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79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的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型桥梁建筑越来越多。为了符合桥梁建筑审美要求,这些大跨度结构中 平立面不规则结构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这些不规则结构抵抗地震的安全性以及 释放这些结构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形,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很多理论和技术研允。其中,减震技术作为一种能改善结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危害性的成熟可靠、行之 有效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类新建、改扩建、加固工程。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得益 于具有较大竖向承载能力、水平位移较大且可控制、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等特性的减震支 座的研制应用。在实际使用中,地震、风振和其他设备振动都可能引起大型桥梁建筑结构自身的 振动,这种振动可能导致结构的损伤累积,设备的不正常运行以及人体感觉不舒适等不良 反应。现有的普通减震支座虽然具备一定的减振效果,但由于自身材料和结构的限制,不能 提供较高的阻尼力,使得较大的振动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以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所述支座主体包括用于连接桥梁 工程结构的支座板,所述支座板包括用于连接上部工程结构的上支座板、用于连接下部工 程结构的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设有用于减震的阻尼器,所述阻尼 器通过连接键固定在上支座板上。所述阻尼器采用软钢阻尼器。软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滞 回耗能能力(等效阻尼比可达20-30% ),将有效减小上部结构在地震、强风等作用下的振 动和破坏。且阻尼器通过连接键固定可快速更换,便于维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座主体采用铸钢球形支座主体,所述上支座板、下支座 板之间设有一中间球面板。这样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能够通过中间球面板传力, 各向转动性能一致,不会出现力的缩颈现象,特别是作用在混凝土上时,反力比较均勻,适 用于各类结构形式复杂的节点构造。所述上支座板内表面覆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采用镜面不锈钢板,所述镜面 不锈钢板贴覆在所述上支座板内表面上。高质量的镜面不锈钢板,滑动摩擦系数低,正常使 用情况下能够有效释放上部结构的温度应力。所述下支座板与所述中间球面板靠近的弧形面上设有球面滑板。所述中间球面板 的靠近所述上支座板的一面上嵌有平面滑板,靠近所述下支座板的弧形表面上镀有硬铬。所述平面滑板和所述球面滑板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也可采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 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抗压强度大。聚四氟乙烯材料以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 料,是已有材料,此处不再详述。不锈钢板与平面滑板构成平面摩擦副,使支座能实现水平 方向的滑动。硬铬与球面滑板构成球面摩擦副,使支座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转动。正常环境下工作时,本实用新型在承受桥梁上部工程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和水平 荷载的同时可实现一定程度的滑动和转动,起到释放温度应力的作用。在地震、强风或其它 振动情况发生时,本实用新型的位移量超出正常环境下工作的范围,阻尼器开始工作,利用 阻尼材料的特性提供一定的阻尼力,通过阻尼器滞回耗能起到减震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支座主体包括用于连接 桥梁工程结构的支座板,支座板包括用于连接上部工程结构的上支座板1、用于连接下部工 程结构的下支座板6,上支座板1与下支座板6之间设有用于减震的阻尼器7,阻尼器7通 过连接键固定在上支座板1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座主体可以采用铸钢球形支座主体。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6之间设有一中间球面板4。这样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 支座,能够通过中间球面板4传力,各向转动性能一致,不会出现力的缩颈现象,特别是作 用在混凝土上时,反力比较均勻,适用于各类结构形式复杂的节点构造。阻尼器7采用铅挤压阻尼器或软钢阻尼器。铅挤压阻尼器或软钢阻尼器具有良好 的滞回耗能能力(等效阻尼比可达20-30% ),将有效减小上部结构在地震、强风等作用下 的振动和破坏。且阻尼器7通过连接键固定可快速更换,便于维修。上支座板1内表面覆有不锈钢板2,不锈钢板2采用镜面不锈钢板,镜面不锈钢板 贴覆在上支座板1内表面上。高质量的镜面不锈钢板,滑动摩擦系数低,正常使用情况下能 够有效释放上部结构的温度应力。下支座板6与中间球面板4靠近的弧形面上设有球面滑板5。中间球面板4的靠 近上支座板1的一面上嵌有平面滑板3,靠近下支座板6的弧形表面上镀有硬铬。平面滑 板3和球面滑板5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也可采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材料,抗压强度大。聚四氟乙烯材料以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是已有材 料,此处不再详述。不锈钢板2与平面滑板3构成平面摩擦副,使支座能实现水平方向的滑 动。硬铬与球面滑板5构成球面摩擦副,使支座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转动。正常环境下工作时,本实用新型在承受桥梁上部工程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和水平 荷载的同时可实现一定程度的滑动和转动,起到释放温度应力的作用。在地震、强风或其它 振动情况发生时,本实用新型的位移量超出正常环境下工作的范围,阻尼器7开始工作,利 用阻尼材料的特性提供一定的阻尼力,通过阻尼器7滞回耗能起到减震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普通支座不能提供较大的阻尼力的问题,克服了在地震、强风作用下耗能减震力不够的缺陷,改变了以往需在结构设计中将支座与阻尼器分开设计的弊 端,降低了减震机构的设计复杂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 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 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 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所述支座主体包括用于连接桥梁工程结构的支座板,所述支座板包括用于连接上部工程结构的上支座板、用于连接下部工程结构的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通过连接键固定在上支座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采用软钢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 下支座板之间设有一中间球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 座板内表面覆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采用镜面不锈钢板,所述镜面不锈钢板贴覆在所 述上支座板内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的减震支座。内置有阻尼器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支座主体包括用于连接桥梁工程结构的支座板,支座板包括用于连接上部工程结构的上支座板、用于连接下部工程结构的下支座板,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设有阻尼器,阻尼器通过连接键固定在上支座板上,阻尼器采用软钢阻尼器。解决了长期以来普通支座不能提供较大的阻尼力的问题,克服了在地震、强风作用下耗能减震力不够的缺陷,改变了以往需在结构设计中将支座与阻尼器分开设计的弊端,降低了减震机构的设计复杂程度。
文档编号E01D19/04GK201605530SQ201020107060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韩凯翔 申请人:上海英谷桥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