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95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设施,具体是涉及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
背景技术
我国已发生多次公路大桥坍塌事件,虽然有工程质量存在缺陷等各种原因,但大型货车长期严重超载行驶在大桥上也是引起公路大桥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大型货车长期严重超载行驶在大桥上,虽然大桥暂时不坍塌,却会给大桥造成严重的损害,日积月累,大桥终会不堪重负而坍塌或不能用。建造一座公路大桥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甚至上百亿元。公路大桥一旦坍塌,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给方方面面带来不良影响。而目前治理货车长期严重超载的效果不甚理想,超载严重的大型货车通过各种方式、手段经常行驶在公路大桥上,对公路大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离大桥至少300m以上的通向大桥公路上分别设有一段通行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的匝道,其中小客车匝道靠左边,大货车匝道靠右边并与路肩紧靠一起,大客车匝道设置在中间;所述大客车和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均设有缺口,该二者缺口相互对应,所述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处的路面经公路右边路肩与第二条地磅路连接,该第二条地磅路与候车区连接;在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后方设有第一条地磅路,该第一条地磅路的入口经公路右边路肩与公路连接,该第一条地磅路的一侧与候车区连接;所述第一条地磅路的后段设有地磅,该地磅上方设有雨篷;所述地磅出口处分别与返回路和上桥支路连接,所述上桥支路的出口经公路右边路肩与大货车匝道出口前方的公路连接。所述大客车匝道上分别设有第一个、第二个自动路障,所述第一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客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后方的大客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第二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客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前方的大客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大货车匝道上分别设有第三个、第四个自动路障,所述第三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后方的大货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第四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前方的大货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与地磅出口处连接的上桥支路入口处设有第五个自动路障;所述上述各自动路障主体呈梯子状,该自动路障主体由金属管材制成,该自动路障底端或后端设有轴,该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及入口处后方路面上设有减速带;所述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出口处前方设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摄像头。所述第一条地磅路与第二条地磅路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室,该控制室靠近公路右边路肩,该控制室设有观察窗,该控制室内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二、三、四、五个自动路障中配置的电动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匝道和多重自动路障能有效防止超重车辆冲卡;本实用新型在控制室内配一名工作人员,另外再配一名处理杂勤的工作人员即可完成相应工作,既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又能很好地保护大桥免受超重超载货车的侵害,保证大桥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不会使超重车辆受损,能对超重车辆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使超重车辆能顺利快捷驶入返回路经改道后驶向目的地。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成本并不大,但对车辆的防超治超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实施起来不复杂,在大桥已经运行的现有条件下均可实施应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叙述。如图I所示,图中I.第一个自动路障、2.第二个自动路障、3.摄像头、4.减速带、 5.第一条地磅路、6.第三个自动路障、7.控制室、8.候车区、9.第二条地磅路、10.第四个自动路障、11.返回路、12.雨篷、13.地磅、14.第五个自动路障、15.上桥支路。在离大桥至少300m以上的通向大桥公路上分别设有一段通行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的匝道,其中小客车匝道靠左边,大货车匝道靠右边并与路肩紧靠一起,大客车匝道设置在中间;所述大客车和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均设有缺口,该二者缺口相互对应,所述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处的路面经公路右边路肩与第二条地磅路9连接,该第二条地磅路9与候车区8连接;在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后方设有第一条地磅路5,该第一条地磅路5的入口经公路右边路肩与公路连接,该第一条地磅路5的一侧与候车区8连接;所述第一条地磅路
5的后段设有地磅13,该地磅13上方设有雨篷12 ;所述地磅13出口处分别与返回路11和上桥支路15连接,所述上桥支路15的出口经公路右边路肩与大货车匝道出口前方的公路连接。所述大客车匝道上分别设有第一个、第二个自动路障1、2,所述第一个自动路障I设置在大客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后方的大客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第二个自动路障2设置在大客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前方的大客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大货车匝道上分别设有第三个、第四个自动路障6、10,所述第三个自动路障6设置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后方的大货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第四个自动路障10设置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前方的大货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与地磅13出口处连接的上桥支路15入口处设有第五个自动路障14;所述上述各自动路障主体呈梯子状,该自动路障主体由金属管材制成,该自动路障底端或后端设有轴,该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及入口处后方路面上设有减速带4 ;所述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出口处前方设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摄像头3。