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805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包括构成地下室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楼板,包括两排基坑支护用的支护桩,两排支护桩错位布桩,支护桩从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的一排支护桩到另一排支护桩呈逐渐升高的阶梯型支护,地下室外墙与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的一排支护桩之间设有外伸支撑,支护桩的顶部设有冠梁,两排的支护桩通过冠梁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基坑采用永久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地下室部分采用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方便快捷,结构质量易于保证,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较大程度的减少建筑垃圾;可实现支护结构的永久化与地下结构的装配化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与支护结构设计有机统一。
【专利说明】
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具体地说是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O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结构领域,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相比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结构具有结构质量易于保证,现场组装方便快捷,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较大程度的减少建筑垃圾,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0003]在基坑工程尤其是深基坑工程中,基于支护粧的挡墙式支护结构为常见的深基坑支护形式之一,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基坑支护结构通常视为临时性施工措施,只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发挥作用,基坑回填之后便废弃地下,这对建筑材料和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迅猛发展,支护粧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果能对这些粧进行进一步地利用,则能大大节约能源,此外,现有地下室建造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不能有效利用基坑支护体系,而且现在地上面积又大大缩小,有待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因此需要对能提供施工速度且节约能源的地下室的构建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特设置一种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即基坑边坡采用基于双排预制粧的阶梯型支护,并通过支撑构件将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主体建筑地下结构的装配化施工,将支护结构永久化和地下结构装配化相结合,形成装配式永久支护结构体系,有助于推动城市地下空间朝着集约化与可持续化发展。
[0005]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包括地下室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和两排基坑支护粧,两排基坑支护粧错位布粧,支护粧从内侧支护粧到外侧支护粧呈逐渐升高的阶梯型支护,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粧之间设有外伸支撑,支护粧的顶部设有冠梁,两排的支护粧通过冠梁相互连接;因基坑的支护粧与外伸支撑连接配合地下室结构形成地下永久性支护结构体系,而支护粧作为地下室支撑的一部分,不仅实现了支护粧的利用,而且使得地下室支护更加牢固;同时,阶梯形支护是考虑到边坡控制效果而设置的方式。
[0006]当采用两排阶梯型支护时,高度较低的第二排支护粧粧顶标高定位负一层地下室楼板标高,第二排支护粧的粧顶通过冠梁连接,第二排支护粧冠梁外侧与第一排支护粧粧身浇筑为一体,前后两排支护粧通过第二排支护粧的冠梁相互连接。
[0007]此外,阶梯型的支护,形成上半部分为单排粧支护、下半部分为双排粧支护的复合型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阶段,后排粧顶部冠梁为前排粧粧身提供一支点,有效减小前排支护粧粧身弯矩,充分利用下半部分双排粧支护结构刚度较大的特点,减小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增加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0008]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集约化生产,外侧支护粧顶部的冠梁包括多段拼接段,每段冠梁拼接段端部设有便于相邻冠梁拼接用的预埋件,内侧支护粧顶部冠梁为现浇件,预埋件可以是固定于冠梁侧壁的钢板或者是冠梁底部的钢板,冠梁在拼接后,钢板预埋件通过螺栓与冠梁连接实现紧固。
[0009]进一步地,支护粧采用混凝土预制粧,为预应力管粧或预应力方粧或预应力板粧。
[0010]进一步地,地下室外墙及地下室楼板均采用预制板;因地下室外墙及地下室楼板采用预制板,整个结构不仅不会减弱地下室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缩短了地下室的施工时间。
[0011]进一步地,低位置的支护粧顶部的冠梁与相邻的支护粧粧身浇筑为一体。
[0012]进一步地,外侧支护粧顶部的冠梁与基坑外侧混凝土施工道路浇筑为一体,通过施工道路自身重度以及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对第一排支护粧顶进行锚固,以减小粧顶位移。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伸支撑为预制素混凝土支撑,素混凝土支撑位于基础底板平面内,支撑一端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一端与支护粧粧身浇筑连接,也可以在粧身上设置腰梁,腰梁及冠梁的设置,使得原本主要由地下室楼板支撑的力均匀分布到支护粧上,而且多排支护粧的设置,更是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的破坏;素混凝土支撑仅承受轴向压力,所以可在施工肥槽清理干净后通过素混凝土直接浇筑成型,支撑可以做梁状,也可以做成板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伸支撑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外伸支撑一端与地下室楼板连接,一端通过钢板或钢筋预埋件与内侧支护粧顶部的冠梁或者是支护粧的粧身连接;总而言之,外侧支护粧顶部冠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冠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冠梁;内侧支护粧顶部冠梁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冠梁,也可先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粧拼接,然后通过在外侧浇筑混凝土与外侧支护粧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冠梁开有用于支护粧穿过的通孔,便于更好的将预制支护粧与冠梁连接为一个整体。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在支护粧施工时对支护粧定位的定位模具,采用H型钢焊接成型。
