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246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后总引流结构,尤其是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类似海域进行抢险堵漏,可以采用堵漏与引流相结合的办法,避免海水完全堵住,造成堵渗点位或其他部位再次渗漏:用钢筋混凝土灌注咬合粧,采用旋喷粧粧间止水帷幕,一方面旋喷粧与灌注粧之间的结合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旋喷粧的质量及粧身水泥强度不高,遇海水长期冲刷,止水帷幕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至少包括粧顶钢筋混凝土板墙、锁口梁、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土台、土工布滤层、涌水通道和旋喷粧;所述混凝土板墙设置在旋喷粧右侧的混凝土墙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分别设置在旋喷粧右侧的混凝土墙右侧,且第一支撑通过锁口梁与混凝土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土工布滤层设置在涌水通道与旋喷粧连接处一侧。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低级堵渗引流结构,类似海域进行抢险堵漏,可以采用堵漏与引流相结合的办法,避免海水完全堵住,造成堵渗点位或其他部位再次渗漏;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其中:1、粧顶钢筋混凝土板墙,2、锁口梁,3、第一支撑,31、第二支撑,4、土台,5、土工布滤层,6、涌水通道,7、旋喷粧。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0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至少包括粧顶钢筋混凝土板墙1、锁口梁2、第一支撑3、第二支撑31、土台4、土工布滤层5、涌水通道6和旋喷粧7 ;所述混凝土板墙I设置在旋喷粧7右侧的混凝土墙上端;所述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31分别设置在旋喷粧7右侧的混凝土墙右侧,且第一支撑3通过锁口梁2与混凝土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土工布滤层5设置在涌水通道6与旋喷粧7连接处一侧。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旋喷粧施工时,旋喷粧的压力值较大,正常情况下为20?30MPa,在旋喷粧施工时会对支护粧身产生较大的推力,对基坑内土方已经开挖或局部开挖,旋喷粧施工时,应重点关注旋喷粧的压力值对基坑的影响,避免对基坑粧体造成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0011](a)采用正常压力值进行旋喷粧施工,本工程采取22MPa压力值进行控制:
[0012](b)采用5?8MPa压力值进行控制,同时,在施工时密切关孔口注返浆量,若返浆不正常,则压力值有可能被憋在孔内,需及时停止,将钻杆提起\将压力释放;(C)为了避免局部压应力过大,旋喷粧采用“隔一打一”跳打施工。
[001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至少包括粧顶钢筋混凝土板墙(1)、锁口梁(2)、第一支撑(3)、第二支撑(31)、土台(4)、土工布滤层(5)、涌水通道(6)和旋喷粧(7);所述混凝土板墙(I)设置在旋喷粧(7)右侧的混凝土墙上端;所述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31)分别设置在旋喷粧(7)右侧的混凝土墙右侧,且第一支撑(3)通过锁口梁(2)与混凝土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土工布滤层(5)设置在涌水通道(6)与旋喷粧(7)连接处一侧。
【专利摘要】一种低级堵渗引流结构,至少包括桩顶钢筋混凝土板墙、锁口梁、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土台、土工布滤层、涌水通道和旋喷桩;所述混凝土板墙设置在旋喷桩右侧的混凝土墙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分别设置在旋喷桩右侧的混凝土墙右侧,且第一支撑通过锁口梁与混凝土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土工布滤层设置在涌水通道与旋喷桩连接处一侧;该低级堵渗引流结构,类似海域进行抢险堵漏,可以采用堵漏与引流相结合的办法,避免海水完全堵住,造成堵渗点位或其他部位再次渗漏;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IPC分类】E02D19-18
【公开号】CN204370460
【申请号】CN201420764890
【发明人】陈亦非
【申请人】北京建筑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