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554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等高速轨道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厢,属于轨道车辆内装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轨道车辆的迅速发展,对车厢内装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提高车厢的档次,满足高端乘客的个性化需求。现有的动车组等高速轨道车辆,在一等座和二等座车厢内一般只在车顶两侧侧顶的位置各设置一灯带,灯带有灯罩和内部的光源体组成,灯带通过安装结构固定在车体骨架上。在部分商务包间内,还另外设置有顶灯、壁灯等,整体美观效果较差。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灯具只起到照明作用,美观装饰作用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高车厢整体美观度的轨道车辆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轨道车辆车厢的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车厢,在车厢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各空间的间壁,在所述间壁上设置有间壁门,在所述间壁和/或间壁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装饰灯和/或号码灯。

进一步,所述间壁包括在普通车厢内分隔座椅单元的座椅间壁,和/或在商务车厢内分隔各包间的包间间壁,和/或车门入口处的通过台间壁。

进一步,所述装饰灯为由多条平行的灯条组成的灯带,或由多条灯条组成的特殊图形或图案。

进一步,在所述间壁上对应所述灯条的位置设置有槽,所述槽的形状与灯条的形状相同,在所述槽内安装有光源,在所述光源的上方覆盖一层透光材料。

进一步,在所述间壁上设置有槽,在所述槽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光源,在所述光源的上方覆盖一层透光材料,在透光材料的表面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上开有与图形或图案相同的开口,开口处的透光形成灯条并进而形成所述图形或图案。

进一步,所述槽为凹槽或为镂空的槽。

进一步,在普通车厢的车顶板中央区域设置一条沿车厢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车顶灯带,在所述车顶灯带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车顶灯,在每个所述座椅单元内的间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壁灯。

进一步,在商务车厢的车厢过道的车顶板上安装有多个第二车顶灯,在包间内安装有顶灯及第二壁灯,所述第二壁灯沿车窗的窗框安装。

进一步,在商务车厢一侧的侧墙上安装有装饰灯和/或号码灯,在每个侧墙车窗的下方窗框处设置条状的第三壁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厢。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厢及轨道车辆,在间壁和间壁门上设置装饰灯和号码灯,不但使整个车厢具有较高的整体美观度,也提高了车厢照明的效果,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普通车厢布局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座椅间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饰灯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饰灯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商务车厢布局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通过台断面结构图。

如图1至图6所示,座椅单元1,车厢过道2,座椅间壁3,横向间壁3a,纵向间壁3b,间壁门4,座椅5,桌6,功能椅7,通道8,车窗9,电视机10,候车区11,装饰灯12,第一壁灯13,槽14,LED光源板15,透光材料16,遮光片17,装饰灯18,号码灯19,侧墙20,包间21,包间间壁22,包间门23,休息区24,卫生间25,座卧两用装置26,车门27,隔板28,卫生间门29,洗手台30,便器31,浴缸32,第一车窗33,第二车窗34,通过台间壁35,通过台36,过道37,洗手台38,配电柜39,休闲区40,卫生间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由两端的头车车厢和中间的多节中间车厢联挂组成。头车车厢和中间车厢均上下两层的双层结构。

头车车厢由司机室及紧邻司机室的上层观光车厢和下层吧台车厢组成,上层的观光车厢和下层的吧台车厢通过楼梯连通。上层的观光车厢高出司机室,在高出部分的侧墙上位置有环形的侧墙车窗,在车顶上设置有大视野的天窗,观光车厢内设置有供乘客使用的观光沙发,乘客坐在观光沙发上可以通过环形的侧墙车窗和车顶的天窗观看车外景观,为乘客提供全视野的观景体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吧台车厢内设置有吧台桌和吧台椅等设备,供乘客休闲娱乐增加了列车的功能性,满足高层次乘客乘坐的需求。

每节中间车厢的上层为供乘客乘坐的客区车厢,下层为用于放置货物的货区车厢,上层的客区车厢和下层的货区车厢之间通过客区车厢地板分隔。上层的客区车厢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一等座车厢、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商务车厢等。

上层的客区车厢和下层的货区车厢分别对应两层站台,乘客和货物分别从不同的站台上下车,实现人、货分离,互不影响,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每一站所需停靠的时间,而且还可以保证乘客上下车的安全,特别适合长途运营。为了便于货物的识别和装卸,货物都分别放置在小型的集装箱内,集装箱的识别和装卸均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车厢,是轨道车辆中的一等座车厢,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列座椅单元1,两列座椅单元1之间为车厢过道2,前后两个座椅单元1在车体长度方向上交错叠置安装,用以减少每个座椅单元1所占用的空间,在保证乘客舒适性的前提下,大幅提高车厢的乘员数量,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车厢空间利用率。

