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截农田养分流失的碳坝构建方法_2

文档序号:9321904阅读:来源:国知局
A1,另一块区域为 A2〇
[0026] 在A1区域内设置上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和排水口碳坝导槽 结构3 ;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设置在A1区域内部,垂直设置在0-30cm表层土壤中,其长边 方向与A1区域中水流21方向垂直;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位于A1区域地下50cm处,放置在 两个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之间;排水口碳坝导槽结构3位于A1区域的排水位置。
[0027] 所述的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包括碳坝格栅前立面5、格栅方格网袋6、粗粒碳坝材 料7、碳坝再生滤网8、石英砂层9、氮磷富集植物10、碳坝格栅后立面11、细粒碳坝材料12 ; 所述的碳坝格栅前立面5和碳坝格栅后立面11上设置有格栅方格网袋6,设置在碳坝格栅 前立面5上的格栅方格网袋6内填充粗粒碳坝材料7,设置在碳坝格栅后立面11上的格栅 方格网袋6内填充细粒碳坝材料7,碳坝格栅前立面5和碳坝格栅后立面11的上部设置有 碳坝再生滤网8,碳坝再生滤网8上部设置有石英砂层9,石英砂层9上种植有氮磷富集植 物10〇
[0028] 所述的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包括粗粒碳坝材料7、氮磷富集植物10、细粒碳坝材料 12、培养基质13、底土碳坝吸盘排水口 14、斜面体下段15、隔离网16、斜面体上段17、碳坝 再生立柱18 ;所述的底土碳坝吸盘2由斜面体下段15和斜面体上段17构成,斜面体下段 15和斜面体上段17通过隔离网16分隔,斜面体上段17内设置有粗粒碳坝材料7,斜面体 下段15内设置有细粒碳坝材料12,粗粒碳坝材料7和细粒碳坝材料12上设置有碳坝再生 立柱18,碳坝再生立柱18内设置有培养基质13,所述的氮磷富集植物10种植在碳坝再生 立柱18上,底土碳坝吸盘排水口 14设置在斜面体下段15的下角处。
[0029] 所述的排水口碳坝导槽结构3包括粗粒碳坝材料7、石英砂层9、氮磷富集植物10、 细粒碳坝材料12、槽体表面滤网19、出水口 20、水流21、二级碳坝导槽22、一级碳坝导槽溢 流口 23、隔板24、一级碳坝导槽25、进水口 26 ;所述的排水口碳坝导槽3由一级碳坝导槽25 和二级碳坝导槽22构成,所述的一级碳坝导槽25内填充粗粒碳坝材料7,二级碳坝导槽22 内填充细粒碳坝材料12,在粗粒碳坝材料7和细粒碳坝材料12的上方设置有槽体表面滤 网19,槽体表面滤网19的上表面为石英砂层9,所述的氮磷富集植物10种植在石英砂层9 上,一级碳坝导槽25和二级碳坝导槽22之间通过隔板24隔离,一级碳坝导槽25的左下角 处设置有进水口 26,水流21通过进水口 26进入一级碳坝导槽25内,所述的一级导槽溢流 口 23设置在隔板24的上部,出水口 20设置在二级碳坝导槽22的右下角处。
[0030] A1区域内所使用的细粒碳坝材料12的粒径为0. 2cm,粗粒碳坝材料7的粒径为 0. 8cm,细粒碳坝材料12和粗粒碳坝材料7的成分构成均为炭化生物质,同时混合相当于炭 化生物质重量2%的生石灰和相当于炭化生物质重量0. 5%的硝化抑制剂。
[0031] A2区域不做任何处理,仅在A2区域内种植与A1区域相同的氮磷富集植物10。
[0032] 在A1区域选择一个取样点记作al;在A2区域内找出与A1区域内取样点al相对 应的位置作为A2区域的取样点,记作a2。
[0033] -段时间后,从al取样点和a2取样点进行取样分析,测得下表数据:
[0034]
[0035] 实施例2
[0036] 实验设计:在农田B中选择两块相同面积的区域,一块区域记作B1,另一块区域为 B2〇
[0037] 在B1区域内设置上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和排水口碳坝导槽 结构3 ;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设置在B1区域内部,垂直设置在0-30cm表层土壤中,其长边 方向与B1区域中水流21方向垂直;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位于B1区域地下50cm处,放置在 两个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之间;排水口碳坝导槽结构3位于B1区域的排水位置。
