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柱式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91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隐柱式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噪声治理的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隐柱式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声屏障在交通噪声控制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理交通噪声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现有技术的插板式声屏障,声屏障板插接安装在H型钢立柱内,安装完成后声屏障H钢立柱翼缘板是暴露在外面,立柱翼缘板外表面与声屏障板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看起来一道声屏障上有很多的立柱露出声屏障外,即使声屏障板有图案也会被立柱隔开,破坏了声屏障的整体一致性,影响美观。同时由于声屏障板是插接在H型钢立柱内,和立柱之间没有连接件硬性连接,当立柱损坏时,声屏障板会从立柱间脱出,造成车辆、设施或人员的伤害。插板式声屏障每块声屏障板仅和两根立柱相连,如果声屏障板发生损坏后也会从立柱之间脱出,造成车辆、设施或人员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插板式声屏障立柱外露影响美观及插板式声屏障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柱式声屏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隐柱式声屏障,包括H型钢立柱和面板,所述面板中的正面板设置于所述H钢立柱靠近声源的一侧,所述面板中的背面板设置于所述H型钢立柱远离声源的一侧,所述面板的安装面平行设置于所述H型钢立柱的翼缘板外侧,且所述H型钢立柱包覆于所述正面板和背面板所形成的间隙内。所述面板为凹凸型面板或平面型面板,其通过联接螺栓或通过固定安装件与所述H型钢立柱的翼缘板或檩条固定连接。所述H型钢立柱的上端设有一盖板,所述H型钢立柱设置于所述盖板及两所述面板所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所述的闭合空间内填充有玻璃棉、岩棉或泡沫铝中的一种吸声材料。所述面板的一端经折弯后形成与所述H型钢立柱翼缘板的外侧面相贴合的连接插槽,其另一端经折弯后形成一舌状凸起,所述舌状凸起与所述连接插槽形成插接配合连接,所述面板在其连接端分别通过联接件将所述正面板和背面板固定于所述H型钢立柱的翼缘板外侧面上或所述H型钢立柱间的檩条上。所述连接插槽为面板的一端部向着所述H型钢立柱安装面方向折弯后所形成的与所述H型钢立柱安装面相贴合的插接槽,所述连接插槽沿着所述H型钢立柱的安装面设置,所述面板的另一端部经折弯后形成与所述连接插槽折向相同的舌状凸起,所述舌状凸起沿着所述H型钢立柱的安装面延伸,且与所述连接插槽形成插接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插槽的贴合面大于所述舌状凸起的贴合面,所述连接插槽的贴合面通过联接螺栓与所述H型钢立柱的翼缘板或檩条固定连接。或优选地,所述面板的一端设有凸面部,所述凸面部同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之间形成一空腔,成型于该端部的舌状凸起弯入所述空腔内;安装所述面板时,成型于所述面板的另一端部且与所述舌状凸起适配并同方向折弯的所述连接插槽伸入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舌状凸起在相互匹配的位置处时,通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固定安装件压紧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将所述面板向所述H型钢立柱方向压紧。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的弯钩端部处于与所述H型钢立柱的安装面相平行的平面内;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均沿背离所述H型钢立柱的安装面方向折弯。所述连接插槽的折弯半径小于所述舌状凸起的折弯半径,使得所述连接插槽的内表面可以与所述舌状凸起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舌状凸起所在面板的一端根部偏离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的距离等于所述面板的板厚度。所述固定安装件包括与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翼缘板或檩条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同相互扣合连接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相适配压紧的压紧端,所述压紧端成型有与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折弯方向相反的连接钩,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的弯钩均嵌入所述连接钩的弯槽内。所述固定安装件为一阶梯型连接板,其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平面上,所述连接钩成型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连接平面的端部,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的弯钩的折弯端同所述的连接钩反向设置,所述连接板的阶梯高度使得所述舌状凸起和所述连接插槽的弯钩嵌入所述压紧端连接钩的弯槽内时,所述固定端所在的连接平面与所述连接插槽与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翼缘板或檩条的接触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A.安全性能好:安装方式新颖、牢靠,H型钢立柱与檩条固定紧密,金属屏障板企口拼合严密,固定牢靠,不易脱落。B.景观效果好:H型钢立柱隐藏在声屏障内部,声屏障正背面均为平滑过渡面,无立柱外露,外形美观,景观效果明显。C.防腐性能优越:由于H型钢立柱和固定件隐藏在声屏障板内部,避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因此提高了钢结构的防腐性能,进而提高整体声屏障的防腐性能。D.防盗性能好:专用固定件均隐藏在声屏障板内部,无连接件外露,声屏障板不易拆除,使声屏障的整体防盗性能提闻。E.吸声材料选择多样:声屏障可选用多种吸声材料,除了传统的玻璃丝棉外,还能够与泡沫铝、铝纤维等新型环保材料完美配套使用,丰富了产品类型,使声屏障在材料选用上更加环保。F.适应范围广:隐柱式声屏障既可以应在用比较平直的路段,也可以可应用在城市立交等弧形交叉路段,能够与道路走向完美结合。G.