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27864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以天然砂石为主要资源,可以制得透水砖;这种透水砖主要通过砂 粒与石粒之间的缝隙,实现透水功能。但是,在雨雪天气,这种砖遇到泥水时,由于泥水中的 泥浆会阻塞砂粒与石粒之间的缝隙,降低透水性能,影响道路交通。近几年,虽然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北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登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空气的含尘量仍然较大,还有沙尘暴,雨雪后的污泥污水, 会使上述透水砖的透水通道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完全失去透水功能。可见,上述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问题,依然成为阻碍透水砖推广应用的瓶颈;而 且,以天然砂石为主料,需要开采大量天然砾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态渣透水砖,以实现抗污能力强、 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础强度透 水层与感观透水层,所述感观透水层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 度透水层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生 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_3份;水5. 6-8. 0份。进一步地,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 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_4份;水性树脂2_7份;固化剂3. 4-11份;水 3. 4-6. 6 份。进一步地,在所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 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 量彡10%,骨料的颗粒级配为2-8_、体积密度> 2. 6t/m3、吸水率为1. 0-1. 5%。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级配时,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 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42. 5。 这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低碱型水泥。进一步地,所述水为磁化水。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 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 6-8. 0份搅拌混勻,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b、将水泥 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_4份、水性树脂2_7份、以及水3. 4-6. 6份搅拌混勻,制备所述感观透水层。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l、 在70-8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 595-0. 80份的水,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加入
16-20份的水泥、2-5份的硅灰、以及2.38-3. 2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a2、在所述一次搅拌 进行至2-aiiin时,在步骤al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1_3份的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a3、在 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0. 5-1. 5min时,在步骤a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 975-4. 0份的水,进 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仓中,振 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bl、将2-7 份的水性树脂、以及3. 4-11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勻后,缓慢加入3. 4-6. 6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b2、将65-75份的石英砂、
17-22份的水泥、以及3-4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次搅拌;b3、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 及水泥混勻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bl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 b4、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进行 二次布料,振动挤压成型。在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中,生态渣(即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经过高 温冶炼煅烧后,其矿物成分中C3S、C2S和C3A等活性物质具有水硬胶凝性,且颗粒表面粗糙, 内部结构自身布满像海绵状大小不一自然封闭的孔洞,这些孔洞不仅具有吸、透水性好的 特点,而且防滑还能利用表面微小凹凸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经多次实验,发现选取粒径为2-8mm、掺量为70-80份的生态渣,以及P. 042. 5水 泥为350-400kg/m3,即可制备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较好的生态渣透水砖,其中,水泥的最 佳用量以刚好能包裹骨料的表面、形成一种均勻的水泥浆膜为适度,并以采用最少水泥用 量为原则,因为水泥用量过多会造成透水性下降,且成本增加;并且,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 备过程中,免烧结,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生态渣透水砖在渗水同时还能对水进行过滤 和净化,有利于回收水资源;生态渣透水砖的使用期结束后,还可以回收循环再利用,环保 性好。还有,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在透水,透气,保证雨、雪、水等迅速渗入地表,保证路面干 燥,以及土壤湿润与促进土壤大气循环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添加 适量硅灰和颜料,制备彩色的生态渣透水砖,使生态渣透水砖的强度、耐久性和抗冻融性较 好,并能充分体现生态渣透水砖在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色调、以及改善城市面貌中特有 的魅力。进一步地,由于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具有一定的孔隙率,使强度和冻融都会受到影 响,所以,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改善生态渣透水砖成型时的基层强 度,减少冻融对强度的损失;为进一步激化水泥浆的活性,采用磁化水,以提高水泥强度; 所得生态渣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呼吸”(即透水性好),可增加 城市透水透气面积;并且,抗污染性好,不受恶劣环境影响,有利生态平衡,市场前景广阔。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层强 度透水层,以及粘结在基层强度透水层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 份、以及水5. 6-8. 0份搅拌混勻,制得基层强度透水层;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固化剂3. 4-11份、以及水3. 4-6. 6份搅拌混勻,制得感观透 水层;在各原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以生态渣代替天然砂砺,可以保证透水微孔不被灰尘 或泥浆堵塞,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能力;增加水性树脂,减少水泥用量,可以增 强感观透水层的表面感观度;以三聚氰胺作为高效减水剂,可以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基层 强度,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采用磁化水,可以激活泥浆活性,增强生态渣透水砖 的抗污能力;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透水性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抗污 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 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生态渣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感观透水层;2-基层强度透水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实施例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基层强 度透水层2,以及粘结在基层强度透水层2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1。这里,感观透水层1通 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2的上表面。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基层强度透水层2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 量份数的原料生态渣70份;水泥20份;硅灰3份;三聚氰胺3份;水5·6 份。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级配时,多个球状封 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具体地,生态渣可以选用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在该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中,其 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5% ;骨料的颗粒级配为 2mm,体积密度为3. Ot/m3,吸水率为1.0%。
