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141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设计到一种地下室地下连续墙内衬墙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深基坑地下室的设计及施工,业主往往为了节省工程成本,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采取两墙合一的方式,即地下连续墙兼做地下室结构外墙,二是采用砖砌的内衬墙,其缺点:地下连续墙施工时由于施工原因,地下连续墙经常大面积渗水,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对渗漏点进行堵漏,延缓了二次结构及基础底板防水提前插入时间,另一方面地下室结构梁板直接锚固在地下连续墙内(例如汽车坡道),增加了地墙的负荷;采用砖砌的内衬墙,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间要至少留有200mm宽的缝隙作为排水沟,加上砖砌墙的厚度,缩小了地下室使用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的施工结构,其不仅施工快捷方便,观感质量好,安全可靠,且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意划分流水施工段,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其关键技术在于:该内衬墙为钢筋混凝土衬墙,其包括预埋于地下连续墙内的锚筋、与该锚筋连接的穿过内衬墙的止水穿墙螺杆以及设于地下连续墙内侧的模板、预留导墙以及预设于基础底板上的地锚,所述模板外侧设有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以及木方背楞,在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与地锚之间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抛撑;所述预留导墙内放置有用于保证下一层墙体施工防止渗水的止水钢板,所述止水穿墙螺杆上设有止水环,该止水环位于内衬墙内。
[0005]优选的,所述抛撑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扣件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和地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通过山形卡与木方背楞连接,所述止水穿墙螺杆穿过模板并通过山形卡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模板采用18 mm厚九夹板,所述木方背楞规格为50 X 100 mm,所述双拼钢管围檩和地销选用Φ48Χ3.0ιμ钢管。
[0008]上述的地下连续墙内衬墙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所述地下连续墙剔除混凝土保护层,锚筋植入地下连续墙内,将止水螺杆焊接在锚筋上,绑扎内衬墙钢筋,钢筋隐蔽验收完成后,安装模板、木方背楞、双拼钢管横向围檩、山形卡及螺母,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与事先预埋在基础底板内的地锚通过抛撑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混凝土浇筑前在留300mm高预留导墙,预留导墙内放置止水钢板。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传力可靠,采取在地下连续墙上植筋的方式作为止水穿墙螺杆的拉结点,通过在模板支撑体系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与地锚间设置钢管(即抛撑)的方式抵抗模板侧向荷载,将水平力通过斜撑钢管转化为对楼地面的压力和对地锚的剪力,止水穿墙螺杆为主要承担,地锚辅助承担荷载的方式,确保平衡外墙混凝土浇筑时传来的侧压力,从而保证外墙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节约人力物力,经济实用环保,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是理想的建筑施工技术措施。提高了施工过程中标准化程度以消除传统施工方式中的不利因素。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围檩与木方背楞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板加固与基础底板固定示意图;
[0014]其中,I地下连续墙,2内衬墙,3基础底板,4地锚,5锚筋,6止水穿墙螺杆,7止水环,8模板,9木方背楞,10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1山形卡,12旋转扣件,13止水钢板,14第一抛撑,15第二抛撑,16预留导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进一步的的详细说明。
[0016]如附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中内衬墙为钢筋混凝土衬墙,其包括预埋于地下连续墙I内的锚筋5、与该锚筋5连接的可以穿过成型后的内衬墙的止水穿墙螺杆6以及设于地下连续墙I内侧的模板8、预留导墙16以及预设于基础底板上的地锚4,所述模板8外侧设有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以及木方背楞9,在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与地锚4之间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抛撑;所述预留导墙16内放置有用于保证下一层墙体施工防止渗水的止水钢板13,所述止水穿墙螺杆6上设有止水环7,该止水环7位于成型后的内衬墙内。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借助山形卡11与木方背楞9紧固,所述止水穿墙螺杆6穿过模板8并通过山形卡11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连接。
[0017]施工时,所述锚筋5采取植筋的方式与地下连续墙I连接;所述止水穿墙螺杆6采取焊接的方式与锚筋5连接;所述抛撑(包括第一抛撑14、第二抛撑15)采用旋转扣件12的方式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地锚4连接;所述地锚4在基础底板3上施工时预留;所述预留导墙16内放置止水钢板13是为了保证下一层墙体施工防止渗水;所述模板8、木方背楞9是通过焊接在锚筋5上的止水穿墙螺杆6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通过山形卡11 (当然此处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的紧固作用起到连接。所述模板采用18 mm厚九夹板,所述木方背楞规格为采用50X 100 mm,所述双拼钢管围檩和地锚选用Φ 48X 3.0 mm钢管。
[0018]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为:地下连续墙I剔除混凝土保护层,锚筋5植入地下连续墙内,将止水螺杆6 (止水螺杆上焊接止水环7)焊接在锚筋5上,焊缝长度满足单面焊1d(d为钢筋直径),内衬墙钢筋的绑扎,钢筋隐蔽验收完成后,模板8、木方背楞9、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山形卡11及螺母依次安装,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与事先预埋在基础底板3内的地锚4通过抛撑采用旋转扣件12连接,混凝土浇筑前在预留300mm高导墙16,为保证下一层衬墙施工不渗水,施工300mm预留高导墙16,预留高导墙16内放置止水钢板13。
【主权项】
1.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衬墙为钢筋混凝土衬墙,其包括预埋于地下连续墙(I)内的锚筋(5)、与该锚筋(5)连接的可以穿过成型后的内衬墙的止水穿墙螺杆(6)以及设于地下连续墙(I)内侧的模板(8)、预留导墙(16)以及预设于基础底板上的地锚(4),所述模板(8)外侧设有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以及木方背楞(9),在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与地锚(4)之间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抛撑;所述预留导墙(16)内放置有用于保证下一层墙体施工防止渗水的止水钢板(13),所述止水穿墙螺杆(6)上设有止水环(7 ),该止水环(7 )位于内衬墙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撑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扣件(12)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和地锚(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通过山形卡(11)与木方背楞(9)连接,所述止水穿墙螺杆(6)穿过模板(8)并通过山形卡(11)与双拼钢管横向围檩(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8)采用.18 mm厚九夹板,所述木方背楞(9)规格为50 X 100 mm,所述双拼钢管围檩(10)和地锚(4)选用 Φ 48 X 3.0 mm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其包括预埋于地下连续墙内的锚筋、与该锚筋连接的止水穿墙螺杆以及设于地下连续墙内侧的模板、预留导墙以及预设于基础底板上的地锚,模板外侧设有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以及木方背楞,在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与地锚之间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抛撑;预留导墙内放置有止水钢板,止水穿墙螺杆上设有止水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力可靠,采取在地下连续墙上植筋的方式作为止水穿墙螺杆的拉结点,通过在模板支撑体系双拼钢管横向围檩与地锚间设置钢管(即抛撑)的方式抵抗模板侧向荷载,确保平衡外墙混凝土浇筑时传来的侧压力,从而保证外墙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IPC分类】E02D31/02, E02D29/045
【公开号】CN204780994
【申请号】CN201520400512
【发明人】杨雁翔, 曹光, 钟宗炘, 孔德泉, 张帅, 孔德兴, 杨毅萌, 何勇, 马振阳, 张志敏, 朱宇波
【申请人】中建一局集团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