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轨道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重物移动的小车,特别是一种在轨道上载重梁移动的小车。
背景技术:
在既有铁路进行涵洞顶进时,为了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防止铁路股道塌陷,通常需要架设施工便梁以进行架空加固。受场地及条件的限制,施工便梁纵梁架设时经常无法使用汽车吊及救援吊,而需采用人工架设,通过铺设两组平行的走行轨,在走行轨上设置轨道小车,通过轨道小车实现对施工便梁纵梁的纵移、横移,从而完成施工便梁纵梁的架设。由于便梁很重,通常达十几吨到几十吨,在落吊到轨道小车上时,尤其在落吊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其要求小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性,一旦小车因强度不足导 致变形损毁,将可能发生翻车事故,不但发生危险,而且翻车后再次架设小车及吊装便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极大影响便梁的架设时间,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强度高、可抵抗重物冲击的轨道小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小车,包括两个板式车架,两板式车架的中间通过落梁钢轨固联,两个车架底部均安装有两排可置于两条平行的走行轨上的滚轮,两个车架在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与落梁钢轨相垂直的加强结构件。所述加强结构件可以为角钢、工字钢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小车,通过在两个车架的相对侧上设置固定的角钢、工字钢等加强结构件,大幅提升了轨道小车的强度,提高了其承重能力及抗冲击性能,避免了施工便梁吊装时产生的车架变形,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右视图。图4为图I所示轨道小车在轨道上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一种轨道小车,包括两个由板式车架,板式车架为钢板2,各钢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两排平行的滚轮1,滚轮可置于底部铺设的走行轨5上,两钢板的中部通过落梁钢轨3连接,钢板相对侧设焊接有与钢轨相垂直的加强结构件,所述加强结构件可为工字钢或者角钢。落梁钢轨3的两端最好分别置于两块钢板2的中线位置,以保证便梁落吊在落梁钢轨3上时受力均匀。钢板2相对侧的加强结构件加强了钢板靠近施工便梁侧的那条边,使钢板的强度大幅提升,可更好的抵抗住落吊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防止轨道损毁与小车翻 车。
权利要求1.ー种轨道小车,轨道小车,包括两个板式车架(2),两板式车架(2)的中间通过落梁钢轨(3)固联,两个车架底部均安装有两排可置于两条平行的走行轨上的滚轮(1),其特征在于两个车架在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与落梁钢轨(3)相垂直的加强结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件(4)为角钢或者エ字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梁钢轨(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板式车架(2)的中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小车,包括两个板式车架,两板式车架的中间通过落梁钢轨固联,两个车架底部均安装有两排可置于两条平行的走行轨上的滚轮,两个车架在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与落梁钢轨相垂直的加强结构件。通过加强结构件对车架靠近施工便梁侧的条边进行加固,使车架的强度大幅提升,可更好的抵抗住落吊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防止轨道损毁与小车翻车,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概率。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755318SQ20122045401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童梦林, 范波, 谢赛军, 朱建平, 黎炯, 孙学猛, 冯正, 朱宜浣, 蔡文胜, 符望春 申请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