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及其构建方法

文档序号:1056641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及其构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及其构建方法。该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包括呈带状设置的基础拦石墙,在所述基础拦石墙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与之等距的抗冲击拦石墙,所述的基础拦石墙与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落石撞击时,由于抗冲击拦石墙承受了大部分的冲击应力并吸收了绝大部分的变形,因此抗冲击拦石墙后部的基础性结构的基础拦石墙不容易被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抗冲击拦石墙由于承受了主要的落石冲击应力较易受损,但因为抗冲击拦石墙是断续的,因此在维护时仅需要将受损的部分拆除重建即可。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拦石墙的构建方法,具有施工快速、灾后易修复、投资少等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落石灾害防护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崩坍落石灾害是常见的山区地质灾害之一。山区的落石灾害的诱发因素很多,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以及落石经弹跳、滚动后剩余能量的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很难完全消除。当的手段主要是从对崩坍落石灾害危害程度的认识出发来设计防害、减灾的工程措施。
[0003]在山区,目前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的挡墙受外界条件破坏时,一些传统的方法在恢复或者重建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I)稳定性较差。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墙,因为其要求基础承载力较大,同时因为墙体单位面积内钢筋用量较高,微小的基础变形就会造成挡墙表面产生大量的裂纹,这会对其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二次危害;而传统浆砌石挡土墙,因为其基础承载力要求较高,又因其墙体断面较大,具胡自重较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挡墙沉降缝两端的墙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形。2)施工工艺较繁琐。由于受到材料运输、设备运输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传统挡墙施工中需要大量的临时措施,如搭建施工脚手架、修建材料运输平台及墙体材料垂直运输等措施来保障施工。3 )施工进度缓慢。传统挡墙施工需要大量的石料、河沙、水泥、水、电、搅拌设备、模板支架等投入,因此施工速度受砌筑速度、材料进场速度、每天砌筑墙面高度等因素限制,往往施工进度缓慢,施工工期较长。4)施工投资较高。传统挡墙只要受到较大应力和应变发生破坏就不可修复,整个挡墙需要全部挖除重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投资力度将大幅度增加。
[0004]由于传统挡墙的这些缺点,传统挡墙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现有的防止崩塌落石地质灾害的措施主要是建设拦石挡墙、拦石堤、落石消能槽或平台等工程,但是此类建筑工程需直接承受落石的冲击荷载,就能有效吸收落石撞击能并有一定的刚度。然而这些工程在荷载作用下同样容易产生难以修复的破坏,致使在恢复重建中工程量大,进度较慢,同时也势必要增加经济投入。
[0005]目前有一些地区使用了传统的加筋挡墙结构,其具有造价低和抗冲击能力大等特点,但由于传统的加筋挡墙是柔性结构,在落石冲击下结构会发生较大的变形,通常修复工程需要将发生大变形结构的部分整体拆除后,重新砌筑。施工速度慢,工程量大,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维护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及其构建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包括呈带状设置的基础拦石墙,在所述基础拦石墙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与之等距的抗冲击拦石墙,所述的基础拦石墙与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基础拦石墙为加筋土拦石墙,该加筋土拦石墙由若干层从下到上依次皇砌的加筋土层构成;所述的加筋土层由层顶面和层底面以及填充在二者之间的填压料构成;所述的层顶面和层底面为加筋材料。
[0009]进一步,所述的基础拦石墙的外表面固定有柔性壁面材,该柔性壁面材与所述的加筋材料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为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该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由若干层从下到上依次皇砌的反包式加筋土层构成;该反包式加筋土层由土工格栅和包裹在所述土工格栅内的填充料构成,所述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的底面为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朝向所述基础拦石墙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变折部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的部分为反包端,用以包裹所述的填充料;朝向所述基础拦石墙的弯折部为连接面,用于与连接件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土工格栅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端向上弯折并延伸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形成反包连接部,用以包裹所述的填充料。