每个座椅单元1由座椅间壁3隔开,座椅间壁3采用半高间壁,既可保证乘坐的舒适性,又使每个座椅单元1具有极好的私密性。座椅间壁3的材料由外层复合木板、中间层的海绵及内层的麻布组成,复合木板的最外层(即座椅间壁3的外表面)具有一层装饰板,如具有木纹表面的装饰板,装饰板也可以采用玻璃板,既可以保证座椅间壁3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可以提高座椅间壁3的整体美观度。

座椅间壁3为由横向间壁3a和纵向间壁3b组成的L形,在前后两个座椅单元1的纵向间壁3b之间设置有间壁门4,用于封闭相邻两个座椅单元1之间的通过间隙,以提高每个座椅单元1的私密性。本实施例中,门壁门4采有推拉门,纵向间壁3b采用中空的结构,间壁门4在打开的状态时隐藏在纵向间壁3b内,与纵向间壁3b融为一体,以节约间壁门4所占用的空间,间壁门4在关闭的状态时,从纵向间壁3b的内部伸出。

如图2所示,在每个座椅单元1的纵向间壁3b的外侧表面上均设置有装饰灯12及号码灯(图中未示出),在间壁门4的外表面上也可以设置装饰灯及号码灯。其中,号码灯方便乘客尽快找到自己的座椅单元1。在车厢过道2两侧的座椅间壁3上设置有装饰灯12,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形成一条灯光形成的通道,增加了车厢内饰的整体美观度。

装饰灯12可以是由多条平行的灯条组成的灯带,灯条可以采用水平的灯条、垂直的灯条、斜置的灯条、弧线的灯条等,装饰灯12也可以采有由多条灯条组成的特殊图形或图案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则优选在纵向间壁3b的外表面是的一个角处设置多条平行且斜置的灯条,多条灯条组成一条斜置的灯带,简洁美观大方。

如图3所示,在装饰灯12及号码灯的位置,在座椅间壁3的复合木板上根据设计的图形和图案相应设置有槽14,槽14与灯条的形状相同,槽14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镂空的槽,在槽14的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优选采用LED光源板15,LED光源板15通过螺钉固定在纵向间壁3b上,在LED光源板15的上方覆盖一层透光材料16,透光材料16优选采用亚克力,透光材料16用胶固定在纵向间壁3b上,透光材料16与纵向间壁3b的表面平齐,使纵向间壁3b的整个表面平整,保证纵向间壁3b的整体美观度。LED灯亮时,LED光源板15发射的灯光从透光材料16中透出,在照明的同时显示出不同形状的灯带或其它特殊的图形和图案。

如图4所示,装饰灯12及号码灯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即在装饰灯12及号码灯的位置,在纵向间壁3b的复合木板上设置一个面积可以覆盖完整的图形和图案的槽14,在槽14的内部安装有多个LED光源板15,LED光源板15通过螺钉固定在纵向间壁3b上,在LED光源板15的上方覆盖一层透光材料16,透光材料16优选采用亚克力,透光材料16用胶固定在纵向间壁3b上,在透光材料16的表面上再覆盖一层遮光片17,遮光片17用在胶固定在透光材料16上,遮光片17上根据设计的图形和图案开有开口,从开口中透过的光即可形成灯条并进而形成所需的图形和图案。遮光片17的表面图案或材质要与纵向间壁3b相同,保证座椅间壁3的整体美观度。

本实施例中,在车厢顶板的中央区域设置一条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的车顶灯带(图中未示出),车顶灯带的两端与端墙之间有一小段距离,车顶灯带的两端部呈半圆形的封闭结构,整体形状简单大方。车顶灯带由灯罩、光源和安装座组成,安装座固定车体骨架上。在车顶灯带的两侧还安装有多个第一车顶灯,第一车顶灯采用筒形结构,筒形第一车顶灯由筒形灯罩及内部的LED光源组成,灯罩固定在车顶板上。车厢内采用一条灯带及多个筒形第一车顶灯的结构形式,不但起到照明的效果,也减化了车厢顶板的结构,同时增加了车厢内饰的整体美观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间壁采用S形状的结构,横向间壁的内侧(即紧邻侧墙的一侧)向本座椅单元1的内部凹陷,横向间壁的外侧(即紧邻车厢过道2的一侧)向本座椅单元1的外部凹陷。横向间壁和纵向间壁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横向间壁和纵向间壁的底部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横向间壁的一侧边与侧墙20固定连接。