所述第一条地磅路5与第二条地磅路9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室7,该控制室7靠近公路右边路肩,该控制室7设有大角度观察窗,该控制室7内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二、三、四、五个自动路障(1、2、6、10、14)中配置的电动机连接。大客车和大货车等都无法在小客车匝道通行,所以小客车可顺畅通过自己的匝道快速上桥。大客车、中型货车及空载大货车等可在大客车或大货车匝道中通行,控制室7内的工作人员看到大客车及中型货车驶向大客车匝道时,可视情同时打开第一、二个自动路障1、2,该两个自动路障主体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由水平横向状变为竖向,大客车等可顺利通过匝道上桥。当有个别超重大货车紧随大客车驶入大客车匝道时,也无关系,先将第二个自动路障2关闭,让大客车暂停在第二个自动路障2前,控制室7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喇叭(可在控制室7顶部设置喇叭)指挥已驶入大客车匝道的大货车通过大客车匝道和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驶入第二条地磅路9 ;因设置在大货车匝道上的第四个自动路障10处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的前方,该第四个自动路障10是关闭的,所以超重大货车从大客车匝道往右缺口行驶时无法通过大货车匝道直接上桥而只能驶入第二条地磅路9。当超重大货车驶离大客车匝道或已向该匝道右边缺口转弯时,工作人员即可打开第二个自动路障2放行大客车。因在匝道入口处后面的公路上设有较长的减速带4,车辆进入减速带4地段时车速较慢,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如有个别超重大货车想驶入大客车匝道时可提前制止并引导其驶入第一条地磅路5。所以超重大货车驶入大客车匝道的情况不易发生。在匝道入口处和未到入口处的公路上均设有交通指示牌,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司机都能清楚分辨应该驶向那个匝道。工作人员还可通过喇叭指挥、引导大货车驶向第一条地磅路5后驶入地磅13过磅,如大货车超重则驶入返回路11经改道后驶向目的地。如大货车未超重,控制室7内的工作人员可打开第五个自动路障14,未超重的大货车驶入上桥支路15后驶向大桥。当大客车、中型货车等由大货车匝道通过上桥时,如有个别超重大货车紧随大客车驶入大货车匝道时,可先将第四个自动路障10关闭,让大客车等暂停在第四个自动路障10前,控制室7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喇叭指挥已驶入大货车匝道的超重大货车通过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驶入第二条地磅路9;当超重大货车驶离大货车匝道或已向该匝道右边缺口转弯时,工作人员即可打开第四个自动路障10放行大客车。当需过磅的大货车相对多些时可在候车区8暂时等待,并有序快捷实施过磅。地磅13上方设置的雨篷12,为司机和过磅的工作人员提供方便。也可视情将地磅系统与设置在控制室7内的控制器系统连接,使控制室内7内的工作人员对大货车过磅的数据能一目了然,并通过喇叭指挥、引导大货车驶入返回路11或上桥支路15 ;从而可减少过磅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费用;司机也不必下车,根据过磅情况直接驶入返回路11或上桥支路15,为司机节省时间。设置的摄像头3可记录违规、违法车辆情况,同时能对想冲卡的司机起到一个威慑作用。本实用新型在控制室7内配一名工作人员,另外再配一名处理杂勤的工作人员即可完成相应工作,并能有效防止超重大货车冲卡过桥,既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又能很好地保护大桥免受超重超载货车的侵害,保证大桥的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其特征是在离大桥至少300m以上的通向大桥公路上分别设有一段通行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的匝道,其中小客车匝道靠左边,大货车匝道靠右边并与路肩紧靠一起,大客车匝道设置在中间;所述大客车和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均设有缺口,该二者缺口相互对应,所述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处的路面经公路右边路肩与第二条地磅路连接,该第二条地磅路与候车区连接;在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后方设有第一条地磅路,该第一条地磅路的入口经公路右边路肩与公路连接,该第一条地磅路的一侧与候车区连接;所述第一条地磅路的后段设有地磅,该地磅上方设有雨篷;所述地磅出口处分别与返回路和上桥支路连接,所述上桥支路的出口经公路右边路肩与大货车匝道出口前方的公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其特征是所述大客车匝道上分别设有第一个、第二个自动路障,所述第一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客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后方的大客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第二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客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前方的大客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大货车匝道上分别设有第三个、第四个自动路障,所述第三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后方的大货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第四个自动路障设置在大货车匝道右边封栏缺口前方的大货车匝道两边封栏上;所述与地磅出口处连接的上桥支路入口处设有第五个自动路障;所述上述各自动路障主体呈梯子状,该自动路障主体由金属管材制成,该自动路障底端或后端设有轴,该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其特征是所述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及入口处后方路面上设有减速带;所述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出口处前方设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条地磅路与第二条地磅路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室,该控制室内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二、三、四、五个自动路障中配置的电动机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防超重货车过桥设施,是在未到大桥的通向大桥公路上设有小客车、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大客车和大货车匝道右边设有缺口,该缺口与公路右边的第二条地磅路连接;在靠近匝道入口处的公路右边设有第一条地磅路,该地磅路后段设有地磅,地磅出口处与返回路和上桥支路连接。大客车、大货车匝道入口处均设有路障,从而促使大货车主动驶入第一条地磅路进入地磅过磅,未超重货车经上桥支路上桥,超重货车从返回路返回。大客车等可同时从大客车和大货车匝道通过上桥,如有大货车驶入上述匝道,设置在该匝道前方的路障会及时关闭,从而迫使该大货车从大客车和大货车匝道右边缺口驶入第二条地磅路进行过磅,从而有效防止超重大货车冲卡过桥。
文档编号E01F13/04GK202744985SQ20122045492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8日
发明者陈科 申请人:陈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