[0012]进一步,所述的加筋土层与所述的反包式加筋土层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和螺旋钢筋;所述螺旋钢筋由一根钢筋弯折形成弹簧形,该螺旋钢筋的轴线与所述基础拦石墙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的弯折成弹簧形的钢筋穿过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的连接面,以使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的连接面在所述螺旋钢筋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均与所述螺旋钢筋的投影相割;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和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均与所述螺旋钢筋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其的内部;其中,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位于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加筋土层的圆弧之间;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位于所述的连接面和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圆弧之间。
[0013]进一步,在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和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之间还设有若干与螺旋钢筋的轴线垂直的固定钢筋,所述的固定钢筋穿过所述螺旋钢筋并插入所述的加筋土层中。
[0014]进一步,所述的基础拦石墙和抗冲击拦石墙的底部均铺设有碎石排水层。
[0015]进一步,所述的基础拦石墙的截面为下底大于上底的梯形,以形成边坡,该边坡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朝向所述的基础拦石墙的一面的角度与所述的边坡的角度相匹配。
[0016]—种上述双墙式加筋拦石墙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I:构建基础拦石墙,其具体步骤为:
S11:先平整场地,再对地面进行碾压;
SI 2:根据边坡的角度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以便控制墙面平整度;再铺设碎石排水层;
SI3:根据施工放线的位置铺设柔性壁面材,并使一部分柔性壁面材位于地面,其余的柔性壁面材向基础拦石墙的墙体两侧的上方弯折,形成与水平面夹角,夹角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为30°~90°的L形;
S14:铺设一层加筋材料作为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与柔性壁面材连接,以强化基础拦石墙的稳定性;
S15:在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侧将螺旋钢筋的一个开放端旋入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并转动所述的螺旋钢筋,以使螺旋钢筋与柔性壁面材连接在一起;再将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插入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加筋土层的圆弧之间;
S16:在加筋材料上铺填填压料,并将其进行碾压夯实,以提高基础拦石墙的承载力;在铺填填压料时,将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加筋土层的圆弧部分埋入加筋土层,使所述螺旋钢筋的其余部分露于所述加筋土层外,作为本层加筋土层连接钢圈,用于与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连接;
S17:在夯实的填压料上铺设一层加筋材料作为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层顶面及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端部与柔性壁面材向上弯折的部分连接,到此完成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施工;
S18:在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上铺填填压料,并碾压夯实;在铺填填压料时,另取一根所述螺旋钢筋并将其靠近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圆弧部分埋入第二层加筋土层中,并使该螺旋钢筋的其余部分露于第二层加筋土层外,作为本层加筋土层连接钢圈,用于与相应的反包式加筋土层连接;在第二层夯实的填压料上铺设一层加筋材料作为第二层的加筋土层的层顶面及第三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端部与柔性壁面材向上弯折的部分连接,完成第二层加筋土层的施工;
依次类推,直至完成顶层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S2:构建抗冲击拦石墙,具体步骤为:
S21:根据边坡的角度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以便控制墙面平整度;再铺设碎石排水层;
S22:根据施工放线的位置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并在抗冲击拦石墙的宽度方向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土工格栅,将预留的土工格栅部分临时固定于施工模架上,以供反包使用;
S23:使作为反包连接部的土工格栅贴近相应的加筋土层,使土工格栅的网格与相应的连接钢圈交错分布,再将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沿抗冲击拦石墙的长度方向插入用作连接面的土工格栅中,并使该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处于所述的连接面和连接钢圈之间;并通过所述的反包连接部将土木格栅拉紧;
