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2671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流与湖泊污染治理领域,进一步是指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河道是文明延续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品质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排污量增加,许多城镇河流受到严重污染,黑臭问题突出。
[0003]河道或湖泊的治理包括底泥处理、河岸修护等措施。河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护岸结构按照形态不同可以分为斜坡式和直立式,斜坡式护岸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原状河床边坡上覆以护坡结构,如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或条石、草皮等;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河道护岸基本都是采用直立式护岸结构,常见的河道直立式护岸结构,单纯是采用混凝土及浆砌石材料造的硬质护岸结构,缺乏生态、绿化、景观性。
[0004]目前国内很多河道因承担泄洪、防洪、通航等功能,采用了硬质护岸形式,阻断了原有的生态链,导致水陆两栖动物如青蛙,大幅度减少,对原有的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0005]常见的硬质护岸形式有浆砌块石、混凝土等材质的重力式护岸,其底板通常位于河道低水位以下,墙顶高程高于河道的高水位,对易产生淘刷的水位变动带进行保护,但护岸实施后,青蛙等两栖生物数量大幅减少。
[0006]因此,护岸结构应在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的同时,还应具有施工快捷、生态环保、美化环境,既满足防洪安全又利于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
[0007]而在河湖建设中,护岸生态化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一种合适的生态护岸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0008]相关名称解释:植被混凝土是指能够适应绿色植物生长、又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的混凝土及其制品。
[0009]生态石笼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交通、水利、市政、园林,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中的一种新型材料结构。生态石笼由生态格网根据不同要求制作而成。
[0010]生态格网是将抗腐耐磨高强的低碳高镀锌钢丝或5%铝-锌稀土合金镀层钢丝(或同质包覆聚合物钢丝),由机械编织成五铰状、六边形网目的网片,其双线铰合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5cm,以不破坏钢丝的防护镀层。生态格网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块石等填充料后连接成一体,用做堤防、路基防护等工程的新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生态护岸摒弃了渠道化、硬质化的护岸方式,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湖坡面进行防护,追求水域的自然地貌形态和自然断面形态,保持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以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来解决河道与湖泊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修复。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3]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河堤、河岸和疏挖底泥后的河床,所述从河床往上依次设有承托层、过渡层、反应层、安全覆盖层;所述河岸底部设有阶梯式生态石笼,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表面为复土层,所述河岸斜坡面上设有生态混凝土层,所述生态混凝土层的底部与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连接;所述复土层以及所述生态混凝土层上为挺水植物植被层。
[0014]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高度优选为400mm _500mm,宽度为400mm _500mm,长度为2000mm-2500mm,网笼孔径优选为60 mm ~80mm,网笼内装填直径大于80mm的块石。可以使得河岸底部更加稳固。
[0015]所述承托层优选为粒径在8mm~16mm之间的砾石,所述承托层的厚度优选为100mm-200 mm0
[0016]所述过渡层优选为粒径在4mm?8mm之间的烁石,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优选为100mm-200 mm0
[0017]所述反应层优选为粒径在2~4mm之间的卵石,所述反应层的厚度优选为100mm-200 mm。
[0018]所述安全覆盖层优选为粒径在0.9mm~l.5mm之间的石英砂层,所述安全覆盖层的厚度优选为100mm-200 mm。
[0019]所述挺水植物植被层优选为菖蒲。所述河堤的堤面上有堤面植护层。护提的同时可以增加河道美观。所述堤面植护层优选为紫薇。
[0020]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态措施,以改善水生态循环,遏制河道稳定性的退化,并为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所述河岸上的生态混凝土既能生长小型草类植物,又能生长大型藻类,同时为微生物、小型动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
[0021]所述从河床往上依次设有承托层、过渡层、反应层、安全覆盖层,形成河底生物膜的恢复,除安全覆盖的功能外,还可对合理产生接触沉淀、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以此来改善水质,修复水体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的河堤和河岸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的河床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I是阶梯式生态石笼,2是生态混凝土层,3是复土层,4是挺水植物植被层,5是堤面植护层,6是承托层,7是过渡层,8是反应层,9是安全覆盖层,10是河堤,11是河岸,12是疏挖底泥后的河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河堤10、河岸11和疏挖底泥后的河床12,所述从河床往上依次设有承托层6、过渡层7、反应层8、安全覆盖层9 ;所述河岸底部设有阶梯式生态石笼1,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I表面为复土层3,所述河岸斜坡面上设有生态混凝土层2,所述生态混凝土层2的底部与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I连接;所述复土层3以及所述生态混凝土层2上为挺水植物植被层4。
[0027]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1,生态石笼高度500mm,宽度400mm,长2000mm,铁丝网笼使用孔径60~80mm,网笼内装填直径大于80mm的块石。
[0028]生态石笼表面为复土层3种植植物,生态石笼往上设置有斜坡式渗透混凝土至堤面,生态混凝土选用300mm混凝土预制球。石笼复土层和生态混凝土上种植挺水植物菖蒲,堤面植护堤树紫薇。
[0029]所述承托层6为烁石,粒径8~16mm,厚度为100mm,所述过渡层7为烁石,粒径4~8mm,厚度为100mm,所述反应层8为卵石,粒径2~4mm,厚度为100m,所述安全覆盖层9为石英砂,粒径0.95-1.35mm,厚度200mm。
【主权项】
1.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河堤(10)、河岸(11)和疏挖底泥后的河床(12),其特征是,从河床往上依次设有承托层(6)、过渡层(7)、反应层(8)、安全覆盖层(9);所述河岸底部设有阶梯式生态石笼(1 ),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1)表面为复土层(3),所述河岸斜坡面上设有生态混凝土层(2),所述生态混凝土层(2)的底部与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1)连接;所述复土层(3)以及所述生态混凝土层(2)上为挺水植物植被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1)高度为400mm _500mm,宽度为400mm _500mm,长度为2000mm-2500mm,网笼孔径为60 mm ~80mm,网笼内装填直径大于80mm的块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托层(6)为粒径在8mm~16mm之间的烁石,所述承托层(6)的厚度为100mm_200 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渡层(7)为粒径在之间的烁石,所述过渡层(7)的厚度为100mm_200 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反应层(8)为粒径在2~4mm之间的卵石,所述反应层(8)的厚度为100mm_200 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全覆盖层(9)为粒径在0.9mm~l.5mm之间的石英砂层,所述安全覆盖层(9)的厚度为100mm-200 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挺水植物植被层(4)为菖蒲。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河堤的堤面上有堤面植护层(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堤面植护层(5)为紫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或湖泊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河堤、河岸和疏挖底泥后的河床,所述河床上依次设置有承托层(6)、过渡层(7)、反应层(8)、安全覆盖层(9);所述河岸底部设有阶梯式生态石笼(1),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1)表面为复土层(3),所述河岸斜坡面上设有生态混凝土层(2),所述生态混凝土层(2)的底部与所述阶梯式生态石笼(1)连接;所述复土层(3)以及所述生态混凝土层(2)上为植被层(4)。该生态护岸结构以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来解决河道与湖泊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修复。
【IPC分类】A01G1/00, E02B3/12
【公开号】CN205062752
【申请号】CN201520621874
【发明人】钟儒波, 游建军, 胡志鑫, 唐传祥
【申请人】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