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26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城市立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立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系统主要是平面交通。在同一平面上,重车、轻车、慢车、行人、停车 都在一个平面内进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车辆急剧增加,城市的道路及停车场都远远不能 满足需求,特别是对城市中的老城区,由于道路窄,交通堵塞更加严重,不仅车辆之间发生 冲突,而且停车与行人之间也发生冲突。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一些城市采用高架桥来解决交 通问题,高架桥不仅造价高昂,又造成了高架桥出入口交通堵塞的问题。还有些城市采用发 展公共交通的办法,但是公交专用线要占用车道也与其它车辆发生冲突。也有些人提倡人 们骑自行车,但由于道路的拓宽,红绿灯的增加,车辆的增加使骑自行车变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城市立体交通系统,不仅解决堵车问题,而且解决城市停车 问题。本发明是这样设计的,在地面道路之上设有两层高架道路,一层为轻车高架道路, 轻车高架道路为通行车重2. 5吨以内轿车、商务车、越野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另一层为 慢车高架道路,慢车高架道路为通行车重1吨以内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的轻型结构高架 道路。在高架道路的侧面,地面广场及空地的上方,连接有高架停车场,高架停车场可直接 与公共建筑如商场、酒店、办公楼、医院、学校所设入口相连,也可以通过楼梯与地面相连。 在轻车高架道路的交叉路口,可采用建立交桥的方式提高轻车的通行速度。本发明的高架道路为轻车和慢车道路,其负荷较轻,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高架道 路的成本,而与高架道路相邻的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问题,同时轻车和慢车不需要在到达目 的地时回到地面,解决了高架道路出入口的拥挤问题;地面道路只行驶公共汽车、客车、货 车和高架道路无法到达的车辆,为发展公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行人创造了便利条件。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中,在地面道路(7)的上方有二层高架道路,一层为轻车高架道路(1),轻 车高架道路(1)为通行车重2. 5吨以内的轿车、商务车、越野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在高 架道路(1)的侧面,地面广场及空地(8)的上方,连接有轻车高架道路停车场(2),轻车高架 停车场(2)可直接通过走道(3)与公共建筑(9)相连,也可以通过楼梯与地面相连;在地面 道路(7)的上方或下方,还有一层慢车高架道路(4),慢车高架道路(4)为通行车重1吨以 内的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在慢车高架道路(4)的侧面,地面广场及空地(8)的上方,连接有慢车高架道路停车场(5),慢车高架停车场(5)可直接通过走道 (6)与公共建筑(9)相连,也可以通过楼梯与地面相连。在高架道路的入口处及高架道路上,可设置限高拦杆以限制车辆高度,一般限高 可设定为2米。在高架道路的入口处,还可以采用限宽的办法限制其它车辆通行。在高架道路的入口处及高架道路上,也可设置限重器以限制车辆的重量,轻车高 架道路车辆限重为2. 5吨,慢车高架道路车辆限重为1吨。在一般情况下,设置上层高架道路为轻车高架道路,下层为慢车高架道路。轻车高 架道路的交叉路口可设置立交桥以提高轻车的通行速度。在高架道路的两侧或底部还可设置电缆桥架,电缆桥架中可架设通迅电缆、光缆 和照明电缆,这样维护将变得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
一种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交通系统在地面道路之上有轻车高架道路,轻车高架道路为通行车重2.5吨以内的轿车、商务车、越野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车高架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车高架道路的侧面 设有轻车高架停车场。
3.—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车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轻车高架停车场的与公共 建筑的入口直接相连。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车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轻车高架停车场通过楼梯 与地面相连。
5.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述的立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车结构高架道路的 上面或下面有一层慢车高架道路,慢车高架道路为通行车重1吨以内的摩托车、电瓶车、自 行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慢车高架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慢车道路的侧面设有慢车高架停 车场。
7.—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慢车高架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车高架停车场与公 共建筑的入口直接相连。
8.—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慢车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慢车高架停车场通过楼梯 与地面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立体交通系统。本发明是这样设计的,在地面道路之上设有两层高架道路,一层为轻车高架道路,轻车高架道路为通行轿车、商务车、越野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另一层为慢车高架道路,慢车高架道路为通行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的轻型结构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侧面、地面广场及空地的上方,连接有高架停车场,高架停车场可直接与公共建筑如商场、酒店、办公楼的入口相连,也可以通过楼梯与地面相连。
文档编号E01C1/04GK101824785SQ20101015501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唐宗才 申请人:唐宗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