[0017]本实用新型中永久支护结构通过将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建筑主体结构相结合,将支护结构转变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永久发挥作用,可充分发挥支护结构自身刚度,有效减小地下室外墙厚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也使得地下室结构装配化施工成为可能,有助于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朝着集约化放下发展。
[0018]此外,对基坑顶部各构件的拼接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如相邻的冠梁的接触缝隙采用砂浆抹平止水。
[0019]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0020]步骤I):沿基坑边沿外侧施工第一排支护粧,并施工粧顶冠梁和基坑外侧施工道路,形成第一阶支护;
[0021]步骤2):沿基坑边沿内侧施工第二排支护粧,第二排支护粧与第一排支护粧错位布粧,第二排支护粧粧顶标高低于第一排支护粧且与负一层地下室楼面板高度持平;
[0022]步骤3):进行第一次基坑开挖,开挖至第二排支护粧粧顶标杆位置;
[0023]步骤4):施工第二排粧的粧顶现浇冠梁3,形成第二阶支护;
[0024]步骤5):进行第二次基坑开挖,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两排粧之间的土体不做开挖;
[0025]步骤6):施工主体建筑基础结构,浇筑地下室底层底板,在地下室底板7与第二排支护粧之间饶筑素混凝土支撑10;
[0026]步骤7):进行负二层地下室外墙板预制与安装;
[0027]步骤8):进行负一层地下室楼面板和地下室外墙板的预制与安装以及地下室梁柱构件的浇筑,在负一层地下室楼面板与第二排支护粧粧顶冠梁之间安装预制支撑;
[0028]步骤9):施共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温层;
[0029]步骤10):土体回填并分层夯实。
[00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1](I)本实用新型中,基坑采用基于双排预制粧的阶梯型支护与分级开挖,具有建筑工业化程度高、现场施工方便快捷、边坡变形控制效果好等特点。
[0032](2)本实用新型中,基坑采用基于双排预制粧分级支护的永久支护结构,通过将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建筑主体结构相结合,将支护结构转变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永久发挥作用,可充分发挥支护结构自身刚度,有效减小地下室外墙厚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也使得地下室结构装配化施工成为可能,有助于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朝着集约化放下发展。
[0033](3)本实用新型中,在基坑采用永久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地下室部分采用装配式结构,相比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方便快捷,结构质量易于保证,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较大程度的减少建筑垃圾,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0034](4)本实用新型中的体系可实现支护结构的永久化与地下结构的装配化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与支护结构设计有机统一,能有效推动我国的建筑工业化,推动城市地下空间朝着集约化与可持续化发展。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两层地下室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排支护粧冠梁位置处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0037]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排支护粧冠梁位置处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003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支护粧与冠梁装配位置的侧视图。
[003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支护粧与冠梁装配位置的水平剖面图。
[0040]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护粧定位模具的示意图。
[0041 ]图7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三层地下室结构的示意图。
[0042]图中各个标号含义:1_支护粧、2-预制冠梁、3-现浇冠梁、4-基坑外侧混凝土施工道路、5-地下室外墙、6-地下室楼板、7-地下室底板、8-地下室外墙横梁、9-预制支撑、10-素混凝土支撑、11-预埋件、12-防护杆安装孔、13-凸起、14-防护栏杆、15-支护粧定位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44]实施例1
[0045]如图1所示,该工程实例的地下结构为两层地下室,地下结构组成包括预制地下室外墙5,地下室楼板6,地下室底板7,地下室外墙横梁8等主要构件。
[0046]图1所示,该工程实例的基坑支护结构为双排预应力管粧阶梯型支护结构,主要包括支护粧1、预制冠梁2、现浇冠梁3等主要构件。
[0047]图1所示,该工程实例中第一排支护粧为预应力管粧,粧顶预制冠梁2与基坑外侧混凝土施工道路4连接,通过施工道路自身重度以及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对第一排支护粧顶进行锚固,以减小粧顶位移,施工道路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0048]图2、图4和图5所示,相邻排的支护粧通过冠梁相互连接,外侧第一排支护粧顶部冠梁2为预制构件,每个预制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13和凹槽,并设有钢板预埋件11,如图4和图5所示,相邻的预制冠梁2通过凸起13凹槽进行拼接,并通过钢板预埋件11进行螺栓固定;冠梁顶端预留有防护杆安装孔12,可通过安装孔进行防护栏杆14的安装。
