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展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8207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另一端与下水管130连通且连通处位于下水口 121与下水截止阀131之间,进烟管420上设置有进烟阀421。
[0039]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可以很好且方便地对地漏300的防异味性能进行展示,进行防异味测试时,先关闭下水截止阀131以及反水试验阀221,再打开烟雾发生器410,烟雾发生器410产生大量的烟气,再打开进烟阀421,烟气通过进烟管420进入下水管130内充满整个管道且作用于地漏300上,如果地漏的防异味结构性能好,则烟气不会通过地漏300进入水槽120被观察到。此外,增加对地漏300的防异味展示,也使得整个展示装置可以更全面地对地漏300的性能进行展示,从而该展示装置功能更完善。
[00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防异味展示部分400还包括鼓风机430,鼓风机430通过进烟管420与烟雾发生器410连通。
[0041]通过上述设置的鼓风机430,可以对内部的管道进行加压,使得可以增大烟气对地漏300的作用力,同时通过外来气体将烟气导向地漏300处,在这种情况下,更能进一步地体现地漏300防异味的能力,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对地漏的防异味能力更充分地展示,增加观看展示的人们对于地漏300防异味的能力的信服力。
[00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地漏展示装置还包括水循环补给部分500,水循环补给部分500包括水池510、循环水栗520、循环水管530,水池510设置于下水管130的出水端口的下方,水池510于本实例中为圆柱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水池510也可以为长方体等其他形状。循环水管530的一端与水池510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反水试验罐210连通,循环水栗520设置于循环水管530与水池510连通的一端,水池510中的水可以通过循环水栗520输送到反水试验罐210。
[0043]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下水管130排出的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水池510内,在水池510内进行存储,水池510中的水再通过循环水栗520通过循环水管530输送至反水试验罐210中,供防反水试验时使用,从而达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整个展示装置达到一种自动循环补给的状态,不用随时补充水量,同时,也使得安装更为方便,试验进行时的操作也更为简便。
[004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循环水管530与反水试验罐210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反水试验罐补水阀531,进水管110的进水端与循环水管530连通且连通处位于反水试验罐补水阀531与循环水栗520之间,进水管110上设置有进水阀111。
[0045]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反水试验罐补水阀531控制反水试验罐210的进水,在需要补充水时才打开反水试验罐补水阀,同时,还将进水管110与循环水管530连通,使得通过循环水栗520将水池510中的水再输送至进水管110中进行进水的操作,达到水源的进一步循环利用,同时也使得操作更灵活化,整个展示装置的功能更协调统一。
[004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水池510的侧壁的底部还设置有放水管540,放水管540上设置有泄水阀541。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在进行完地漏300的下水、防反水、防异味等性能的展示后,可以将水池510中的水通过放水管540放掉,以备下次展示使用,同时也进一步减轻整个地漏展示装置的重量,便于其转移以及运输。
[004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水池510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与水池510连通的溢流管550。
[0048]通过溢流管550的设置,使得水池510中的水量过多时,可以通过溢流管550将多余的水量排出,从而防止水量过多从水池510顶部溢出。
[004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溢流管550的出水端与放水管540连通,且溢流管550与放水管540的连通处位于泄水阀541与放水管540的出水口之间。
[°°50]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放水管540与溢流管550的管道形成一个共同的出口,进而减少了整个装置向外排水的排水口的数量,并且这种设置使得管路的设计更简洁、更科学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该地漏展示装置的体积。
[0051 ]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水循环补给部分500还包括补水管560,补水管560的出水口正对水池510,补水管560上设置有补水阀561,打开补水阀561,可以通过外部水源向水池510中补水。
[0052]通过补水管560以及补水阀561的设置,使得在展示装置布置安装好后,可以往水池510内加入水量,再通过循环水栗520往反水试验罐210内补水,以及水池510中的水输送后进行后续的下水展示试验。
[0053]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可以采用聚乙烯制成,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重量比较轻便于安装连接以及运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金属管道。
[005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55]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主权项】
1.一种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展示部分、防反水展示部分,所述下水展示部分包括进水管、水槽、下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地漏的下水口,所述下水管与所述下水口连通,所述下水管的底端设置有下水截止阀,所述防反水展示部分包括反水试验罐、反水试验管,所述反水试验罐的底部的位置高于水槽底面的位置,所述反水试验管的一端与所述反水试验罐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水管连通且连通处位于所述下水口与所述下水截止阀之间,所述反水试验管上设置有反水试验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异味展示部分,所述防异味展示部分包括烟雾发生器、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一端与所述烟雾发生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水管连通且连通处位于所述下水口与所述下水截止阀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异味展示部分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进烟管与所述烟雾发生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循环补给部分,所述水循环补给部分包括水池、循环水管、循环水栗,所述水池设置于所述下水管的出水端口的下方,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池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反水试验罐连通,所述循环水栗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水池连通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反水试验罐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反水试验罐补水阀,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且连通处位于所述反水试验罐补水阀与所述循环水栗之间,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的侧壁的底部还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设置有泄水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水池连通的溢流管。8.根据权利要求中7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放水管连通,且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放水管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泄水阀与所述放水管的出水口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补给部分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出水口正对所述水池,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截止阀、反水试验阀均为球阀。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地漏展示装置,包括下水展示部分、防反水展示部分,所述下水展示部分包括进水管、水槽、下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地漏的下水口,所述下水管与所述下水口连通,所述下水管的底端设置有下水截止阀,所述防反水展示部分包括反水试验罐、反水试验管,所述反水试验罐的底部的位置高于水槽底面的位置,所述反水试验管的一端与所述反水试验罐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水管连通且连通处位于所述下水口与所述下水截止阀之间,所述反水试验管上设置有反水试验阀。从而可以对地漏的产品性能进行多方面展示。
【IPC分类】E03F5/04, E03C1/12, E03C1/122
【公开号】CN105544705
【申请号】CN201510929170
【发明人】王雪峰, 陈永芳, 姜陶
【申请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