6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感观透水层1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 数的原料水泥17份;石英砂75份;颜料3份;水性树脂2份;水3.4份。进一步地,在上述基层强度透水层2和/或感观透水层1中,水泥为普通硅酸盐 (即低碱型P. 042. 5)水泥。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础强度透水层2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 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生态渣80份;水泥16份;硅灰2份;三聚氰胺1份;水8.0 份。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感观透水层1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 原料水泥19.5 份;石英砂70份;颜料:3·5 份;水性树脂4. 5份;水5份。进一步地,在上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5%,圆粒与片状颗粒的 重量比为5 1,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10%;骨料的粒度级配为8mm,体积密度为3.5t/m3, 吸水率为1. 25%。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础强度透水层2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 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生态渣75份;水泥18份;硅灰5份;三聚氰胺2份;水6·975 份。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感观透水层1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 原料水泥22份;石英砂65份;
颜料4份;水性树脂7份;水6.6 份。进一步地,在上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3%,圆粒与片状颗粒的 重量比为9 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2%;骨料的粒度级配为5mm,体积密度为2. 7t/m3, 吸水率为1. 5%。牛杰渣诱水砖的制备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的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份、水泥20份、硅灰3份、三聚氰胺3份、以 及水5. 6份搅拌混勻,制备基层强度透水层;具体地,在步骤1中,基层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在7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 595份的水,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加入20份的水泥、3份的硅灰、以及2. 38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102 在一次搅拌进行至aiiin时,在步骤10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3份的三 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步骤103 在二次搅拌进行至Imin时,在步骤10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 975份 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层强度透水层料 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层强度透水层;步骤2 将水泥17份、石英砂75份、颜料3份、水性树脂2份、以及水3. 4份搅拌 混勻,制备感观透水层;具体地,在步骤2中,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 将2份的水性树脂、以及3. 4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勻后,缓慢加 入3. 4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步骤202 将75份的石英砂、17份的水泥、以及3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 次搅拌;步骤203 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勻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 步骤20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步骤204 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 料仓中进行二次布料,通过成型机振动压制成型,即制得感观透水层。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生态渣(即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代替天然砂砺中的石子和 砂子,作为透水材料,基于生态渣颗粒自身的球状封闭孔洞,级配骨料自身的球状封闭孔洞 之间的接触点贯通透水,可形成抗污染和不受恶劣环境的透水网络,保证生态渣透水砖的 细小微孔不被灰尘堵塞,从而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也有利于节约能源,环保性 好。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高标号低碱水泥(即标号在42. 5以上的普通硅酸 盐水泥),粘结骨料之间的接触点,可以保持生态渣透水砖的耐久性;采用水性树脂,可以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感观度,使得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质感具有石材的装饰效果;采用硅灰,可以减少冻融对生态渣透水砖强度的损失;采用三聚氰胺作减水剂,可以增加生态渣透 水砖的基层强度,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具有透水性好、透气性能好、且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的优 点,对城市的“热岛效应”具有较大调节作用。下面对上述“热岛效应”进行简要说明。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 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 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 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 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英文名称Hot island effect)ο可见,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 量;另一方面,城市中建筑群密集,浙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函授比 热容(可吸收更多的热量),而反射率小,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比郊区多,夜晚城 市降温缓慢仍比郊区气温高。城市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 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 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 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步骤1 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80份、水泥16份、硅灰2份、三聚氰胺1份、以 及水8. 0份搅拌混勻,制备基础强度透水层;具体地,在步骤1中,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在8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 80份的水,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 加入16份的水泥、2份的硅灰、以及3. 2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102 在一次搅拌进行至:3min时,在步骤10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1份的三
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步骤103 在二次搅拌进行至0. 5min时,在步骤10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4. 0份 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 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步骤2 将水泥19. 5份、石英砂70份、颜料3. 5份、水性树脂4. 5份、以及水5份 搅拌混勻,制备感观透水层;具体地,在步骤2中,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 将4. 5份的水性树脂A、以及重量份数为3. 4份固化剂B置入混胶器中 混勻后,缓慢加入5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步骤202 将70份的石英砂、19. 5份的水泥、以及3. 5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 行二次搅拌;步骤203 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勻后,在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20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步骤204 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 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感观透水层;步骤3 使用透水砂浆,将步骤2所得感观透水层,粘结在步骤1所得基础强度透 水层的上表面,可以制得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步骤1 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5份、水泥18份、硅灰5份、三聚氰胺2份、以 及水6. 