[0049]图1所示,该工程实例中第二排支护粧为预应力管粧,粧顶冠梁标高为第一次基坑开挖深度标高,约等于负一层地下室楼板标高,在第二排支护粧与地下室外墙5之间设置两道外伸支撑,所述主体结构外伸支撑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支撑,外伸支撑一端通钢板预埋件与第二排支护粧粧身或顶部现浇冠梁3连接,另一端通过钢筋或者钢板预埋件与地下室外墙横梁8连接后,再与地下室楼板6连接,所述基础底板外伸支撑为素混凝土支撑,素混凝土支撑位于基础底板平面内,支撑一端与地下室底板7浇筑连接,一端与支护粧I粧身浇筑连接。
[0050]图1所示,该工程实例中主体建筑包含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外墙5和地下室楼板6均为预制构件,地下室立柱和横梁均采用现浇构件,相互之间采用后浇整体式连接。
[0051 ]图3所示,该工程实例中前后两排支护粧错位布粧,第二排支护粧冠梁外侧与第一排支护粧粧身浇筑为一体,前后两排支护粧通过第二排支护粧的冠梁相互连接。
[0052]图1所示,在地下结构施工结束后对地下室外墙和支护粧之间进行土体回填,回填土体要分层穷实。
[0053]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0054]步骤I):沿基坑边沿外侧施工第一排支护粧,并施工粧顶预制冠梁2和基坑外侧施工道路4,形成第一阶支护;
[0055]步骤2):沿基坑边沿内侧施工第二排支护粧,第二排支护粧与第一排支护粧错位布粧;第二排支护粧粧顶标高低于第一排支护粧且与负一层地下室楼板6高度持平;
[0056]步骤3):进行第一次基坑开挖,开挖至第二排支护粧粧顶标杆位置;
[0057]步骤4):施工第二排支护粧顶现浇冠梁3,形成第二阶支护;
[0058]步骤5):进行第二次基坑开挖,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两排粧之间的土体不做开挖;
[0059]步骤6):浇筑地下室底板7,在地下室底板7与第二排支护粧之间浇筑素混凝土支撑10;
[0060]步骤7):施工底层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5、地下室楼板6的预制与安装,地下室梁柱构件的浇筑;在底层地下室楼板6与第二排支护粧之间安装预制支撑9;
[0061]步骤8):依次进行更上一层地下室结构施工,包括地下室外墙5、地下室楼板6的预制与安装,地下室梁、柱及支撑构件的浇筑,直至地下部分主体结构施工结束;
[0062]步骤9):施做地下室外墙5防水保温层;
[0063]步骤10):基坑土体回填并分层穷实。
[0064]支护粧I施工过程,根据支护粧I尺寸及布粧位置,预先定制支护粧I施工定位模具,通过模具对粧孔进行精确定位,并利用现有工程措施保证支护粧I垂直度,保证支护粧I的施工精度。
[0065]所述定位模具根据具体工程量身定制,如图6所示,采用H型钢焊接成型并可重复使用,由于模具长度限制,其施工顺序为先按要求固定模具,在模具所在范围内施工支护粧I,施工结束后将模具拆卸,并移至下一段施工位置再次固定,在模具新固定位置依次施工下一组支护粧I,根据支护粧施工顺序依次向前推进施工,施工结束后对模具进行回收。
[0066]实施例2
[006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
[0068]所述外伸支撑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外伸支撑一端通过预埋件与设于支护粧的腰梁连接,一端通过预埋件与地下室外墙横梁连接从而实现与地下室楼板的连接,因腰梁与冠梁的设置,使得原本主要由地下室楼板支撑的力均匀分布到支护粧上,而且多排支护粧的设置,更是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的破坏。
[0069]实施例3
[0070]如图7所示,该工程实例的地下结构为三层地下室,其具体结构与施工工序与与实施例I相仿,基坑支护结构均为基于预制粧I的阶梯式分层支护,地下室外墙5和地下室楼板6均为预制板,地下室梁柱构件均为混凝土现浇构件。
[0071]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地下结构为三层地下室,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之间共设有三道支撑,支撑与各层屋楼面板持平,最底层的外伸支撑依然是素混凝土支撑10,上两层的外伸支撑均为预制支撑9。
[00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3]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上述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主权项】
1.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和两排基坑支护粧,两排基坑支护粧错位布粧,支护粧从内侧支护粧到外侧支护粧呈逐渐升高的阶梯型支护,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粧之间设有外伸支撑,支护粧的顶部设有冠梁,两排的支护粧通过冠梁相互连接;相邻排的支护粧通过冠梁相互连接,外侧第一排支护粧顶部冠梁为预制构件,每个预制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和凹槽,相邻的预制冠梁通过凸起凹槽进行拼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外侧支护粧顶部的冠梁包括多段拼接段,每段冠梁拼接段端部设有便于相邻冠梁拼接用的预埋件,内侧支护粧顶部冠梁为现浇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护粧采用混凝土预制粧,为预应力管粧或预应力方粧或预应力板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地下室外墙及地下室楼板均采用预制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低位置的支护粧顶部的冠梁与相邻的支护粧粧身饶筑为一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外侧支护粧顶部的冠梁与基坑外侧混凝土施工道路浇筑为一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支撑为预制素混凝土支撑,素混凝土支撑位于基础底板平面内,支撑一端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一端与支护粧粧身浇筑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支撑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外伸支撑一端与地下室楼板连接,一端通过钢板或钢筋预埋件与内侧支护粧顶部的冠梁或者是支护粧的粧身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开有用于固定支护粧粧顶的孔槽。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支护粧施工时对支护粧定位的定位模具。
【文档编号】E04B1/00GK205636751SQ20162033412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李连祥, 李先军, 刘兵, 王兴政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