每个座椅单元1中包括座椅5、搁脚台(图中未示出)、桌6和功能椅7。其中,每个座椅5均向该侧的侧墙20方向倾斜设置,即与车辆运动方向倾斜布置,并优选倾斜的角度为45度,座椅5在本座椅单元1的横向间壁的外侧的向外凹的空间与前方座椅单元1的横向间壁的内侧的向内凹的空间内延伸,以最大限制地节约每个座椅单元1所占用的空间,提高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座椅5由靠背、座垫及运动机构组成,乘客通过操作开关即可实现座椅在坐位、卧位及任意斜靠位之间的转换,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搁脚台固定在前方座椅单元1的横向间壁内侧部分的下部,在座椅5处于卧位时,座垫会一直向前延伸至搁脚台处,搁脚台、座垫、靠背共同形成水平的卧铺。在座椅5的另一侧与侧墙20之间设置桌6,桌6由横向间壁内侧的下半部分向前方凹陷后形成的平面形成,桌6侧部紧靠在侧墙20上,桌6与横向间壁为一体的结构。在桌6上方的横向间壁的内侧表面上还安装有一个壁灯13,乘客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控制,方便乘客使用。在桌6的前方还设置有一个活动的独立安装的功能椅7,功能椅7位于车窗9的窗台的下方位置。功能椅7直接放置在车厢地板上,乘客可以根据需要搬动功能椅7至所需的位置和角度,方便作用,功能椅7可供临时来该座椅单元1座客的乘客坐在上面,方便与该座椅单元1内的乘客聊天。在每个座椅单元1内还安装有一台电视机10,电视机10安装在前方座椅单元1的横向间壁上。

对应每个座椅单元1在侧墙20上设置一个车窗9,各个座椅单元1的车窗9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座椅单元1内的乘客的活动不会通过车窗玻璃的反光影射至相邻的另一个座椅单元1的车窗9上,进而可以更加提高每个座椅单元1的私密性。

开在侧墙20上的车窗9一直向上连续延伸至车顶的位置,整体呈细长和上部带有弧面的形状,包括侧墙的部分和侧顶的部分,与车体侧墙和侧顶位置的形状相同。该结构的车窗9增加了每个座椅单元1所对应的车窗9面积及车窗9的整体高度,进而大幅地增加了车窗视野,改善了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最好的视线和用户体验。乘客坐在向车窗9方向倾斜的座椅5上,通过由侧墙20一直向上延伸至车顶的车窗9,可以观赏到更完美的车外景观,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乘客的晕车感觉。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车厢,是轨道车辆中的商务车厢,包括多个包间21,包间21与车体侧墙20之间为车厢过道2。包间21由包间间壁22分隔而成,包间间壁22为从车厢地板至车厢顶板的全封闭结构,在每个包间21的包间间壁22上设置进出包间的间壁门即包间门23,包间门23采用推拉门结构。

紧邻车厢过道2的包间间壁22为由多个弧形间壁组成的波浪形的结构,每个弧形包间间壁22的两端波谷之间包括一个或两个包间21,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两个包间的设计。包间间壁22采用弧形的设计,在两个弧形的连接处具有向内凹陷的空间,在不影响包间21内可使用空间的前提下,相对地扩大了人员在车厢过道2内的通过空间,可以有效避免多个人在车厢过道2内交错通行时的拥挤状态,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在每个包间21内都具有休息区24和卫生间25,在休息区24内安装有座卧两用装置26,休息区24白天可为乘客提供座和活动的空间,晚上可以做为床铺休息。每个包间21由包间间壁22分隔开相对完全独立的空间,可以满足乘客对私密性的较高要求,且每个包间21内均设置有休息用的座卧两用装置和卫生间,可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使包间内各设备的布局合理紧凑,而且乘客使用也更加方便,可满足VIP等高端消费群体对私密性和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卫生间25用隔板28隔开,在隔板28上安装有卫生间门29,在卫生间25内设置有洗手台30、便器31和浴缸32,洗手台30上方安装有搁物架和镜子,满足乘客不同的使用要求。

