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7620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桩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桩装置,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基础打桩钻孔作业的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桩装置,包括振动模块和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链绳连接振动模块并传递动力,震动模块将链绳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偏心轮的转动而产生振动效果,使钻瓣入土并抓取泥土进行打桩钻孔作业。
【专利说明】
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基础打粧钻孔作业的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具有振动的打粧机,打粧效果很好速度快,但都是采用高大笨重的钻杆,而给设备移动和取土带来不便;而冲抓钻使用轻便的钢丝绳传递动力,但是无振动效果,打粧效率低下,特别是在刚开始打地面附近时,因落差低,效果更不如意。

【发明内容】

[0003]将链绳的直线运动转化成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偏心轮产生的离心力对下面的钻瓣或钻齿产生冲击力,使钻瓣或钻齿入土,然后取土上提及卸土。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粧装置,包括冲击钻头模块和起吊设备,所述起吊设备通过链绳连接冲击钻头模块,链绳用于传递动力。
[0006]所述冲击钻头模块包括:偏心轮振动组件和活动瓣尖。
[0007]所述的偏心轮振动组件包括偏心轮、啮合轮、偏心轴、轴承、壳体和链绳。所述的偏心轮是重心与转动轴轴心不重合的各种形状的重物,包括在转动轴上直接固定连接任何形状的重物,或者是柱体的全部或柱体纵截的一部分,且在错开其重心的位置开孔,孔中穿过转动轴并固定连接。所述的啮合轮或者类似摩托车传动链轮,或者是类似自行车后飞的单向链轮,或者是类似手动葫芦的手链轮,或者是皮带轮,或者是滑轮。偏心轮和啮合轮固定连接在它们的转轴一一偏心轴上。所述壳体是柱体、台体或冠体以及多种几何体的复合体。偏心轴两端通过轴承或直接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的链绳或者是类似摩托车的传动链条,或者是类似手动葫芦的起重链,或者是开放型的皮带或绳索。所述的链绳与啮合轮啮合连接,末端固定连接在活动瓣尖上。
[0008]所述的活动瓣尖是锥形或柱形纵截的一部分,至少两瓣这样的活动瓣尖与壳体转动连接,链绳的末端或者直接与活动瓣尖连接,或者通过链绳速度转化组合与活动瓣尖间接连接。通过链绳的收放而开合活动瓣尖完成抓土钻孔工作。
[0009]所述的链绳速度转化组合包括但不限于滑轮组、齿轮组、链轮组或杠杆:所述的滑轮组是在壳体与活动瓣尖上安装滑轮组的天轮与地轮,链绳绕过地轮与天轮,末端固定在壳体或活动瓣尖上;所述的齿轮组是链绳下端啮合连接或固定连接齿轮变速箱的主动轮,再通过其它链绳连接从动轮轴与活动瓣尖;所述的链轮组是通过链绳下端啮合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另一轴下导向轴上的链轮,下导向轴上固定一根绳索首端,这根绳索的末端再连接活动瓣尖;所述的杠杆是支点与壳体转动连接,链绳末端连接在动力作用点上,阻力作用点通过绳索连接到活动瓣尖。
[0010]来自于起吊设备的链绳或者与冲击钻头模块中的啮合轮啮合后,其末端直接或通过链绳速度转化组合间接连接到活动瓣尖,构成单链绳传动结构;链绳或者与冲击钻头模块中的啮合轮啮合后再返回起吊设备,链绳末端在起吊设备上的绕向与首端在起吊设备上的绕向相反。通过另一根绳索固定连接在冲击钻头模块中的偏心轴与活动瓣尖上,构成双链绳传动结构。其中单链绳传动结构工作时,起吊设备上提链绳,使啮合轮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而产生振动,同时向上拉动活动瓣尖收拢;双链绳传动结构工作时,起吊设备放链绳一端而收另一端,使嗤合轮转动,而带动偏心轮转动而产生振动,同时带动偏心轴卷动,一端固定在偏心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活动瓣尖的绳索被卷在偏心轴上,绳索上拉而使活动瓣尖收拢,起吊设备同时收放链绳两端就能上提或下放冲击钻头模块。活动瓣尖收拢后,起吊设备继续上提,冲击钻头模块被提出基井。
[0011]至于卸土机构为一种叫冲抓钻的已有技术:在壳体上部安装套筒和挡板,在链绳上安装绳接头,在地面设备上安装挂卸器,就能实现完整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链绳末端直接固定活动瓣尖的结构示意图。
