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67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铺筑路面时采用该路面结构,可以增加路面层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路面层间的粘结性能,形成嵌入式斜面阻碍,从而提高路面层间水平方向的抗剪切能力,达到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背景技术
半刚性路面是我国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半刚性路面包括基层和面层。基层即通常所说的刚性层,一般由三层构成,分别为底基层、中基层和上基层;面层即为柔性层,一般也为三层,分别为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路面各层间的粘结性能是衡量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路面铺筑按层完成后,由于传统路面压实机械的钢轮都是柱面结构,故各层目视效果均为平面。 而路面各层间的粘结性能取决于压实效果和压实后平面层间的自然粘结状态决定,这依靠的是两层材料间的相互粘接效果和层间相互摩擦力。为提高层间粘结效果,目前层间广泛采用浙青洒铺技术,该技术对路面层间粘结性能的提高有着很好的效果。但这种粘结状态未改变路面层间结构(即路面层间仍为平面接触),当存在水平载荷作用,且水平载荷较大时,仍会导致路面层间的滑动,从而使路面上层和路面下层产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车辆起步和制动所产生的水平载荷对路面的反复作用是导致路面层间破坏的重要原因,故曾强路面层间的粘结性能,提高路面层间的剪切能力是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从而可以增强在水平载荷作用下路面层间的粘结性能和抗剪切能力。本发明采用的是增加路面层间的接触面积和使路面层间形成局部嵌入式结构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上层路面和下层路面的接触面为路面层间,其特征在于,沿路面纵断面方向,上层路面的下表面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即路面层间为层间嵌入式配合结构。作为优选,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下凹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有与该下凹结构配合的下凸结构。作为优选,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上凸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具有与该上凸结构配合的上凹结构。作为优选,下层路面的上表面具有下凹和上凸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有与该下凹和上凸结构配合的下凸和上凹结构。所述下层路面的下凹、上凸或下凹和上凸结构,以及上层路面的下凸、上凹或下凸和上凹结构(即路面层间的嵌入式配合结构),形状可以为弧形、梯形、三角形或均布球冠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路面层间沿纵断面(行车方向的断面)上形成嵌入式纹理结构(曲面纹理结构),该层间嵌入式纹理结构不仅可以增加上层路面与下层路面的接触面积,而且下层路面与上层路面形成嵌入式配合结构,使路面层间在行车方向上形成斜面接触,从而可以阻碍上层路面在水平载荷作用下行车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提高路面在水平载荷作用下层间的粘结性能和抗剪切能力。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的组合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为了简单的表述该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的的特点,这里以路面层间为均布间断下凹式结构为例。本发明适用于路面各层的铺筑。以两层路面铺筑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两层路面在本说明书中分别称为上层路面和下层路面,两层路面的接触面称为路面层间。本发明的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沿路面纵断面方向,下层路面的上表面与上层路面的下表面为层间嵌入式配合。层间嵌入式配合结构的凹凸形状可以为弧形、梯形、三角形或均布球冠。图1以下层路面为下凹和上凸,与下层路面配合的上层路面为下凸和上凹的路面结构为代表示出了嵌入式路面结构的特征。图1为下层路面和上层路面分离结构的轴测图,其中A为下层路面,B为上层路面,填充部分为路面的局部纵断面。从图中可以看出,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下凹和上凸,上层路面的下表面有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下凹和上凸结构嵌入配合的下凸和上凹结构。将图1中A和B贴合,即形成了图2所示的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图2中的I指代路面层间。当然,也可以采用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下凹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有与该下凹结构配合的下凸结构。或者,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上凸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具有与该上凸结构配合的上凹结构。采用上述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铺筑路面,与平面路面结构相比,由于路面层间存在嵌入式配合结构,不仅增加了层间的接触面积,而且使路面层间在图示水平方向上(行车方向)形成斜面接触,从而达到增加路面层间粘结性能和提高路面层间抗剪切能力的目的。此外,由于该嵌入式路面结构的上层路面或下层路面或上层路面和下层路面有凸起的存在,局部范围内路面厚度增加,故路面承载垂直载荷的能力也会显著增强。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中上层路面和下层路面的接触面为路面层间,其特征在于,沿路面纵断面方向,上层路面的下表面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即路面层间为层间嵌入式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下凹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有与该下凹结构配合的下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上凸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具有与该上凸结构配合的上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具有下凹和上凸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有与该下凹和上凸结构配合的下凸和上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路面的下凹结构以及上层路面的下凸结构的形状为弧形、梯形、三角形或均布球冠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路面的上凸结构以及上层路面的上凹结构的形状为弧形、梯形、三角形或均布球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路面的下凹和上凸结构以及上层路面的下凸和上凹结构的形状为弧形、梯形、三角形或均布球冠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层间嵌入式路面结构。形成嵌入式路面结构的原因在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有下凹、上凸或下凹和上凸结构,上层路面的下表面形成与之配合的下凸、上凹或下凸和上凹结构。当路面铺筑完成后,沿路面纵断面方向,上层路面的下表面与下层路面的上表面(即路面层间)为层间嵌入式配合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路面层间形成具有下凹、上凸或下凹和上凸的曲面纹理结构,这不仅可以增加上层路面与下层路面的接触面积,使路面层间的粘结性能增强;而且上层路面与下层路面形成嵌入式配合结构,使路面层间在行车方向上形成斜面接触,从而可以阻碍上层路面在水平载荷作用下行车方向上的水平位移,减少路面拥包的形成,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1C7/34GK102418309SQ20111029104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贺雨田 申请人:贺雨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