[0038] 所述的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包括碳坝格栅前立面5、格栅方格网袋6、粗粒碳坝材 料7、碳坝再生滤网8、石英砂层9、氮磷富集植物10、碳坝格栅后立面11、细粒碳坝材料12 ; 所述的碳坝格栅前立面5和碳坝格栅后立面11上设置有格栅方格网袋6,设置在碳坝格栅 前立面5上的格栅方格网袋6内填充粗粒碳坝材料7,设置在碳坝格栅后立面11上的格栅 方格网袋6内填充细粒碳坝材料7,碳坝格栅前立面5和碳坝格栅后立面11的上部设置有 碳坝再生滤网8,碳坝再生滤网8上部设置有石英砂层9,石英砂层9上种植有氮磷富集植 物10〇
[0039] 所述的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包括粗粒碳坝材料7、氮磷富集植物10、细粒碳坝材料 12、培养基质13、底土碳坝吸盘排水口 14、斜面体下段15、隔离网16、斜面体上段17、碳坝 再生立柱18 ;所述的底土碳坝吸盘2由斜面体下段15和斜面体上段17构成,斜面体下段 15和斜面体上段17通过隔离网16分隔,斜面体上段17内设置有粗粒碳坝材料7,斜面体 下段15内设置有细粒碳坝材料12,粗粒碳坝材料7和细粒碳坝材料12上设置有碳坝再生 立柱18,碳坝再生立柱18内设置有培养基质13,所述的氮磷富集植物10种植在碳坝再生 立柱18上,底土碳坝吸盘排水口 14设置在斜面体下段15的下角处。
[0040] 所述的排水口碳坝导槽结构3包括粗粒碳坝材料7、石英砂层9、氮磷富集植物10、 细粒碳坝材料12、槽体表面滤网19、出水口 20、水流21、二级碳坝导槽22、一级碳坝导槽溢 流口 23、隔板24、一级碳坝导槽25、进水口 26 ;所述的排水口碳坝导槽3由一级碳坝导槽 25和二级碳坝导槽22构成,所述的一级碳坝导槽25内填充粗粒碳坝材料7,二级碳坝导槽 22内填充细粒碳坝材料12,在粗粒碳坝材料7和细粒碳坝材料12的上方设置有槽体表面 滤网19,槽体表面滤网19的上表面为石英砂层9,所述的氮磷富集植物10种植在石英砂层 9上,一级碳坝导槽25和二级碳坝导槽22之间通过隔板24隔离,一级碳坝导槽25的左下 角处设置有进水口 26,水流21通过进水口 26进入一级碳坝导槽25内,所述的一级导槽溢 流口 23设置在隔板24的上部,出水口 20设置在二级碳坝导槽22的右下角处。
[0041] B1区域内所使用的细粒碳坝材料12的粒径为0. 2cm,粗粒碳坝材料7的粒径为 0. 8cm,细粒碳坝材料12和粗粒碳坝材料7的成分构成均为炭化生物质,同时混合相当于炭 化生物质重量2%的生石灰和相当于炭化生物质重量0. 5%的硝化抑制剂。
[0042] B2区域不做任何处理,仅在B2区域内种植与B1区域相同的氮磷富集植物10。
[0043] 在B1区域选择一个取样点记作bl;在B2区域内找出与B1区域内取样点bl相对 应的位置作为B2区域的取样点,记作b2。
[0044] -段时间后,从bl取样点和b2取样点进行取样分析,测得下表数据:
[0045]
[0046] 实施例3
[0047] 实验设计:在农田D中选择两块相同面积的区域,一块区域记作D1,另一块区域为 D2〇
[0048] 在D1区域内设置上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和排水口碳坝导槽 结构3 ;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设置在D1区域内部,垂直设置在0-30cm表层土壤中,其长边 方向与D1区域中水流21方向垂直;底土碳坝吸盘结构2位于D1区域地下50cm处,放置在 两个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之间;排水口碳坝导槽结构3位于D1区域的排水位置。
[0049] 所述的表土碳坝格栅结构1包括碳坝格栅前立面5、格栅方格网袋6、粗粒碳坝材 料7、碳坝再生滤网8、石英砂层9、氮磷富集植物10、碳坝格栅后立面11、细粒碳坝材料12 ; 所述的碳坝格栅前立面5和碳坝格栅后立面11上设置有格栅方格网袋6,设置在碳坝格栅 前立面5上的格栅方格网袋6内填充粗粒碳坝材料7,设置在碳坝格栅后立面11上的格栅 方格网袋6内填充细粒碳坝材料7,碳坝格栅前立面5和碳坝格栅后立面11的上部设置有 碳坝再生滤网8,碳坝再生滤网8上部设置有石英砂层9,石英砂层9上种植有氮磷富集植 物10〇
[0050] 所述的底土碳坝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