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775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浮动码头,尤其是指用于水上浮体工程的 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
技术背景组合式的浮动码头由多个浮件和在浮动码头设计受力点的定位桩组成,因其施工简单、使用方便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在浮动码头设计受力 点均由定位桩承受,因打定位桩存在造价高,而且在一些不适合打桩的地 区,浮动码头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和整体 稳定高的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而且解决并适用一些不适合打桩的地 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包 括构成浮动码头的多个浮件和连接堤岸的上下栈桥,其中浮件和堤岸之 间还设有多组呈"八"字型的刚性撑杆,对应高度的浮件和堤岸侧部分别 设有固定耳,刚性撑杆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浮件和堤岸的固定耳。 所述浮件和堤岸侧部的固定耳等距设置并相交错对应。 所述的每组"八"字型的两刚性撑杆长度相等,两刚性撑杆间呈锐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自由组合而成浮动码头、船舶浮动 码头、游艇浮动码头等水上浮体工程沿堤岸布置,在堤岸侧部和组成浮动 码头的浮件侧部预设等距的固定耳,通过刚性撑杆铰接连接固定耳而固定, 每对刚性撑杆使浮动码头与堤岸间构成三角形的受力稳定结构,保证浮动 码头稳定。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抗冲击、安全性能好等 优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浮件,2为上下栈桥,3为刚性撑杆,4为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但不构成对 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如图l、图2和图3中所示, 一种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包括构成 浮动码头的多个浮件1和连接堤岸的上下栈桥2,浮件1和堤岸之间还设有 多组呈"八"字型的金属刚性撑杆3,对应高度的浮件1和堤岸侧部分别设 有固定耳4,不锈钢刚性撑杆3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浮件1和堤岸等距设置并 相交错对应的固定耳4;每条不锈钢刚性撑杆3长度相等,各不锈钢刚性撑 杆3间
权利要求1.一种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包括构成浮动码头的多个浮件(1)和连接堤岸的上下栈桥(2),其特征在于浮件(1)和堤岸之间还设有多组呈“八”字型的刚性撑杆(3),对应高度的浮件(1)和堤岸侧部分别设有固定耳(4),刚性撑杆(3)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浮件(1)和堤岸的固定耳(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件(1)和堤岸侧部的固定耳(4)等距 设置并相交错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八"字型的两刚性撑杆(3)长度相 等,两刚性撑杆(3)间呈锐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包括构成浮动码头的多个浮件和连接堤岸的上下栈桥,其中浮件和堤岸之间还设有多组呈“八”字型的刚性撑杆,对应高度的浮件和堤岸侧部分别设有固定耳,刚性撑杆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浮件和堤岸的固定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和整体稳定性高的撑杆固定组合式浮动码头;而且解决并适用一些不适合打桩的地区使用。
文档编号E01D15/00GK201010855SQ20062006352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9日
发明者刘洪辉 申请人:刘洪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