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221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态;张拉突起450,突出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以维持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卡定状态。
[0079]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构成为包括: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结合并固定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突出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而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移动对张拉解除部件440进行加压。
[0080]优选地,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形成为倾斜。
[0081]优选地,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为拉扯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弹
O
[0082]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构成为包括:卡定解除主体441,安装于张拉向导部件360,且突出有张拉突起450以与所述张拉突起450啮合;张拉解除突起442,突出于所述卡定解除主体441的一侧,以使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能够加压。
[0083]以下详细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
[0084]首先,本发明既可以仅通过人体感测部100、10(V和启动部300以及张拉解除部400启动,也可以仅通过人体感测部100、10(V和启动部300、张拉解除部400以及调节部500启动,然而以下却限定为包含人体感测部100、10(V和大小便区分部200、启动部300、张拉解除部400以及调节部500的构造而进行说明。
[0085]如图6所示,在座便器座垫10上设置人体感测部100、10(V和启动部300、张拉解除部400、调节部500以及大小便区分部200,将所述启动部300设置为被张拉解除部400所控制,然后将所述座便器座垫10安置于便器主体11上面,并用下水线30连接所述启动部300与虹吸盖20。
[0086]在此状态下,如果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10上,则如图7至图8所示,在便器使用者的荷载下座便器座垫10朝下方移动,并使感测板110的突起11(V和挂钩120从贯通于座便器座垫10的人体感测部100、10(V的通孔111和挂接孔121突出,与此同时将会压缩位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与感测板110之间的座垫弹簧130。
[0087]而且,如果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与感测板110之间的座垫弹簧130被压缩,则如图9至图13所示,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大小便区分部200的缸心线211将随着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窄而丧失缸心线211的张紧力,而丧失了张紧力的缸心线211在缸中弹簧215的压缩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辊子212旋转,并使杆销(rodpin) 213和活塞杆213 ^朝气缸主体210的另一侧移动。
[0088]所述缸中弹簧215被安装于设置在气缸主体210的一侧的第一帽部214与杆销213之间,从而可以用压缩的恢复力对杆销213进行加压,而所述活塞杆313'通过安装于气缸主体210的另一侧的第二帽部21^而突出。
[0089]此时,当由于所述活塞杆213 '的移动而使填充件(packing)216通过结合槽213br而向结合槽213b的方向移动时,使第二帽部21^的内周面和槽214a封闭而阻断空气的流入,与此同时由于所述活塞杆213'的移动而通过第一帽部214流入到气缸主体210内部的空气将能够根据安装于杆销213与活塞杆213'之间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13c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因此可以调节活塞杆213'的移动速度。
[0090]如果借助于所述缸中弹簧215的恢复力而移动的活塞杆213'无法对大小便转换部件217进行加压,于是使内置于大小便转换部件217中的接触部件217a与内置于小便量调节孔218中的接触部件217b贴接,则判断为小便;而如果所述活塞杆213'移动而对大小便转换部件217进行加压,于是使内置于大小便转换部件217中的接触部件217a与内置于小便量调节孔218中的接触部件217b分离,则判断为大便,这是因为根据接触部件217a、217b的贴接和分离而使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借助于复原部件220的恢复力而移动并开闭小便量调节孔218的开放面积,从而在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的情况下对通过调节主体510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进行调节。
[0091]并且,如图14至图15所示,安装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V的感测板110上的启动部300的加压部件310向座便器座垫10的内部突出,与此同时所述加压部件310对杠杆320进行加压。
[0092]此时,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外周面可形成为弯曲或倾斜而对杠杆320加压而使其移动,且根据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加压,所述杠杆320将前端作为中心而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而移动。
[0093]在此,所述杠杆320只能在收容所述杠杆320并固定于座便器座垫10上的旋转张拉解除部件321内旋转。
[0094]根据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而将连接杠杆320与张拉部件340的张拉线330拉扯而伸张,与此同时所述张拉线330拉扯张拉部件340,其中所述张拉部件340可采用盘簧或板弹簧以及螺旋弹簧中的一种弹簧。
[0095]当所述张拉部件340伸长时,由于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突起442卡定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上突出的张拉突起450,因而引导所述张拉部件340的移动的张拉引导部件350只会使张拉部件340伸长并保持下水线30的张拉力。
[0096]而且,如图16所示,如果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V的张拉解除部400的张拉解除线410由于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窄而丧失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则借助于连接张拉向导部件360与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的恢复力而拉扯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和张拉解除线410,从而使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得到维持。
[0097]其中,被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的恢复力所拉扯的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朝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方向移动,并使突出于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紧贴于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43,与此同时在此状态下也会使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借助于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的恢复力而朝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方向移动,并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沿着张拉解除线突起443而朝上方移动,且如果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通过张拉解除线突起443,则由于自重而再向下移动,从而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位于张拉解除线突起443的后方。
