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06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拌和楼的液态沥青计量罐技术,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沥青拌和楼中所使用的沥青计量罐,其基本工作状态是静止状,即在计量罐的上下端各设有一密闭阀门,下阀门通过软连接管和沥青布料器联接。使用时关闭下阀门打开上阀门——向罐内注入沥青——称量(达到规定计量后)——关闭上阀门打开下阀门——沥青通过软管经布料器进入搅拌缸中——进行下一工作循环。这种计量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阀门关闭不严,使得沥青的计量不准确;2、下阀门启闭频繁,阀件易损坏;3、沥青需经布料器进入搅拌缸中,布料器的出口管嘴易堵塞,维修频繁;4、整个装置物料经过路径长,控制较复杂;5、停机时必须清洗底阀,否则残余沥青冷却后底阀易被粘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可靠、操作简便、计量准确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罐体为圆柱形,卧式设置,由吊架悬吊,吊架上设有传感器,其柱形罐壁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呈85°-95°夹角设置;设置有用于使罐体旋转的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计量准确。由于其采用使罐体旋转的方式使罐体内已计量的沥青直接倒入搅拌缸中进入下一道工序,省略了底阀、沥青布料器等装置,使设备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简便,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传感器,2、吊架,3、轴承座,4、罐体,5、出料口,6、进料口,7、气缸,8、曲柄,9、拌和楼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罐体4为圆柱形,卧式设置,罐体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转轴并装有轴承,通过轴承座3由吊架2悬吊在搅拌缸上方的拌和楼框架9上。吊架2为软连接件,其上设有传感器1。在罐体4的柱形罐壁上具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5,出料口5距进料口6呈夹角(85°-95°)设置,该出料口5为长扁形结构,其部位与进料口6的中心成90°夹角,其长度与罐体的轴线长度一致。。在进料口6的内部设有挡料板,作用是以防止罐体4在旋转时沥青从进料口溢出。在吊架2上设有用于使罐体4旋转90°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可采取多种机械方式实现。本实施例是在转轴上设一曲柄8,该曲柄8由固定在吊架2上的气缸7(或液压缸)驱动带动转轴使罐体4旋转。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沥青由进料口6进入罐体4(其进入量不能超过出料口的高度),通过传感器1测出罐体内沥青的重量,当沥青重量达到规定要求后,停止供料,启动气缸7驱动曲柄8使罐体4旋转90°,使出料口5位于正下方,这样沥青就可从出料口均匀地倾入搅拌缸内,料卸完后,通过气缸控制使罐体复原,再进行下一工作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包括罐体(4)及其上具有的进料口(6)和出料口(5),该罐体(4)由吊架(2)悬吊,吊架(2)上设有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为圆柱形,卧式设置,其柱形罐壁上的出料口(5)和进料口(6)呈85°-95°夹角设置;设有使罐体(4)旋转的旋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设置在吊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4)通过轴承座(3)与吊架(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6)的内部设有挡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6)为条形口,与罐体(4)的长度一致, 其位置距出料口(6)中心成9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由曲柄(8)和气缸(7)组成,曲柄(8)固定在罐体(4)与吊架(2)连接的转轴上,与气缸(7)连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4)悬吊在搅拌缸上方的拌和楼框架(9)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拌和楼的液态沥青计量罐技术。提出的无底阀式沥青计量罐,其罐体(4)为圆柱形,卧式设置,由吊架(2)悬吊,吊架上设有传感器(1),其柱形罐壁上的进料口(6)和出料口(5)呈85°-95°夹角设置;设置有用于使罐体旋转的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计量准确。由于其采用使罐体旋转的方式使罐体内已计量的沥青直接倒入搅拌缸中进入下一道工序,省略了底阀、沥青布料器等装置,使设备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简便,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文档编号E01C19/02GK2651187SQ200320106288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8日
发明者乔卫国 申请人:乔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