S24:采用现场开挖的土方作为填充料铺填在该层的土工格栅上并碾压,再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预留的土工格栅松开,将其反包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以形成反包连接部,完成第一层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S25:铺设第二层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用土工格栅,并其与第一层的反包连接部连接,并用“U”型钉固定;并在抗冲击拦石墙的宽度方向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土工格栅,将预留的土工格栅部分临时固定于施工模架上;使作为反包连接部的土工格栅贴近相应的加筋土层,使土工格栅的网格与相应的连接钢圈交错分布,再将一根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沿抗冲击拦石墙的长度方向插入用作连接面的土工格栅中,并使该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处于所述的连接面和连接钢圈之间;并通过所述的反包连接部将土木格栅拉紧;将填充料铺填在该层的土工格栅上并碾压,再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预留的土工格栅松开,将其反包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以形成反包连接部,完成第二层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依次类推,直至完成顶层的加筋土层的施工,即完成其中一段的抗冲击拦石墙的构建; S26:重复步骤S21-S25,直至完成各段抗冲击拦石墙的构建。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护效果好。本发明充分发挥了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强度高、延伸率低、施工工艺简单和加筋土拦石墙强度高、变形小等优势,将二者通过连接件组装在一起,当反包式加筋土挡墙受到较大应力时,承受大部分应力,从而减小了加筋土挡墙承受的应力,使应力得以良好地分解,使本发明整体不容易产生较大位移,从而提高了抗冲击能力,加化了防护效果。
[0018]2、维护速度快且成本低。本发明中采用了一种可拆卸式、可小幅度移动的连接反包式加筋土挡墙和加筋土挡墙的方法,可以实现填充材料就地取材,施工简便易行,可用于公路、桥台、护岸、堤坎、码头、边坡工程及护坡工程等领域。
[0019]3、施工周期短。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两种加筋土挡墙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挡墙的可修复性,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双墙式加筋拦石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墙式加筋拦石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0021 ]附图中:I一基础拦石墙;11一加筋土层;12—加筋材料;13—柔性壁面材;2—抗冲击拦石墙;21—反包式加筋土层;22—土工格栅;221—反包连接部;222—反包端;223—连接面;23—连接棒;30—螺旋钢筋;31—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32—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3一固定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如图1-3所示,包括呈带状设置的基础拦石墙I,在所述基础拦石墙I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与之等距的抗冲击拦石墙2,所述的基础拦石墙I与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24]由于抗冲击拦石墙2承受了大部分的冲击应力,作为基础性结构的基础拦石墙I不容易被破坏,即使短时间内发生次生落石灾害,本发明也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这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抗冲击拦石墙2由于承受了主要的落石冲击应力较易受损,但因为抗冲击拦石墙2是断续的,因此在维护时仅需要将受损的部分拆除重建即可;同时,由于抗冲击拦石墙2的断续设计,可以削弱冲击波沿墙身的长度方向传播,从而避免了对其他抗冲击拦石墙2的破坏。
[0025]作为优化,所述基础拦石墙I为加筋土拦石墙,该加筋土拦石墙由若干层从下到上依次皇砌的加筋土层11构成;所述的加筋土层11由层顶面和层底面以及填充在二者之间的填压料构成;所述的层顶面和层底面为加筋材料12。加筋土拦石墙强度高、变形小,因此稳定性高,适合作为基础拦石墙I。
[0026]作为优化,所述的基础拦石墙I的外表面固定有柔性壁面材13,该柔性壁面材13与所述的加筋材料12固定连接。基础拦石墙I的两侧均可铺设形状呈“L”形的柔性壁面材13,这一方面便于在构建时形成一定坡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固定加筋材料12,使墙体更稳定、牢固,其中连接二者可以采用连接牢固且成本较低的U形铆钉。
[0027]作为优化,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2为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该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由若干层从下到上依次皇砌的反包式加筋土层21构成;该反包式加筋土层21由土工格栅22和包裹在所述土工格栅22内的填充料构成,所述的反包式加筋土层21的底面为土工格栅22,该土工格栅22朝向所述基础拦石墙I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变折部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21的顶面的部分为反包端222,用以包裹所述的填充料;朝向所述基础拦石墙I的弯折部为连接面223,用于与连接件连接。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强度高、延伸率低、施工工艺简单,适合作为抗冲击拦石墙2。
[0028]作为优化,所述土工格栅22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端向上弯折并延伸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21的顶面形成反包连接部221,用以包裹所述的填充料。双向反包,使墙体结构更加稳固,增加了抗冲击能力。
[0029]上一层的土工格栅22与下一层的反包连接部221可以使用连接棒23连接,然后再用U型钉固定。这样连接更牢固,还可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0030]作为优化,如图2、3所示,所述的加筋土层11与所述的反包式加筋土层21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31、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和螺旋钢筋30;所述螺旋钢筋30由一根钢筋弯折形成弹簧形,该螺旋钢筋30的轴线与所述基础拦石墙I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的弯折成弹簧形的钢筋穿过所述的柔性壁面材13和所述的连接面223,以使所述的柔性壁面材13和所述的连接面223在所述螺旋钢筋30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均与所述螺旋钢筋30的投影相割;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31和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均与所述螺旋钢筋30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其的内部;其中,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31位于所述的柔性壁面材13和所述螺旋钢筋30靠近所述加筋土层11的圆弧之间;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位于所述的连接面223和所述螺旋钢筋30靠近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21的圆弧之间。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易于维护,方便抗冲击拦石墙2的拆除和重建。而且,这种结构允许反包式加筋土挡墙与一般加筋土挡墙之间可以小范围移动,因此可以缓和二者之间产生的冲击碰撞能,降低了一般加筋土挡墙受破坏的程度。
