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52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桥预制,特别是涉及一种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 预制传力柱。
技术背景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和试制先张梁,但由于配筋形式采用直线配筋,常用 先张梁最大跨度局限于20m以下。2001年由中铁咨询(铁道专业设计院)主持, 完成了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T梁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数据和经验,目前折线配筋先张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常用跨度T梁。 台湾采用的先张梁为先后混张结构,跨度为27.5m,其折线配筋采用后张法施加 预应力形式。(1)现有技术未能解决采用折线配筋的箱梁。(2)现有技术未能 解决张拉吨位达到52000kN的先张法预制箱梁。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受力强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 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先张 箱梁预制传力柱,传力柱能对箱梁折线筋进行张拉,传力柱的端部为台阶状。所述传力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传力柱端部侧面上安装有钢板、弹簧筋和 钢筋网片。所述传力柱端部下端宽于上端,传力柱端部下端安装千斤顶和螺旋支撑。 所述传力柱中部的上端两侧为斜面。所述传力柱端部侧面上的钢板厚度为30mm,钢筋网片为四层。 所述传力柱端部扩宽至2. 5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 传力柱端部设计成为台阶状,以便在台阶上安装张拉上横梁,满足箱梁折 线筋张拉。(2) 传力柱采用C50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满足箱梁52000kN张拉力而不失稳; 端部千斤顶作用位置采用30mm厚钢板、弹簧筋和4层钢筋网片加强,保证在 52000kN张拉力下端部混凝土的局部承压强度。(3) 传力柱端部扩宽至2. 5m以便安装千斤顶和螺旋支撑。(4) 传力柱能同时满足箱梁直、折线筋张拉。(5) 传力柱能承受箱梁52000kN张拉力。(6) 传力柱能满足张拉设备的作用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立柱端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传立柱端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传立柱中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的结构如图1、图2、图3、 图4所示传力柱1能满足箱梁折线筋张拉,所述传力柱中部b的上端两侧为 斜面,传力柱的端部c为台阶状(即传力柱的端部有台阶a),以便在台阶a上 安装张拉上横梁,满足箱梁折线筋张拉。传力柱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 满足箱梁52000kN张拉力而不失稳;传力柱端部侧面上安装有30mm厚度的钢板 3、弹簧筋6和4层钢筋网片4,保证在52000kN张拉力下端部混凝土的局部承 压强度。传力柱端部扩宽至2. 5m,以便安装千斤顶和螺旋支撑,传力柱端部下 端内安装千斤顶和螺旋支撑5。
权利要求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其特征在于传力柱的端部(c)为台阶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柱(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传力柱端部侧面上安装有钢板(3)、弹 簧筋(6)和钢筋网片(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柱端部下端宽于上端,传力柱端部下端内安装千斤顶和螺旋支撑(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柱中部(b)的上端两侧为斜面。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柱端部侧面上的钢板(3)厚度为30mm,钢筋网片(4)为四层。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柱端部扩大至2. 5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预制传力柱,传力柱(1)能满足箱梁折线筋张拉,传力柱的端部c为台阶状(a)。所述传力柱(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传力柱端部侧面上安装有30mm厚度的钢板(3)、弹簧筋(6)和4层钢筋网片(4)。所述传力柱端部扩宽至2.5m,以便在传力柱端部下端内安装千斤顶和螺旋支撑(5)。本实用新型能同时满足箱梁直、折线筋张拉;能承受箱梁52000kN张拉力;能满足张拉设备的作用空间。
文档编号E01D2/04GK201087321SQ20072008050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1日
发明者周文武, 周玉兴, 唐浩先, 孙祖红, 强 王, 王心利, 超 申, 东 袁, 邹宏伟, 钟卫翔, 钟士全, 钱纪民, 杰 陈, 伟 韩 申请人: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