975份搅拌混勻,制备基础强度透水层;具体地,在步骤1中,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在75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 6975份的水,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加入18份的水泥、5份的硅灰、以及2. 79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102 在一次搅拌进行至2. 5min时,在步骤10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份的 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步骤103 在二次搅拌进行至1. 5min时,在步骤10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3. 4875 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 料仓中,振动压制成基础强度透水层;步骤2 将水泥22份、石英砂65份、颜料4份、水性树脂7份、以及水6. 6份搅拌 混勻,制备感观透水层;具体地,在步骤2中,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 将7份的水性树脂、以及重量份数为3. 4份固化剂B置入混胶器中混勻 后,缓慢加入6. 6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步骤202 将65份的石英砂、22份的水泥、以及4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 次搅拌;步骤203 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勻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 步骤20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步骤204 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 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感观透水层;步骤3 使用透水砂浆,将步骤2所得感观透水层,粘结在步骤1所得基础强度透 水层的上表面,可以制得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在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与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实施例中,水可以为普通 水,也可以为磁化水。实施例四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1 中,包括0. 5份水泥、5份生态渣、0. 06份硅灰、0. 31份水和0. 01份三聚氰胺,其中,水泥的 主要成份为C3S. C2S ;在生态渣中,骨料粒度为2-4mm的生态渣占2份,骨料粒度为4_6mm的 生态渣占3份;在步骤2中,包括0. 5份水泥、5份生态渣、0. 16份水、0. 18份水性树脂和适
量颜料。
10
实施例五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1 中,包括0. 5份水泥、5份生态渣、0. 08份硅灰、0. 31份水和0. 012份三聚氰胺,其中,水泥的 主要成份为C3S. C2S。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生态渣透水砖包 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以及通过透水砂浆、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生态 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 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 6-8.0份搅拌混勻,制得基础强度透水层;将水泥 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_4份、水性树脂2_7份、以及水3. 4-6. 6份搅拌混勻,制得 感观透水层;使用所述透水砂浆,将感观透水层,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在各原 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以生态渣代替天然砂砺,可以保证透水微孔不被灰尘或泥浆堵塞,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能力;增加水性树脂,减少水泥用量,可以增强感观透水层 的表面感观度;以三聚氰胺作为高效减水剂,可以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基础强度,降低生态 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采用磁化水,可以激活泥浆活性,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抗污能力;从 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透水性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 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与感观透水层,所述感观透水 层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材 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生态渣70-80份; 水泥16-20份; 硅灰2-5份; 三聚氰胺1-3份; 水5. 6-8. 0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 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17-22份; 石英砂65-75份; 颜料3-4份; 水性树脂2-7份; 固化剂3. 4-11份; 水3. 4-6. 6 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 重量份数含量< 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 10%,骨料的颗粒级配为2-8mm、体积密度> 2. 6t/m3、吸水率为 1.0-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 孔洞颗粒,级配时,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 泥,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42. 5。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磁化水。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_5份、三聚氰胺1_3份、 以及水5. 6-8. 0份搅拌混勻,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b、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_4份、水性树脂2_7份、以及水3.4-6. 6份 搅拌混勻,制备所述感观透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基 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l、在70-8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 595-0. 80份的水,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加入16-20份的水泥、2-5份的硅灰、以及2. 38-3. 2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a2、在所述一次搅拌进行至2-;3min时,在步骤al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1_3份的三聚氰 胺,进行二次搅拌;a3、在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0. 5-1. 5min时,在步骤a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 975-4. 0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 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感 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bl、将2-7份的水性树脂、以及3. 4-11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勻后,缓慢加入 3. 4-6. 6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b2、将65-75份的石英砂、17-22份的水泥、以及3_4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次 搅拌;b3、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勻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bl 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b4、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 进行二次布料,振动挤压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以及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该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6-8.0份拌匀,制得基础强度透水层;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以及水3.4-6.6份拌匀,制得感观透水层。本发明所述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和透水性差等缺陷,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
文档编号E01C5/06GK102061652SQ20091022344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宗文会, 梁保平, 田文, 祁春旺 申请人:承德德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