[0031]作为优化,在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31和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之间还设有若干与螺旋钢筋30的轴线垂直的固定钢筋33,所述的固定钢筋33穿过所述螺旋钢筋30并插入所述的加筋土层11中。固定钢筋33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连接件的牢固程度,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0032]作为优化,所述的加筋材料12为钢筋网、土工格栅22或钢塑格栅;所述的填压料和填充料为填土或碎石。
[0033]作为优化,为了防止渗水对墙体的影响,所述的基础拦石墙I和抗冲击拦石墙2的底部均铺设有碎石排水层。
[0034]作为优化,从节省建筑材料和墙体的稳定性考虑,所述的基础拦石墙I的截面为下底大于上底的梯形,以形成边坡,该边坡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可根据工程需要为45°?90°;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2朝向所述的基础拦石墙I的一面的角度与所述的边坡的角度相匹配。
[0035]本发明相对整体而言由作为抗冲击拦石墙2的反包式加筋土挡墙、作为基础拦石墙I的一般加筋土挡墙和连接件构成。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基础拦石墙I插销钢筋、抗冲击拦石墙2插销钢筋和螺旋钢筋30;所述螺旋钢筋30沿截面方向的尺寸远远小于其沿轴向的尺寸,截面直径与反包式加筋土挡墙和一般加筋土挡墙所用材料的孔径相等或者相差不大。反包式加筋土挡墙的土工格栅22呈双向反包状,一般加筋土挡墙的柔性壁面材13呈倾角为45-90°的“L”状。抗冲击拦石墙2和基础拦石墙I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螺旋钢筋30的曲面部分与两个墙体的临空部分相割,由直钢筋来进行连接。当整体性结构受到较大应力或者发生较大应变致使作为抗冲击拦石墙2的反包式加筋土挡墙被破坏时,由于其与作为基础拦石墙I的一般加筋土挡墙通过连接件连接,允许反包式加筋土挡墙与一般加筋土挡墙之间可以小范围移动,因此可以缓和二者之间产生的冲击碰撞能,降低了一般加筋土挡墙受破坏的程度。这样在维修时,可以仅需要将受损的抗冲击拦石墙2拆卸,而不需要将基础拦石墙I全部挖除,也不必挖除未受损的抗冲击拦石墙2,从而达到了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约经济成本的效果。
[0036]二、一种上述双墙式加筋拦石墙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I:构建基础拦石墙I,其具体步骤为:
S11:先平整场地,再对地面进行碾压。
[0037]S12:根据边坡的角度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以便控制墙面平整度;再铺设碎石排水层。
[0038]S13:根据施工放线的位置铺设柔性壁面材13,并使部分柔性壁面材13位于地面;其余的柔性壁面材13向基础拦石墙I的墙体两侧的上方弯折,形成与水平面夹角,夹角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为45°~90°的L形。
[0039]S14:铺设加筋材料12,并用U形铆钉将其与柔性壁面材13连接,以强化基础拦石墙I的稳定性。
[0040]S15:在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侧将螺旋钢筋30的一个开放端旋入所述的柔性壁面材13,并转动所述的螺旋钢筋,以使螺旋钢筋30与柔性壁面材13连接在一起;再将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31插入所述的柔性壁面材13和螺旋钢筋30靠近所述加筋土层11的圆弧之间。
[0041]S16:在加筋材料12上铺填填压料,并将其进行碾压夯实,以提高基础拦石墙I的承载力;在铺填填压料时,将所述螺旋钢筋30靠近所述加筋土层11的圆弧部分埋入加筋土层11,使所述螺旋钢筋30的其余部分露于所述加筋土层外,作为本层加筋土层连接钢圈,用于与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21连接。
[0042]S17:在夯实的填压料上铺设一层加筋材料12作为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层顶面及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端部与柔性壁面材13向上弯折的部分连接,到此完成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施工。
[0043]S18:在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上铺填填压料,并碾压夯实;在铺填填压料时,另取一根所述螺旋钢筋30并将其靠近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圆弧部分埋入第二层加筋土层中,并使该螺旋钢筋30的其余部分露于第二层加筋土层外,作为本层加筋土层连接钢圈,用于与相应的反包式加筋土层21连接;在第二层夯实的填压料上铺设一层加筋材料12作为第二层的加筋土层的层顶面及第三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端部与柔性壁面材13向上弯折的部分连接,完成第二层加筋土层的施工;依次类推,直至完成顶层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0044]S2:构建抗冲击拦石墙2,具体步骤为:
S21:根据边坡的角度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以便控制墙面平整度;再铺设碎石排水层。
[0045]S22:根据施工放线的位置铺设一层土工格栅22,并在抗冲击拦石墙2的宽度方向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土工格栅22,将预留的土工格栅22部分临时固定于施工模架上,以供反包使用。