声屏障外形多样:隐柱式声屏障可以采用大圆弧、顶部圆弧、顶部折角等多种形式,适应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所提供的第一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种的I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的固定安装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9是在图8中填充有吸声材料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11是将图3中的第一种面板安装于H型钢立柱檩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将图6中的第二种面板安装于H型钢立柱的檩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将图10中的第三种面板安装于H型钢立柱檩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H型钢立柱,11.翼缘板,12.檩条;2.面板,21.正面板,22.背面板;3.联接螺栓;4.盖板;5.连接插槽;6.舌状凸起;7.凸面部;8.空腔;9.固定安装件,91.固定端,92.压紧端;10.连接钩;20.吸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柱式声屏障,包括H型钢立柱I和面板2,其中面板2有正面板21和背面板22组成,其中的正面板21设置于H钢立柱I靠近声源的一侧,面板2中的背面板22设置于H型钢立柱I远离声源的一侧,面板2的安装面平行设置于H型钢立柱I的翼缘板11外侧,且H型钢立柱I包覆于正面板21和背面板22所形成的间隙内。为了完全将H型钢立柱完全隐藏起来,在H型钢立柱I的上端还设有一盖板4,H型钢立柱I设置于盖板4及两面板2所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本实施例中的面板采用平面板,如图3结构所示,面板2的一端经折弯后形成与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的外侧面相贴合的连接插槽5,其另一端经折弯后形成一舌状凸起6,舌状凸起6沿着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延伸,舌状凸起6与连接插槽5形成插接配合连接,连接插槽5与H型钢立柱的贴合面长度大于舌状凸起6的贴合面长度,二者插接时,舌状凸起6置于所述连接插槽5的沟槽内,如图1结构所示。在面板2的连接端通过联接螺栓3将插接好的正面板21和背面板22固定于H型钢立柱I的翼缘板11外侧面上,也可以固定于H型钢立柱I间的檩条12上,如图11所示。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面板也可以采用凹凸型板面,只要保证面板2两端部的企口插接方式即可。实施例2如图4至图7结构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面板的结构形式及面板2与H型钢立柱I的连接方式的不同。面板2的结构如图6所示,面板2的一端设有凸面部7,凸面部7同待安装的H型钢立柱I之间形成一空腔8,成型于该端部的舌状凸起6弯入空腔8内;安装面板2时,成型于面板2的另一端部且与舌状凸起6适配并同方向折弯的连接插槽5伸入空腔8内并与舌状凸起6在相互匹配的位置处时,通过设置于空腔8内的固定安装件9压紧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将面板2向H型钢立柱I方向压紧,其连接结构见图5所示。其中的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的弯钩端部处于与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相平行的平面内,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均沿背离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方向折弯。为了增强舌状凸起6与连接插槽5的连接能力,将连接插槽5的折弯半径小于舌状凸起6的折弯半径,使得连接插槽5的内表面可以与舌状凸起6的外表面相贴合。为了便于连接端的安装,舌状凸起6所在面板2的一端根部偏离待安装的H型钢立柱I的距离等于面板2的板厚度。其中的固定安装件9结构如图7所示,其为一阶梯型连接板,包括与待安装的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或檩条12固定连接的固定端91以及同相互扣合连接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相适配压紧的压紧端92,压紧端92成型有与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折弯方向相反的连接钩10,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的弯钩均嵌入连接钩10的弯槽内。其中的固定端91设置于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平面上,连接钩10成型于连接板的另一连接平面的端部,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的弯钩的折弯端同连接钩10反向设置,连接板的阶梯高度使得舌状凸起6和连接插槽5的弯钩嵌入压紧端92连接钩10的弯槽内时,固定端91所在的连接平面与连接插槽5与待安装的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或檩条12的接触平面在同一平面上。将面板2安装于两H型钢立柱间的檩条上的结构图如图12所示。实施例3如图8和图10结构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面板的结构形式不同。图10中所示的面板的结构形式,其外观为凹凸型,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通过将两面板的同一端部对接即可,然后通过联接螺栓将面板固定于待安装的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上或檩条12上,如图13所示,将面板2的凹位置处通过联接螺栓直接固定于H型钢立柱I间的檩条上。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面板也可以是平面面板。实施例4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盖板、正面板和背面板所形成的空间内填充上吸声材料,进一步增强沿路噪声的吸收,其中的吸声材料可为玻璃棉、岩棉或泡沫铝中的一种。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声屏障正面板和背面板长度可以跨越3根以上H型钢立柱,在沿路方向两块板之间采用搭接方式,上下两块板之间采用板型波峰波谷的搭接或企口的搭接。其中的作为隔声声屏障的背面板采用不穿孔板,作为吸声声屏障的正面板可采用穿孔板、微穿孔板、百叶板等,吸声声屏障的正面板和隔声声屏障的背面板之间可以填充玻璃棉、岩棉、泡沫铝等吸声材料。