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07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主要由水泥稳定碎石层、防水粘结层、沥青混凝土层从下至上依次构成;所述的防水粘结层由下面的基质沥青层和上面的改性沥青层组为一体。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有足够的抗剪能力,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路面结构有足够的抗拉拔能力,路面层间具备竖向的抗拉拔的能力,保持了路面结构整体性。路面结构与现有路面相比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本实用新型的路面成本低廉,比现有结构的路面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的路面设计,特别涉及一种浙青路面设计。
【背景技术】
[0002]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路面结构类型,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特性,其表面的开裂无法避免。这就客观上要求其表面有足够的保护措施,防止水分从基层裂缝进入而冲刷基层,进而使路面发生各种早期破坏。因而,目前的做法是,在半刚性基层顶面设置一层有效的防水层,来阻止路面水下渗而保证路面结构稳定。在半刚性基层与面层之间既设置粘结层又设置防水层,从施工工序上考虑,步骤较多,不方便,从造价上说也不经济。
[0003]新型的半刚性浙青路面的研究在高等级公路大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开展研究也显得更加重要,这对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路面结构实现的:
[0006]一种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主要由水泥稳定碎石层、防水粘结层、浙青混凝土层从下至上依次构成;所述的防水粘结层由下面的基质浙青层和上面的改性浙青层组为一体。
[0007]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为20—40cm厚。
[0008]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等于30mm。
[0009]所述的防水粘结层为2—5mm厚。
[0010]所述的防水粘结层中的基质浙青层为3 — 5mm厚。
[0011]所述的防水粘结层中的改性浙青层为2 — 5mm厚。
[0012]所述的浙青混凝土层为20—40cm厚。
[0013]所述的浙青混凝土层的浙青混合料油石重量比为4.0%。
[0014]在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方设一找平层。
[0015]与现有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0016](1)路面结构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0017]目前在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的各种病害中,层间推移、涌包、两张皮现象是一种常见病害,这种病害一旦出现,水分会更多的进入到路面结构,路面各结构层间连续状态被破坏,路面破坏会进一步发展,造成更严重的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层间粘结材料具备足够的层间抗剪强度,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
[0018](2)路面结构有足够的抗拉拔能力
[0019]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会在车轮与路面间形成一个相对的瞬间真空,产生真空泵吸作用或者说效应,这会对面层及层间粘结成产生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层间具备竖向的抗拉拔的能力,保持了路面结构整体性。
[0020](3)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
[0021]水分进入浙青面层到达基层顶部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动水压力会对基层造成严重危害:冬季时造成基层冻胀,春季形成翻浆。
[0022]本实用新型的层间结构与现有路面相比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
[0023](4)本实用新型的路面成本低廉,比现有结构的路面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主要由水泥稳定碎石层1、防水粘结层2、浙青混凝土层3从下至上依次构成。所述的防水粘结层2由下面的基质浙青层2-1和上面的改性浙青层2-2组为一体。筑路时,为了使浙青路面更加稳固,根据路基的土质具体情况,可以在水泥稳定碎石层1下方设一找平层5。
[0025]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层1为20—40cm厚,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等于30mm ;防水粘结层2为2—5mm厚,其中基质浙青层2-1为3—5mm厚,改性乳化浙青层2-2为2—5mm厚;浙青混凝土层3为20— 40cm厚,其浙青混合料最佳油石重量比为4.0%。找平层5的厚度根据土质的情况而定。
[0026]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改性浙青的制作过程是:
[0027]1、将基质浙青加热,启动搅拌机,之后往热浙青中逐步加入复合改性剂,制备热改性浙青,搅拌备用。
[0028]2、制作乳化液:按计算好的数据称量水,之后在水中加入乳化剂、稳定机、消泡剂等各种助剂,同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乳化剂充分溶解,之后用盐酸调节乳化液,搅拌均匀待用。
[0029]3、将乳化液放在高速剪切机的容器中,然后将步骤1备好的热改性浙青缓缓加入制备好的乳化液中,加入过程中不停的搅拌。
[0030]4、将改性浙青乳液搅拌好后,及时喷入稀释后的消泡剂,之后继续搅拌至乳液中没有气泡。最后在室温中冷却、密封保存,制成改性浙青。
[0031]本实用新型道路施工的程序为:在找平层5上先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层1 (根据情况也可能不需要找平层5),在其达到龄期成型后,在水泥稳定碎石层1表面涂刷(喷涂)基质浙青乳液形成基质浙青层2-1,待基质浙青层2-1成型后,在其表面涂刷(喷涂)改性浙青乳液形成改性浙青层2-2,紧接在改性浙青层2-2上铺设浙青混凝土层3。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主要由水泥稳定碎石层(1)、防水粘结层(2)、浙青混凝土层(3)从下至上依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粘结层(2)由下面的基质浙青层(2-1)和上面的改性浙青层(2-2)组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层(1)为20-40cm 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层(1)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等于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粘结层(2)为2_5_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粘结层(2)中的基质浙青层(2-1)为3-5mm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粘结层(2)中的改性浙青层(2-2)为2-5mm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青混凝土层(3)为 20-40cm 厚。
【文档编号】E01C7/32GK203559320SQ201320566403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王朝锋, 许欣然, 岑铁振, 韩志强, 郑东启, 董建东, 李娟 , 朱宪臣 申请人:王朝锋, 许欣然, 岑铁振, 韩志强, 郑东启, 董建东, 李娟 , 朱宪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