[0046]S23:使作为反包连接部221的土工格栅22贴近相应的加筋土层11,使土工格栅22的网格与相应的连接钢圈交错分布,再将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沿抗冲击拦石墙2的长度方向插入用作连接面223的土工格栅中,并使该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处于所述的连接面223和连接钢圈之间;并通过所述的反包连接部221将土木格栅22拉紧。
[0047]S24:采用现场开挖的土方作为填充料铺填在该层的土工格栅22上并碾压,再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预留的土工格栅22松开,将其反包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21的顶面,以形成反包连接部221,完成第一层反包式加筋土层21的施工。
[0048]S25:铺设第二层的反包式加筋土层21用土工格栅22,并其与第一层的反包连接部连接,并用“U”型钉固定;并在抗冲击拦石墙的宽度方向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土工格栅22,将预留的土工格栅22部分临时固定于施工模架上;使作为反包连接部的土工格栅22贴近相应的加筋土层,使土工格栅22的网格与相应的连接钢圈交错分布,再将一根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沿抗冲击拦石墙2的长度方向插入用作连接面的土工格栅22中,并使该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32处于所述的连接面223和连接钢圈之间;并通过所述的反包连接部将土木格栅22拉紧;将填充料铺填在该层的土工格栅上并碾压,再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预留的土工格栅松开,将其反包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以形成反包连接部,完成第二层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依次类推,直至完成顶层的加筋土层的施工,即完成其中一段的抗冲击拦石墙2的构建。
[0049]S26:重复步骤S21-S25,直至完成各段抗冲击拦石墙2的构建。
[0050]其中,在步骤S23、S24中还可以使用拉张工具,使土木格栅处于拉紧状态,这样可以便反包式加筋挡土墙的结构更加坚固。
[0051 ]另外,在步骤S24中,将上一层的土工格栅22与下一层的反包连接部221连接时,可以使用连接棒23连接,然后再用U型钉固定。这样连接更牢固,可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0052]从荷载传递机理上分析本发明:
参考应用实例示意图(图4)以及图1-3,当落石灾害发生时,落石荷载作用在土工格栅22上时,由于土工格栅22与连接件固定在一起,螺旋钢筋30既土工格栅22受力变形,又改变了其荷载传递机理,同时二者之间也因为存在一定的距离,起到了缓冲冲击力的作用。这种处理方法充分发挥土工格栅22的强度优势,提高了土工格栅22强度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克服一般加筋土挡墙受破坏的不可修复性,破坏的突然性以及耗资较大等致命性的缺陷,当受较大应力或者发生较大应变致使反包式加筋土挡墙发生破坏时,由于其与加筋土挡墙通过连接件的相互连接,二者之间可以小范围移动但不会影响到一般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这缓和了二者之间产生的冲击碰撞能的同时,降低了一般加筋土挡墙受破坏的程度。这样,施工时只需要将反包式土工格栅22加筋土结构拆卸、挖除,重新对其进行施工补救措施,而不需要将整个挡墙全部挖除,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达到了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约经济成本的效果。
[0053]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主权项】
1.一种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包括呈带状设置的基础拦石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拦石墙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与之等距的抗冲击拦石墙,所述的基础拦石墙与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拦石墙为加筋土拦石墙,该加筋土拦石墙由若干层从下到上依次皇砌的加筋土层构成;所述的加筋土层由层顶面和层底面以及填充在二者之间的填压料构成;所述的层顶面和层底面为加筋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拦石墙的外表面固定有柔性壁面材,该柔性壁面材与所述的加筋材料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为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该反包式加筋土拦石墙由若干层从下到上依次皇砌的反包式加筋土层构成;该反包式加筋土层由土工格栅和包裹在所述土工格栅内的填充料构成,所述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的底面为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朝向所述基础拦石墙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变折部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的部分为反包端,用以包裹所述的填充料;朝向所述基础拦石墙的弯折部为连接面,用于与连接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端向上弯折并延伸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形成反包连接部,用以包裹所述的填充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筋土层与所述的反包式加筋土层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和螺旋钢筋;所述螺旋钢筋由一根钢筋弯折形成弹簧形,该螺旋钢筋的轴线与所述基础拦石墙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的弯折成弹簧形的钢筋穿过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的连接面,以使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的连接面在所述螺旋钢筋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均与所述螺旋钢筋的投影相割;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和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均与所述螺旋钢筋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其的内部;其中,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位于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加筋土层的圆弧之间;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位于所述的连接面和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圆弧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和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之间还设有若干与螺旋钢筋的轴线垂直的固定钢筋,所述的固定钢筋穿过所述螺旋钢筋并插入所述的加筋土层中。