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280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雨水口,具体地说是一种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
【背景技术】
[0002]雨水口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一般由雨水箅子、井身及排水支管等组成。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道路、广场草地的雨水首先通过箅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道流入河流或湖泊。但是降雨时,路面的泥沙、煤灰、细石等固体垃圾会随着地表径流经雨水口进入排水管道。这些泥沙在雨水口和管道内沉降堆积,发生堵塞,一旦暴雨来临,排水泄洪功能将受到影响,造成道路积水,还会对城市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0003]现有双篦雨水口主要用于市政道路雨水的收集及截流大的杂质,现有雨水口用于雨水利用的初期收集装置时不具备沉淀、截污、弃流等功能,不能满足雨水利用雨水收集功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雨水口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的雨水口不具备沉淀、截污、弃流等功能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本发明主要利用在现有的雨水口基础上改造增设挡板、溢流堰及溢流管和弃流管,从而起到初步处理雨水,沉淀泥沙的效果。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种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所述雨水口包括由立缘石围成的井身和设置在所述井身上端将井口覆盖的雨水篦,所述井身连通有渗透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身的左侧立缘石上部设有第一固定板,在所述井身的中部偏上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支撑挡板;雨水通过雨水篦进入到所述井身内经所述挡板流入到所述井身右侧的雨水初步处理区,所述雨水初步处理区内设有溢流管和弃流管,所述井身的底部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和所述井身的右侧立缘石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容纳泥沙的沉泥区,所述溢流堰和所述左侧立缘石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雨水经初步处理后的雨水存储区,所述渗透井连接管置于所述雨水存储区底部。
[0007]上述的井身通过挡板及溢流堰将其从空间上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雨水初步处理区,一部分为雨水存储区。雨水通过双箅雨水口进入到井身中,一部分雨水会经过挡板强制流入雨水初步处理区,可减少泥沙一次性灌入渗透井连接管的量,雨水进入雨水初步处理区,随着泥沙的沉淀一部分雨水通过弃流管和溢流管排走,一部分经沉淀泥沙后的水流超过溢流堰后进入到雨水存储区再通过渗透井连接管排走。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雨水篦下端设有雨水截污篮。通过雨水截污篮对雨水进行初步处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堰的高度占所述井身高度的1/5-1/3。一般雨水口井身高度在I OOOmm-1200mm,溢流堪的设置高度在200mm-400mm D
[0010]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管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弃流管设置的高度,所述弃流管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堰的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距离所述井身的顶端距离占所述井身高度的1/6-1/4。通常第一固定板设置高度在距离井口 200mm-300mm的地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以15°-45°的坡度向所述雨水初步处理区排水。
[0013]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原有雨水口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设挡板、溢流堰及溢流管和弃流管,从而起到初步处理雨水,沉淀泥沙的效果。用最少的投资,解决初期雨水弃流,优质雨水输送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增加雨水收集利用的水量及水质。
[0014]本发明雨水专用雨水口,集弃流、沉淀、溢流为一体,有效的解决了源头污染的可控制问题。本发明具有造价节省,最小占地,现场加工安装不影响工期,施工难度小,施工方便灵活,操作简单,收水量大,不需要电气自控设备,用物理的方式解决初期雨水的弃流、剩余雨水的溢流,以及雨水的收集利用等优点。
[0015]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市政道路雨水处理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图1中A-A向剖面图。
[0019]图中:丨、井身11、右侧立缘石12、左侧立缘石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挡板16、溢流堰2、雨水篦21、雨水截污篮3、渗透井连接管4、弃流管5、
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所述雨水口包括由立缘石围成的井身I和设置在所述井身I上端将井口覆盖的雨水篦2,所述雨水口为双箅雨水口,所述雨水篦2下端设有雨水截污篮21。
[0021]如图2所示,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结构,下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方位词均以附图所示的方向为准。所述井身I连通有渗透井连接管3,在所述井身I的左侧立缘石12上部设有第一固定板13,所述第一固定板13距离所述井身I的顶端距离占所述井身I高度的1/6-1/4。在所述井身I的中部偏上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4用于固定支撑挡板15,所述挡板15以15°-45°的坡度向所述雨水初步处理区排水。
[0022]雨水通过雨水篦2进入到所述井身I内经所述挡板15流入到所述井身I右侧的雨水初步处理区,所述雨水初步处理区内设有溢流管5和弃流管4,所述井身I的底部设有溢流堰16,所述溢流堰16的高度占所述井身I高度的1/5-1/3。所述溢流管5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弃流管4设置的高度,弃流管4的管径小于溢流管5的管径,所述弃流管4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堰16的高度。所述溢流堰16和所述井身I的右侧立缘石11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容纳泥沙的沉泥区,所述溢流堰16和所述左侧立缘石12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雨水经初步处理后的雨水存储区,所述渗透井连接管3置于所述雨水存储区底部。
[0023]以井身I的高度为1150mm为例,第一固定板13固定在左侧立缘石12上,距离井口250mm处,第二固定板14的形式为“L”型固定板,下横面距离井口 450mm,溢流堰16的高度在300mm。雨水通过双箅雨水口进入到井身I中,一部分雨水会经过挡板15强制流入雨水初步处理区,可减少泥沙一次性灌入渗透井连接管3的量,雨水进入雨水初步处理区,随着泥沙的沉淀一部分雨水通过弃流管4和溢流管5排走,一部分经沉淀泥沙后的水流超过溢流堰16后进入到雨水存储区再通过渗透井连接管3排走。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所述雨水口包括由立缘石围成的井身(I)和设置在所述井身(I)上端将井口覆盖的雨水篦(2),所述井身(I)连通有渗透井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身(I)的左侧立缘石(12)上部设有第一固定板(13),在所述井身(I)的中部偏上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4)用于固定支撑挡板(15);雨水通过雨水篦(2)进入到所述井身(I)内经所述挡板(15)流入到所述井身(I)右侧的雨水初步处理区,所述雨水初步处理区内设有溢流管(5)和弃流管(4),所述井身(I)的底部设有溢流堰(16),所述溢流堰(16)和所述井身(I)的右侧立缘石(11)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容纳泥沙的沉泥区,所述溢流堰(16)和所述左侧立缘石(12)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雨水经初步处理后的雨水存储区,所述渗透井连接管(3)置于所述雨水存储区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篦(2)下端设有雨水截污篮(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16)的高度占所述井身(I)高度的1/5-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5)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弃流管(4)设置的高度,所述弃流管(4)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堰(16)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距离所述井身(I)的顶端距离占所述井身(I)高度的I /6-1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5)以15°-45°的坡度向所述雨水初步处理区排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利用专用雨水口,雨水口包括由立缘石围成的井身和设置在井身上端将井口覆盖的雨水篦,井身连通有渗透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在井身的左侧立缘石上部设有第一固定板,在井身的中部偏上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支撑挡板;雨水通过雨水篦进入到井身内经挡板流入到井身右侧的雨水初步处理区,雨水初步处理区内设有溢流管和弃流管,井身的底部设有溢流堰,溢流堰和井身的右侧立缘石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容纳泥沙的沉泥区,溢流堰和左侧立缘石之间底部区域构成用于雨水经初步处理后的雨水存储区,渗透井连接管置于雨水存储区底部。本发明集弃流、沉淀、溢流为一体,有效解决了源头污染的可控制问题。
【IPC分类】E03F5/04
【公开号】CN105587029
【申请号】CN201610130700
【发明人】孙雨石
【申请人】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