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三维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79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梁三维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桥梁的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及建造技术的发展,大型桥梁建筑结构越来越多。为了符合建筑审 美要求,这些大型桥梁结构平面或立面不规则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这些不规 则结构抵抗地震动扭转分量的地震安全性以及释放这些结构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 转变形,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很多理论和技术研究。其中,隔震技术作为一种能改善结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危害性的成熟可靠、行之 有效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类新建、改建或扩建、加固工程。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 得益于具有较大竖向承载能力、水平位移较大且可控制、自动复位性能好、具有可变的水平 刚度等特性的叠层橡胶支座的研制应用。实际工程中应用比较多的叠层橡胶支座类型主要 有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等。然而,世界上很多学者对叠层橡胶支 座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都表明,叠层橡胶支座的抗扭能力仍然很弱。将叠层橡胶支座应用 到上述不规则结构仍然难以解决上部结构受扭变形超标的问题,并且更加危险的是,上部 结构的扭转变形传递到本身抗扭能力很弱的橡胶支座上会对橡胶支座造成致命的损坏,加 剧降低了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及抗扭能力。为改善叠层橡胶支座抗扭能力不足的缺陷,各 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现有的可以释放结构扭转变形的支座主要有在道路交通工程广泛应用的球形钢 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等。这些支座应用于桥梁建筑结构存在如下不足(1)支座本身无耗能 能力,需要阻尼器与其配套使用。(2)支座本身无自动复位能力,受力滑动后,需要人力、物 力将其校正复位。为了充分利用叠层橡胶支座的优点,可以将橡胶支座非固结地放置在滑板支座 上。这样就存在如下不足(1)橡胶支座非固结于滑板支座上,支座无自动复位能力。(2)由 于要保留橡胶支座的滑动距离,需要滑板支座的平面尺寸大,支座下支墩的尺寸随之增大, 受隔震层平面空间限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3)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较大,且不 易控制。(4)缺乏竖向抗拔能力。(5)虽有转动能力,但是无法控制转动角度,转动后,需要 重新矫正上部结构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三维减震支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桥梁三维减震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还包括一盆式支座,所述叠层橡胶支座下 方设有下连接板,所述盆式支座是一与所述下连接板配套的盆式支座,所述盆式支座上设 有内翼缘。所述下连接板置于所述盆式支座的盆状腔体内。这种结构更加稳定。所述盆式 支座优选盆式钢支座。所述内翼缘用于约束所述下连接板运动情况。[0009]为了减小盆式钢支座与下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在盆式钢支座与下连接板之间设一 低摩擦系数的接触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镶嵌有镜面不锈钢板,所 述盆式钢支座的盆状腔体的底部的上表面镶嵌有聚四氟乙烯板。下连接板与盆式钢支座的连接方式为所述下连接板扣置于所述盆式钢支座内, 在所述盆式钢支座的内翼缘的约束下,所述下连接板可以在所述盆式钢支座内平动和\或 转竖向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盆式钢支座对叠层橡胶支座的下连接板平动及绕水平向转动的 限制,在保留了叠层橡胶支座竖向承载力大、自动复位能力强、水平变形位移较大且可控 制、水平剪切刚度可变等优点的基础上,使叠层橡胶支座具备较好的绕竖向转动能力,在支 座受扭时能及时地释放扭转变形,并将上部结构传下来的扭转变形转化为橡胶支座的水平 剪切变形和绕橡胶支座中心轴线的低摩擦转动变形,实现沿水平向平动以及绕竖向转动的 三维减震要求,达到保护工程结构及防止叠层橡胶支座受扭破坏的双重目的。为了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盆式钢支座内,影响叠层橡胶支座相对盆式钢支座的转 动能力。所述内翼缘与所述叠层橡胶支座之间设有一柔性防护圈。所述叠层橡胶支座上方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镶嵌有镜面不锈钢 板。