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拦石墙和抗冲击拦石墙的底部均铺设有碎石排水层。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拦石墙的截面为下底大于上底的梯形,以形成边坡,该边坡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所述的抗冲击拦石墙朝向所述的基础拦石墙的一面的角度与所述的边坡的角度相匹配。10.—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墙式加筋拦石墙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I:构建基础拦石墙,其具体步骤为: S11:先平整场地,再对地面进行碾压; S12:根据边坡的角度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以便控制墙面平整度;再铺设碎石排水层; 513:根据施工放线的位置铺设柔性壁面材,并使一部分柔性壁面材位于地面,其余的柔性壁面材向基础拦石墙的墙体两侧的上方弯折,形成与水平面夹角,夹角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为30°~90°的L形; S14:铺设一层加筋材料作为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与柔性壁面材连接,以强化基础拦石墙的稳定性; S15:在朝向落石发生区的一侧将螺旋钢筋的一个开放端旋入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并转动所述的螺旋钢筋,以使螺旋钢筋与柔性壁面材连接在一起;再将基础拦石墙插销钢筋插入所述的柔性壁面材和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加筋土层的圆弧之间; S16:在加筋材料上铺填填压料,并将其进行碾压夯实,以提高基础拦石墙的承载力;在铺填填压料时,将所述螺旋钢筋靠近所述加筋土层的圆弧部分埋入加筋土层,使所述螺旋钢筋的其余部分露于所述加筋土层外,作为本层加筋土层连接钢圈,用于与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连接; S17:在夯实的填压料上铺设一层加筋材料作为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层顶面及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端部与柔性壁面材向上弯折的部分连接,到此完成最下层的加筋土层的施工; S18:在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上铺填填压料,并碾压夯实;在铺填填压料时,另取一根所述螺旋钢筋并将其靠近第二层加筋土层的圆弧部分埋入第二层加筋土层中,并使该螺旋钢筋的其余部分露于第二层加筋土层外,作为本层加筋土层连接钢圈,用于与相应的反包式加筋土层连接;在第二层夯实的填压料上铺设一层加筋材料作为第二层的加筋土层的层顶面及第三层加筋土层的层底面,并用U形铆钉将其端部与柔性壁面材向上弯折的部分连接,完成第二层加筋土层的施工; 依次类推,直至完成顶层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52:构建抗冲击拦石墙,具体步骤为: S21:根据边坡的角度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以便控制墙面平整度;再铺设碎石排水层; S22:根据施工放线的位置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并在抗冲击拦石墙的宽度方向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土工格栅,将预留的土工格栅部分临时固定于施工模架上,以供反包使用; S23:使作为反包连接部的土工格栅贴近相应的加筋土层,使土工格栅的网格与相应的连接钢圈交错分布,再将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沿抗冲击拦石墙的长度方向插入用作连接面的土工格栅中,并使该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处于所述的连接面和连接钢圈之间;并通过所述的反包连接部将土木格栅拉紧; S24:采用现场开挖的土方作为填充料铺填在该层的土工格栅上并碾压,再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预留的土工格栅松开,将其反包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以形成反包连接部,完成第一层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S25:铺设第二层的反包式加筋土层用土工格栅,并其与第一层的反包连接部连接,并用“U”型钉固定;并在抗冲击拦石墙的宽度方向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土工格栅,将预留的土工格栅部分临时固定于施工模架上;使作为反包连接部的土工格栅贴近相应的加筋土层,使土工格栅的网格与相应的连接钢圈交错分布,再将一根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沿抗冲击拦石墙的长度方向插入用作连接面的土工格栅中,并使该抗冲击拦石墙插销钢筋处于所述的连接面和连接钢圈之间;并通过所述的反包连接部将土木格栅拉紧;将填充料铺填在该层的土工格栅上并碾压,再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预留的土工格栅松开,将其反包至所述反包式加筋土层的顶面,以形成反包连接部,完成第二层反包式加筋土层的施工; 依次类推,直至完成顶层的加筋土层的施工,即完成其中一段的抗冲击拦石墙的构建; S26:重复步骤S21-S25,直至完成各段抗冲击拦石墙的构建。
【文档编号】E02D17/20GK105926648SQ201610501600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0日
【发明人】王宗建, 马书文, 王硕, 姚云, 卢谅, 李炼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