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73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岛式站台的非对称气流组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岛式站台的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属于地铁通风、空调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面交通拥挤的矛盾日益突出,轨道交通的建设是缓解交通矛盾的有力手段,尤其建设地铁更能有效改善城市中心的交通状况。
对于设有空调的地铁车站岛式站台(即站台在中间、地铁车辆在站台两边运行),需要合理布置站台的空调兼通风管道,组织好空调送回风气流,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和为车站设备提供合适的运行环境;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风管高度,降低车站站台层高,减少土建投资;在站台火灾时,能迅速排除火灾烟气,为乘客提供安全逃生环境。
目前,地铁车站岛式站台的空调通风的气流组织有两种方式一送一回方式和带有向站台中部楼梯部位侧向送风机构的两送两回方式。
一送一回方式标准岛式站台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A为站厅层,B1和B2为岛式站台的候车站台,D1和D2为对应于B1和B2站台的地铁运行通道,C为输运乘客的楼梯、位于B1和B2站台的中间。B1和B2站台是候车区,乘客较密集,所以一送一回方式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分别布置在楼梯C两侧的站台B1、B2站台顶部,其分别设一条送风管10和一条回风兼排风管20,气流从一侧顶送出,横向流经站台B中部,从另一侧顶回排出,送风管10和回风兼排风管20具有相同的截面积以平衡气流的流量。图1中的箭头标示出了气流流动的方向,标准车站站台高度控制在4.3m。
一送一回方式的优点是风管布置简单,气流流场较好,站台高度较低;送风管可布置在客流较大的一侧,两侧客流不均衡可以匹配。
它的缺点是气流回路较长,送风管需要较大的送风压力,送风侧空调温度偏低,回风侧温度偏高,在客流较大时,有可能局部温度超标,图1所示中候车区站台B2处乘客的舒适度降低;同时,在站台设有屏蔽门的情况下,单侧送风有可能导致图1所示中候车区站台B1侧的屏蔽门玻璃结露;再有,如果遇到站台火灾时,仅单侧排烟,排烟速度较低。
在站台B1和站台B2分别设置送回风管的两送两回方式,较好的解决了一送一回方式的缺点,但会导致站台中部楼梯部位没有空调气流,因此这种方式的风管布置中,在送风管侧还必须设有向站台中部楼梯部位侧向送风的支管、送风口。如图2所示,气流流向在两侧候车区站台B1和B2均顶送顶回,同时设有向站台中部楼梯部位侧向送风的机构。由于站台两侧都设有送风管和回风、排风管,气流组织较好,尤其是在客流量大,两侧人员较密集的情况下,站台两侧候车区温度相近,都比较舒适;另外,两侧均有送风,可较好地控制风量和温度,有效避免了屏蔽门玻璃的结露现象;当站台发生火灾时,通过两侧排烟,排烟速度较快。
带有向站台中部侧向送风的两送两回方式虽然解决了一送一回方式的缺点,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站台两侧所设置的送风管和回风管的风量相同,一侧送风将从就近的回风管排出,如图2所示,送风管10送出的冷气由回风管11顶回,送风管20送出的冷气由回风管21顶回,这样造成没有横向流过站台中部的冷气,站台中部温度升高,因此在这种两送两回的方式中采用了增设向站台中部侧向送风的支管,即图2中的送风支管13、23,以改善站台中部楼梯部位的气温。但设置送风支管会使站台层高增加,比如,标准车站站台高度需要4.5m,比一送一回方式高200mm,车站埋深增加,土建投资加大;另外,需设四条风管,风管布置较复杂,也增加了造价。
由于以上两个方式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保证空调通风的功能、尽量减少对站台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土建投资的前提下,优化布置站台的空调及通风管道,优化气流组织,需要创新、发明新的风管布置形式及气流组织技术,取长补短,提供一种新型的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站台一侧风量大,另一侧回风、排风量大,两侧送风量的差形成流经站台中部的横向气流,来负担站台中部的冷负荷,不需要再设置送风支管就可以均衡站台中部的温度,不增加站台层高,节省土建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组织系统,包括,在站台两侧各设一对送风管和排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一侧设置的所述送风管的管口截面大于该侧设置的所述回风管的管口截面,所述站台另一侧设置的所述送风管的管口截面小于该侧设置的回风管的管口截面;并且,所述两个送风管的管口截面之和与所述两个回风管的管口截面之和相等。
较佳的,所述站台一侧所设置的送风管和回风管的管口截面比为3∶2,所述站台另一侧所设置的送风管和回风管的管口截面比为2∶3。
较佳的,所述送风管安装在靠近站台中部楼梯部位的位置,所述回风管安装在远离站台中部楼梯部位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两种气流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对两送两回的风管断面大小进行了优化,采用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组织方式,站台一侧送风量大,一侧回风、排风量大,两侧候车区均有送风,环境一侧稍好、一侧稍逊,但都较舒适,气流组织较好,送风量较大的风管可布置在客流较大的一侧,两侧客流不均衡可以较好匹配,两侧送风量差用于负担站台中部的冷负荷,相当于侧向气流的组织功能;不设送风支管,站台高度较低,与一送一回方式相同,也为4.3米,节约土建成本;另外,遇到站台火灾时,两侧排烟,排烟速度较快。