[0098]并且,如图13和图17所示,随着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V之间的间隔变窄,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的调节部500的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并压缩调节主体510内部的空气,与此同时被压缩的空气对开闭部件520进行加压,从而经由开放的空气排出孔511而通过,然后通过防脱部件530而排出到外部。
[0099]随着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突出于升降引导部件540上面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结合于肋部离合槽572,并使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而对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进行加压,与此同时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压缩开闭复原部件575并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而开放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并通过开放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而使调节主体510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0100]当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结合于肋部离合槽572时,肋部离合槽572内部的空气通过小便量调节孔218而排出到调节主体510的外部,其中虽然由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借助于复原部件220的恢复力而将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封闭,然而随着肋部离合槽572内部的空气压力的增加而将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和复原部件220推开,从而开放小便量调节孔218,且小便量调节孔218上形成有空气引导槽218',因此即使在小便量开闭部件219结合于小便量调节孔218的状态下也能够将肋部离合槽572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0101]在此,对于通过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和小便量调节孔218排出的空气而言,可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221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其中,所述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221的压缩程度是基于紧固在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和小便量调节孔218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螺栓577和小便量调节螺栓222对安装在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和小便量调节孔218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221的调节。
[0102]如果坐在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上的便器使用者在如厕之后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则如图18所示,由于人体感测部100、10(V的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使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100'之间的间隔变宽,与此同时如图19至图20所示,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r的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下端部移动并使调节主体510内部的压力降低,由此吸入调节主体510外部空气。
[0103]此时,所述调节主体510的空气排出孔511由于被开闭部件520所封闭而无法吸入外部空气,然而由突出于调节主体510的上面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向肋部离合槽572的下端部移动的同时通过小便量调节孔218和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以及通孔541吸入外部空气,此时,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通孔541以及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上通过小便量调节螺栓222、螺栓560以及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螺栓577而设置有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550、576,并可以根据所述空气量调节过滤器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0104]其中,在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上有密封部件(未图示)紧贴于肋部离合槽572的内表面,从而延迟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从肋部离合槽572脱离的时间,这一延迟时间就是便器使用者丢弃卫生纸的时间。
[0105]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从肋部离合槽572脱离,与此同时借助于升降引导部件540的加压力得到解除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的下降以及开闭复原部件575的恢复力而移动,从而封闭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并根据从小便量调节孔218吸入而移动的空气量而延迟升降引导部件540的复原时间,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复原时间就是启动部300的启动时间。
[0106]而且,如图21至图23所示,随着借助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使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V之间的间隔变宽,当一侧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的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出现时,借助于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拉扯并移动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
[0107]此时,如果由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移动而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对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43进行加压,则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43沿着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的倾斜面上升,并使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突起442从张拉突起450脱离,从而解除张拉解除突起442与张拉突起450的束缚力。
[0108]如果所述张拉解除突起442与张拉突起450的束缚力解除,则借助于所持有的张拉部件340的张拉力而瞬间拉扯并移动张拉引导部件350和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