每个包间21在车体侧墙20上安装有车窗,每个包间21内安装两个车窗,与休息区24对应的车体侧墙20上开设第一车窗33,与卫生间25对应的车体侧墙20上开设第二车窗34,第二车窗34开设在浴缸32的上方。乘客无论是在休息区24内还是在使用卫生间25时,都可以透过第一车窗33和第二车窗34观赏到车窗外的景色,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第一车窗33和第二车窗34从车体侧墙20一直向上连续延伸至车体顶板的位置,包括侧墙的部分和侧顶(指的是车体侧墙20与车顶板连接过渡的位置)部分,第一车窗33和第二车窗34的上部带有弧面的形状,与车体侧墙和侧顶位置的形状相同。第一车窗33的面积较大,宽度相当于休息区24在车体侧墙20处的宽度,第二车窗34的面积则相对较小整体呈细长条的形状。第一车窗33和第二车窗34的结构在保证整体车体侧墙20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增加了每个包间所对应的车窗面积及车窗的整体高度,不但可以保证包间21的采光效果,也大幅地增加了车窗视野,改善了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最好的视线和用户体验。

包间间壁22和包间门23的门板采用复合木板的结构,在复合木板的外层为一层装饰板,装饰板采用木纹的图案,提高包间间壁22和包间门23整体的美观效果。

在包间21的包间间壁22外侧表面上安装有装饰灯和房间号码灯(图中未示出),装饰灯和房间号码灯也可以安装在包间门23上,房间号码灯方便乘客上车后确认包间21号码是否正确。

进入商务车厢后,在车厢过道2的顶部车顶板设置多个第二车顶灯(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二车顶灯均匀或呈一定规律安装在车厢顶板上,第二车顶灯由一个圆筒形灯罩及内部安装的LED灯组成,灯罩固定在车厢顶板上。

在商务车厢的车厢端门的入门处的一侧侧墙20上也上设置有号码灯和装饰灯,号码灯方便乘客上车后确认车厢是否正确。在车厢过道2一侧的侧墙20上开有侧墙车窗,在每个侧墙车窗的下方窗框处还可以设置条状的第三壁灯,进一步增加车厢的整体美观度。

在每个包间21内的休息区24和卫生间25内还分别安装有顶灯、第二壁灯等,休息区24内的第二壁灯沿着第一车窗33的边框设置,可以设置在第一车窗33侧边的边框设置,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车窗33的底部,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

实施例三:

如图1、5、6所示,在每节车厢的端部均具有供乘客上车后进入车厢内部的车厢端门,乘客从车门27上车后再经过一侧的车厢端门进入车厢内部。站台上的候车区11与车门27之间设置有可以伸缩的通道8,乘客可以直接通过该专用的通道8实现上下车,不再需要现有的列车站台,乘客不再需要先由候车区11进入站台,再由站台上车的过程,缩短了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提高了上下车的安全性,也提高了乘客上下车时的舒适度,满足乘客更加人性化的需求。

在车厢端部与车门27正对的区域为通过台36,是乘客由车门27上车后或下车前的临时停留的过渡区域,通过台36整体设计为圆形,在圆形的通过台36的一侧开有车厢端门,在圆形通过台36的另一侧通过过道37连接相邻的另一节车厢。将两个车厢之间连接处的通过台36设计为圆形结构,在增加美感的同时,相对增加了该处通过台36的面积,增加了该通过台36可容纳人员的数量,进而扩大了人员在此处的通过空间,可以有效改善在上下车人员较多时的拥堵状态,进一步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圆形通过台36的四周设置有圆弧形通过台间壁35,通过台间壁35将通过台36与车厢隔开,也利用通过台间壁35将通过台36内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分隔。通过台间壁35采用复合木板的结构,在复合木板的最外层为一层装饰板,装饰板采用木纹的图案,提高通过台间壁35整体的美观效果。

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在车门27入门处的至少一侧通过台间壁35上安装有扶手(图中未示出),优选在两侧的通过台间壁35上各安装有一个扶手,方便乘客上下车使用,同时保证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

如图6所示,在车门27入门处的至少一侧通过台间壁35上还安装有装饰灯18和号码灯19,号码灯19方便乘客上车后确认车厢是否正确,装饰灯18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提升该通过台36的整体美观效果。在圆形通过台36的顶部中央还可以再安装一个顶灯(图中未示出),进一步起到照明和装饰的效果。装饰灯18和号码灯19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另外详细描述。

围绕圆形的通过台36安装有一个公共的卫生间41、公共的休闲区40、配电柜39、洗手台38等设施,使整个通过台36的空间结构非常紧凑,通过对通过台36内各设施的合理布局,极大地提高了车厢端部的空间利用率,不但方便乘客使用,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多的功能,而且相应地增大了乘客可活动的区域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列车的功能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适度,以为乘客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特别适合长途运营的列车。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