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声屏障板将H型钢立柱包在里面隐藏起来,不让其外露,这样,各面板间连接后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在面板上绘制图画等增加其美感,同时,整体结构的连接方式提高了面板的整体强度,单一的声屏障板或H型钢立柱发生损坏后,由于面板间彼此连接,不会使声屏障板从H型钢立柱间脱出,可以避免对设施、人员等造成伤害。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隐柱式声屏障,包括H型钢立柱(I)和面板(2),所述面板(2)中的正面板(21)设置于所述H钢立柱(I)靠近声源的一侧,所述面板(2 )中的背面板(22 )设置于所述H型钢立柱(I)远离声源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 )的安装面平行设置于所述H型钢立柱(I)的翼缘板(11)外侧,且所述H型钢立柱(I)包覆于所述正面板(21)和背面板(22 )所形成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2 )为凹凸型面板或平面型面板,其通过联接螺栓(3 )或固定安装件(9 )与所述H型钢立柱(I)的翼缘板(11)或檩条(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H型钢立柱(I)的上端设有一盖板(4),所述H型钢立柱(I)设置于所述盖板(4)及两所述面板(2)所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所述的闭合空间内填充有玻璃棉、岩棉或泡沫铝中的一种吸声材料(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2 )的一端经折弯后形成与所述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的外侧面相贴合的连接插槽(5),其另一端经折弯后形成一舌状凸起(6),所述舌状凸起(6)与所述连接插槽(5 )形成插接配合连接,所述面板(2 )在其连接端分别通过联接件将所述正面板(21)和背面板(22)固定于所述H型钢立柱(I)的翼缘板(11)外侧面上或所述H型钢立柱(I)间的檩条(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插槽(5)为面板(2)的一端部向着所述H型钢立柱(I)安装面方向折弯后所形成的与所述H型钢立柱(I)安装面相贴合的插接槽,所述连接插槽(5)沿着所述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设置,所述面板(2)的另一端部经折弯后形成与所述连接插槽(5)折向相同的舌状凸起(6),所述舌状凸起(6)沿着所述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延伸,且与所述连接插槽(5)形成插接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插槽(5)的贴合面大于所述舌状凸起(6)的贴合面,所述连接插槽(5 )的贴合面通过联接螺栓(3 )与所述H型钢立柱(I)的翼缘板(11)或檩条(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2)的一端设有凸面部(7),所述凸面部(7)同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I)之间形成一空腔(8),成型于该端部的舌状凸起(6)弯入所述空腔(8)内;安装所述面板(2)时,成型于所述面板(2)的另一端部且与所述舌状凸起(6)适配并同方向折弯的所述连接插槽(5)伸入所述空腔(8)内并与所述舌状凸起(6)在相互匹配的位置处时,通过设置于所述空腔(8 )内的固定安装件(9 )压紧所述舌状凸起(6 )和所述连接插槽(5 ),将所述面板(2)向所述H型钢立柱(I)方向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状凸起(6)和所述连接插槽(5)的弯钩端部处于与所述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相平行的平面内,所述舌状凸起(6 )和所述连接插槽(5 )均沿背离所述H型钢立柱(I)的安装面方向折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插槽(5)的折弯半径小于所述舌状凸起(6)的折弯半径,使得所述连接插槽(5)的内表面可以与所述舌状凸起(6)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舌状凸起(6)所在面板(2)的一端根部偏离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I)的距离等于所述面板(2)的板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安装件(9)包括与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或檩条(12)固定连接的固定端(91)以及同相互扣合连接所述舌状凸起(6)和所述连接插槽(5)相适配压紧的压紧端(92 ),所述压紧端(92 )成型有与所述舌状凸起(6 )和所述连接插槽(5 )折弯方向相反的连接钩(10),所述舌状凸起(6)和所述连接插槽(5)的弯钩均嵌入所述连接钩(10)的弯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隐柱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安装件(9)为一阶梯型连接板,其固定端(9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平面上,所述连接钩(10)成型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连接平面的端部,所述舌状凸起(6)和所述连接插槽(5)的弯钩的折弯端同所述的连接钩(10)反向设置,所述连接板的阶梯高度使得所述舌状凸起(6)和所述连接插槽(5)的弯钩嵌入所述压紧端(92)连接钩(10)的弯槽内时,所述固定端(91)所在的连接平面与所述连接插槽(5)与待安装的所述H型钢立柱(I)翼缘板(11)或檩条(12)的接触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柱式声屏障,包括H型钢立柱(1)和面板(2),所述面板(2)中的正面板(21)设置于所述H钢立柱(1)靠近声源的一侧,所述面板(2)中的背面板(22)设置于所述H型钢立柱(1)远离声源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的安装面平行设置于所述H型钢立柱(1)的翼缘板(11)外侧,且所述H型钢立柱(1)包覆于所述正面板(21)和背面板(22)所形成的间隙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插板式声屏障立柱外露影响美观及插板式声屏障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声屏障的安全性能,H型钢立柱与檩条固定紧密,金属屏障板企口拼合严密,固定牢靠,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E01F8/00GK203021929SQ2012207430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爱森, 叶渊, 王乾锁, 李彦希, 朱武杰 申请人: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