[0014]1-链绳、2-上导向轴啮合轮、3-上导向轴、4-轴承、5-偏心轴啮合轮、6-偏心轴、7-回转发条、8-偏心轮、9-下导向轴啮合轮、I O-下导向轴、11 -壳体、12-活动瓣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所述冲击钻头模块包括:偏心轮振动组件和活动瓣尖12。
[0017]所述的偏心轮振动组件包括链绳1、上导向轴啮合轮2、上导向轴3、轴承4、偏心轴啮合轮5、偏心轴6、回转发条7、偏心轮8、下导向轴啮合轮9、下导向轴10、壳体11。
[0018]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上导向轴3和下导向轴10以及分别安装在其上的上导向轴啮合轮2和下导向轴啮合轮9及轴承4,上导向轴3、下导向轴10和偏心轴6分别通过轴承4转动连接在壳体11上,在单链绳传动结构中,上导向轴啮合轮与来自于起吊设备的链绳相切处处于冲击钻头模块竖直放置时的重心正上方,保证冲击钻头模块保持正立状态。所述的轴承4或者是普通轴承,或者是单向轴承,或者是什么轴承也不用,直接将上导向轴3、下导向轴10和偏心轴6转动连接在壳体11侧面的孔洞中。上下偏心轴的作用是固定链绳I进出偏心轮振动组件的位置,使设备在提起状态和工作状态中处于正立位置,其中下导向轴10还兼有安装链绳速度转化组合的作用。上下导向轴上或者取消啮合轮,效果一样,只是磨损较大。
[0019]当活动瓣尖12抓土完成后,冲击钻头模块被提出井外,连接在壳体11上面的套筒进入挂卸器,挂卸器钩住套筒,起吊设备下放链绳I,链绳I下滑,收放活动瓣尖12的绳索放松,活动瓣尖12张开卸土,链绳I下滑直到绳接头进入套筒中,绳接头被挡板卡住,然后上提链绳I,链绳I不会上滑,此时活动瓣尖保持张开状态,继续上提链绳I,直至冲击钻头模块被提起,挂卸器自动放开套筒,冲击钻头模块便保持活动瓣尖12张开的状态下下放到井底,挡板自动退开被卡住的绳接头,链绳I恢复相对于偏心轮组件滑动的状态,然后上提链绳1,链绳I通过偏心轴啮合轮5带动偏心轮8转动而产生振动,使活动瓣尖12入土,同时链绳I直接或通过链绳速度转化组件使活动瓣尖收拢抓土,然后继续上提链绳I,冲击钻头模块被提起,直到壳体11上部的套筒再一次进入挂卸器,完成整个工作循环。所述的壳体上部的套筒、挡板、链绳上的绳接头以及在地面设备上安装挂卸器是现有冲抓钻打粧设备的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
【主权项】
1.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粧装置,包括冲击钻头模块和起吊设备,所述起吊设备通过链绳连接冲击钻头模块,链绳用于传递动力,其特征是:所述冲击钻头模块包括:偏心轮振动组件和活动瓣尖, 所述的偏心轮振动组件包括偏心轮(8)、啮合轮(5)、偏心轴(6)、轴承(7)、壳体(II)和链绳(I),偏心轮(8)和啮合轮(5)固定连接在它们的转轴——偏心轴(6)上,偏心轴两端通过轴承(4)或直接与壳体(11)转动连接,所述的链绳(I)与啮合轮(5)啮合连接,末端固定连接在活动瓣尖(12)上; 所述的活动瓣尖(12)是锥形或柱形纵截的一部分,至少两瓣这样的活动瓣尖与壳体(11)转动连接,链绳(I)的末端或者直接与活动瓣尖(12)连接,或者通过链绳速度转化组合与活动瓣尖间(12)接连接; 所述的链绳速度转化组合包括但不限于滑轮组、齿轮组、链轮组或杠杆:所述的滑轮组是在壳体(11)与活动瓣尖(12)上安装滑轮组的天轮与地轮,链绳(I)绕过地轮与天轮,末端固定在壳体(11)或活动瓣尖(12)上;所述的齿轮组是链绳(I)下端啮合连接或固定连接齿轮变速箱的主动轮,再通过其它绳索连接从动轮轴与活动瓣尖(12);所述的链轮组是通过链绳(I)下端啮合与壳体(11)转动连接的另一轴下导向轴(10)上的链轮(9),下导向轴(10)上固定一根绳索首端,这根绳索的末端再连接活动瓣尖(12);所述的杠杆是支点与壳体(11)转动连接,链绳(I)末端连接在动力作用点上,阻力作用点通过绳索连接到活动瓣尖(12); 来自于起吊设备的链绳(I)或者与冲击钻头模块中的啮合轮(5)啮合后,其末端直接或通过链绳速度转化组合间接连接到活动瓣尖(12),构成单链绳传动结构;链绳(I)或者与冲击钻头模块中的啮合轮(5)啮合后再返回起吊设备,链绳(I)末端在起吊设备上的绕向与首端在起吊设备上的绕向相反,通过另一根绳索固定连接在偏心轴(6)与活动瓣尖上,构成双链绳传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啮合轮(5)或者类似摩托车传动链轮,或者是类似自行车后飞的单向链轮,或者是类似手动葫芦的手链轮,或者是皮带轮,或者是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I)是柱体、台体或冠体以及多种几何体的复合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绳传递动力的振动打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链绳(I)或者是类似摩托车的传动链条,或者是类似手动葫芦的起重链,或者是开放型的皮带或绳索。
【文档编号】E02D7/18GK105937239SQ201610424390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6月5日
【发明人】王运举
【申请人】王运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