所述盆式钢支座有两个,一个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一个连接所述下连接板。所述盆式钢 支座上设有用于连接工程结构的螺栓孔和\或螺杆孔。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保留了橡胶隔震支座的竖 向承载力大、自复位能力好、刚度可变、水平变形较大且可控制、耗能能力好等所有优点,同 时改善了传统叠层橡胶支座的受扭转动能力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以释放其所支承的工 程结构因承受地震作用、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引起的水平变形及扭转变形,降低结构构件因 水平变形能力和扭转变形能力不足而导致发生破坏的危险性,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桥梁三维减震支座,主要包括叠层橡胶支座、盆式支座。叠层橡胶支座下方设有下 连接板,盆式支座是一与下连接板配套的盆式支座,盆式支座上设有用于约束下连接板运 动情况的内翼缘,下连接板置于盆式支座的盆状腔体内。盆式支座可以是盆式钢支座,也可 以是盆式橡胶支座,此处优选盆式钢支座。为了减小盆式支座与下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可通过在盆式支座的盆式腔体的底部 的上表面和下连接板的下表面镀低摩擦系数的涂层,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一其他低摩擦系 数的接触面。该低摩擦系数的接触面可以有镜面不锈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板组成,至于镜面 不锈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板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下 连接板的下表面镶嵌有镜面不锈钢板,盆式钢支座的盆状腔体的底部的上表面镶嵌有聚四 氟乙烯板。[0019]参照图1,叠层橡胶支座1的下连接板10扣置在盆式钢支座7内,盆式钢支座7的 底部上表面镶嵌有一聚四氟乙烯板4,聚四氟乙烯板4优选圆形,叠层橡胶支座1的下连接 板10的下表面镶嵌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可为圆形的镜面不锈钢板3。盆式钢支座7的 内翼缘11用于限制叠层橡胶支座1的水平向和竖向平动以及绕竖向的转动,叠层橡胶支 座1的下连接板10上镶有的镜面不锈钢板3与盆式钢支座7底部上表面镶有的聚四氟乙 烯板4组成转动接触面,由于摩擦系数很小,所以,当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三维减震支座与下 部结构固结时,叠层橡胶支座1在承受较大竖向荷载的情况下具备较好的绕竖向转动的能 力。盆式钢支座7的内翼缘11与叠层橡胶支座1之间有一柔性防护圈,防止灰尘等杂物进 入盆式钢支座7内,影响叠层橡胶支座1相对于盆式钢支座7的转动能力。通过上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三维减震支座可以释放其所支承的结构的水平变形及扭转变形,降低结 构构件因水平变形能力和扭转变形能力不足而导致结构发生破坏的危险性,提高结构的抗 震性能。叠层橡胶支座1可以是各种型号和规格的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或高阻尼 橡胶支座中的一种。盆式钢支座7的内翼缘11与叠层橡胶支座1之间可设有一柔性防护 圈2。盆式钢支座7上可设有用于连接工程结构的螺栓孔9和\或螺杆孔8。通过上述设计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模块化生产,其生产、加工、安装都很方 便,而且支座平面尺寸以及高度较现有减震支座增加不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桥梁三维减震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盆式支座,所述叠层橡胶支座下方设有下连接板,所述盆式支座是一与所述下连接板配套的盆式支座,所述盆式支座上设有内翼缘,所述下连接板置于所述盆式支座的盆状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三维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式支座采用盆式钢 支座,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镶嵌有镜面不锈钢板,所述盆式钢支座的盆状腔体的底部的 上表面镶嵌有聚四氟乙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桥梁三维减震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还包括一盆式支座,叠层橡胶支座下方设有下连接板,盆式支座是一与所述下连接板配套的盆式支座,盆式支座上设有内翼缘,下连接板置于所述盆式支座的盆状腔体内。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保留了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大、自复位能力好、刚度可变、水平变形较大且可控制、耗能能力好等所有优点,同时改善了传统叠层橡胶支座的受扭转动能力差的缺点。
文档编号E01D19/04GK201605531SQ201020107069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韩凯翔 申请人:上海英谷桥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