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及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05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础主框架2的使用寿命。
[0036]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底板12可以为方形板、圆形板以及其他任意的形状,为了制作的方便,本实施例提供的底板12为方形板,四个支撑件13的下端分别与方形底板的四个角端直接焊接,有效地增大了下端的承受面积,更有利于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将所受到的载荷分散开来。
[0037]其中,由于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都比较庞大,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自身过大的质量会降低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主框架2的使用寿命,同时安装时也会增加吊装的成本,为了尽量减轻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质量,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底板12开设有减重的缺口,可以有效地减轻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本身的质量,为安装时的吊装提供便携性。
[0038]其中,所述底板12的减重缺口可以为方形,圆形或三角形等其他任意的形状,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底板12的减重缺口为等腰梯形缺口或者近似等腰梯形的缺口,如图3所示,等腰梯形的缺口具有相互平行的上底边(图3中的假想的点划线)18和下底边(图3中的假想的点划线)19,所述上底边18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底边19的长度,其中,所述上底边18比较靠近主筒体15的外边缘,下底边19与所述底板12的边缘重合,如此的等腰梯形缺口或者近似等腰梯形的缺口可以最大程度地去除所述底板12不太重要的部分,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所述底板12的质量,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质量,为安装此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时的吊装提供便携性。
[0039]其中,所述支撑件13可以为钢管或者钢板,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支撑件13为钢管,并且所述钢管可以为等径的钢管,也可以为不等径的锥形管。
[0040]其中,为了加强支撑管的支撑刚度,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过渡段还包括多个第一筋板14,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第一筋板14与多个所述支撑件13—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板14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筒体15和与该第一筋板14对应的所述支撑件13之间,再次参见图3,即每个第一筋板14的前端与所述支撑件13焊接,每个第一筋板14的后端与主筒体15焊接,并且第一筋板14的上端还与所述顶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板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2固定连接,增设的第一筋板14将所述顶板11、所述主筒体15、所述支撑件13和所述底板12有效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整体刚度,使其更能有效地传递连接在其上面的风机塔筒的载荷,同时也增强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自身的使用寿命。[0041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还包括多个第二筋板17,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第二筋板17与多个所述第一筋板14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二筋板17和该第二筋板17对应的所述第一筋板14关于第一面对称,所述第一面为经过所述支撑件13上一点以及所述主筒体15的中心线的平面,具体地,再次参见图3,即每个第二筋板17的前端与所述支撑件13焊接,每个第二筋板17的后端与主筒体15焊接,并且第二筋板17的上端还与所述顶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筋板17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2固定连接,并与之对应的第一筋板14布置在所述支撑件13的左右两侧,增设的第二筋板17将所述顶板11、所述主筒体15、所述支撑件13和所述底板12更加有效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使其成为一个箱型的结构,增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整体刚度,使其更能有效地传递连接在其上面的风机塔筒的载荷,同时也增强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自身的使用寿命。
[0042]其中,根据有限元的受力分析,所述第一筋板14和所述第二筋板17的中间部位基本上对传递载荷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基础过渡段的每个第一筋板14和/或每个第二筋板17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如此,也降低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整体的质量,节省了成本,而且也为安装此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时的吊装提供便携性。
[0043]其中,当风机塔筒与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上端连接时,可以直接焊接连接,也可以卡和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等等,为了保证风机塔筒与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连接的高强度和方便性,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还包括连接法兰16,如图3所示,所述主筒体15具有伸出所述顶板11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法兰16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段上,所述连接法兰16与所述主筒体15的连接段焊接连接,此时风机塔筒与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进行锁紧连接。
[0044]其中,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的各部分组件的材质均为钢,具体为高强度结构钢,为了防止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被腐蚀,优选地,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的各部分组件的表面均作防腐处理,其中的一种方式可以为在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各组分组件的表面均喷涂防锈底漆和防锈面漆,如此可以保证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不被腐蚀,大大延长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的使用寿命。
[004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包括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主框架2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其中,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包括:顶板11、底板12、主筒体15和支撑件13,所述顶板11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筒体15的上端,所述底板12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筒体15的下端,所述支撑件1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件13沿着主筒体15外侧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件13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1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件1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2固定连接。使用时,由于顶板11固定套设在主筒体15的上端,增大了主筒体15上端的面积,而支撑件13与顶板11固定连接,从而增大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上端的支撑面积,能够将此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上端受到的载荷分散开来,使载荷传递更加均匀,避免了应力的集中,从而延长了该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的使用寿命,进而避免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应力集中现象,延长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使用寿命。
[0046]最后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的附图以及说明书为四粧导管架形式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I以及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但是也可推广应用于三粧或者其他多粧的导管架形式。
[0047]最后还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主筒体和支撑件,所述顶板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筒体的上端,所述底板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筒体的下端,所述支撑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主筒体外侧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均与所述主筒体的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等腰梯形缺口,所述等腰梯形缺口具有相互平行的上底边和下底边,所述上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底边的长度,所述上底边靠近所述主筒体,所述下底边远离所述主筒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钢管或者钢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筋板,多个所述第一筋板与多个所述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筒体和与该第一筋板对应的所述支撑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筋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筋板,多个所述第二筋板与多个所述第一筋板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二筋板和与该第二筋板对应的所述第一筋板关于第一面对称,所述第一面经过所述支撑件的一点以及所述主筒体的中心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的中部和/或第二筋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主筒体具有伸出所述顶板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法兰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段上。10.—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主框架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的底板与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主框架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及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包括顶板、底板、主筒体和支撑件,顶板固定套设在主筒体的上端,底板固定套设在主筒体的下端,所述支撑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件沿着主筒体外侧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使用时,由于顶板固定套设在主筒体的上端,增大了主筒体上端的面积,而支撑件与顶板固定连接,从而增大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上端的支撑面积,能够将此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上端受到的载荷分散开来,载荷传递更均匀,避免了应力的集中,从而延长了该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E02D27/42
【公开号】CN105569068
【申请号】CN201610098359
【发明人】朱荣华, 田振亚, 彭恒, 徐清富, 孙香
【申请人】浙江华蕴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朱荣华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