通过优化创新,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组织方式可以解决一送一回方式和带有向站台中部侧向送风的两送两回方式的不足,并兼有二者的优点,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并节省土建投资。


图1是现有技术一送一回方式的标准站台剖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带有向站台中部侧向送风的两送两回方式的标准站台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非对称两送两回方式的标准站台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组织系统的标准站台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站台B1和站台B2分别设置送回风管,所谓非对称的设计是指在站台一侧的送风管和回风管截面积大小和风量不相等,在站台一侧设置大送风管10,小回风管11,站台另一侧设置小送风管20和大回风管21,两侧送风量差用于负担站台中部的冷负荷,图中的箭头标示出了气流流动的方向,大送风管10送出的风一部分由相邻的回风管11回风,由于单侧回风的风量小,送风管10的送风的另一部分形成侧向气流横向穿过设有楼梯C的站台中部区域到达站台另一侧,由另一侧站台顶部的大回风管21回风,侧向的气流使得站台中部与站台两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增加了乘客的舒适感。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送风管10、20的截面积之和两个回风管11、21的截面积之和相等,送、回风总量相等,保证了站台层的空气的空气始终在流动,保持候车区的空气清新,如果送风量大回风量小,就会造成送风压力增加,送风机能耗增加,站台产生正压,相应的,送风量小回风量大,回排风机能耗增加,站台产生负压,均对乘客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均不可行。
站台层站台层送风送不进去,并且会造成空气流动缓慢,容易导致空气的浑浊,对乘客的健康不利;相应的,送风量小回风量大也是行不通的。
上述侧向的气流是利用不对称的风口设计实现的,并未增加硬件的设施,与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向站台中部侧向送风的支管和送风口等,未增加硬件成本,也不增加车站站台层高,和一送一回方式的标准站台层高相同(如上海地铁多为4.3米),对于地铁修建来说,土建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车站的埋深的深度,埋深深度越大,成本就越高,不增加站台层高,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建成本。
送风量大的送风管宜布置在晚高峰上客量大的一侧,两侧客流不均衡可以较好匹配。送风量差一般为总风量的1/5,大小送、回风管风量比一般为3∶2,具体大小根据车站实际情况确定。
将送风管10和送风管20安装在靠近楼梯C这一侧的站台顶部,相应的回风管安装在靠近地铁运行通道的站台顶部,这样布置所产生的气流如图3所示,站台B1侧送风管10送出的冷气一部分由回风管11会风,另一部分形成侧向的气流,穿过楼梯C到达站台B2侧,最后由站台B2侧的回风管21排出;站台B2侧的送风管20送出的风全部由回风管21排出。这样,在站台B1,楼梯C和站台B2的区域内都有流动的气流,气流组织较好,保证了乘客在站台层的任何区域都能比较舒适。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两种气流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对两送两回的风管断面大小进行了优化,采用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组织方式,站台一侧送风量大,一侧回风、排风量大,两侧候车区均有送风,气流组织较好,两侧送风量差用于负担站台中部的冷负荷,相当于侧向气流的组织功能;节约土建成本;另外,遇到站台火灾时,两侧排烟,排烟速度较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包括,在站台两侧各设一对送风管和排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一侧设置的所述送风管的管口截面大于该侧设置的所述回风管的管口截面,所述站台另一侧设置的所述送风管的管口截面小于该侧设置的回风管的管口截面;并且,所述两个送风管的管口截面之和与所述两个回风管的管口截面之和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一侧所设置的送风管和回风管的管口截面比为3∶2,所述站台另一侧所设置的送风管和回风管的管口截面比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两送两回空调气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安装在靠近站台中部楼梯部位的位置,所述回风管案安装在远离站台中部楼梯部位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岛式站台非对称的两送两回空调气流组织系统,在站台两侧各设一条送风道和一条排风道,站台一侧设置大送风管、小回风管,站台另一侧设置小送风管、大回风管。站台一侧送风量大,一侧回风、排风量大,两侧候车区均有送风,环境一侧稍好、一侧稍逊,但都较舒适,气流组织较好,送风量较大的风管可布置在客流较大的一侧,两侧客流不均衡可以较好匹配,两侧送风量差用于负担站台中部的冷负荷,相当于侧向气流的组织功能;不设送风支管,站台高度较低,节约土建成本,在遇到站台火灾的情况时,两侧排烟,排烟速度较快。
文档编号E01F1/00GK2916465SQ20062004350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余斌, 匡江红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