3)加内压内壁橡胶粘结完成后,在内壁上刷一层滑石粉浆,粘衬布、衬纸,安装内模(两个半园钢模),用千斤顶加压力于内模,压实内壁,最后用楔块和木撑固定。
(4)粘外壁橡胶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半成品安置在专用工作架上,按″刷糊胶→粘胎面胶→(4.9)→刷糊胶→粘里子胶→(4.10)→缠铁丝(4.11)→刷糊胶→粘胶布(4.12)→刷糊胶φ→粘里子胶(4.13)→刷糊胶→粘胶布(4.12)→刷糊胶→缠铁丝→(4.14)刷糊胶→粘胎面胶(4.15)″的工序完成外壁橡胶粘结。
(5)外加压外壁橡胶粘好后,涂刷滑石粉浆,粘衬布、衬纸、紧密缠绕钢丝绳,压实外壁。
3、烘考熟化将成型的软接头置于烘室内,保持温度在145℃左右约8小时,而后自然降至常温,撤除内、外压力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改进型水力吸泥装置,该装置包括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一个耕刮吹吸式吸泥头(1·1),钢管间设橡胶加筋软接头(1·2)构成的输泥管道及浮吊输泥管的浮箱(1·4),其特征是a、所述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在两岸设两只牵引船(2·1),清淤区内设一只操作船(1·5);每只牵引船(2·1)上有一台牵引卷扬机(2·2),通过钢丝绳(2·3)直接牵引吸泥头(1·1)移动;另有两台手动卷扬机(2·4),钢丝绳(2·6)系于岸边锚桩(2·5),调整牵引船(2·1)位置;操作船(1·5)上有一台吊卷扬机(1·6),通过钢丝绳(1·7)控制吸泥头(1·1)水下位置,一台清水水泵(1·8)为吸泥头喷咀(3·12)供水。b、所述耕刮吹吸式吸泥头(1·1)由开泥造浓箱(3·1)、连接弯管(3·2),转动轴承(3·3)构成。开泥造浓箱(3·1)由侧面挡板(3·4)、顶部封水板(3·5),底部弧形刮泥板(3·6)围焊而成,内设一活动导泥板(3·9),对称开设两个进泥口(3·7);每个进泥口(3·7)对称安装两部耕犁(3·8)直接耕起淤积泥沙。连接弯管(3·2)弯曲角75°,管壁上布设两排喷咀(3·12)。c、所述橡胶加筋软接头(1·2)以钢筋为环筋(4·1)、钢丝绳为纵筋(4·2)构成管网骨架,粘结橡胶形成管壁。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喷咀(3.12)向连接弯管(3.2)内射流,射流方向与管流方向成45°角。
专利摘要
水力吸泥装置,该装置包括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一个耕刮吹吸式吸泥头和钢管间设橡胶加筋软接头构成的输泥管道及浮吊输泥管的浮箱。分离式控制牵引系统的特征是控制,牵引设备分散布置,牵引力直接作用于吸泥头,吸泥头水下位置通过钢丝绳由起吊卷扬机控制。耕刮吹吸式吸泥头特征是以耕犁直接耕起淤积泥沙,耕犁、进泥口,弧形刮泥板对称布置,内设活动导流板和喷嘴。橡胶加筋软接头的特征是以钢筋为环筋,钢丝绳为纵筋构成管网骨架,粘结橡胶形成管壁。本装置可用于水库清淤。
文档编号E02F3/04GK85203938SQ85203938
公开日1988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85年9月20日
发明者张光复, 李元红, 窦永强, 张桐 申请人: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甘肃省静宁县水利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