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的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401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路面的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防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面的防滑结构,包括路基,设于路基上的斜坡路面,沿着所述斜坡路面的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防滑单元、第二防滑单元和第三防滑单元;第一防滑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相邻的两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之间设有第一三角形间隙;第二防滑单元由透水混凝土制成;第三防滑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相邻的两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之间设有第二三角形间隙;第一三角形间隙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朝上,第二三角形间隙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朝下。本实用新型在斜坡路面上设计了三个防滑单元,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专利说明】路面的防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防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路面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具有斜坡的路面结构一般不具有防滑设计,这就导致车辆和行人在冰、雨雪天气中容易出现安全危险。因此,设计一种带有防滑功能的斜坡的路面结构是势在必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的防滑结构。
[0004]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路面的防滑结构,包括路基,设于路基上的斜坡路面,沿着所述斜坡路面的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防滑单元、第二防滑单元和第三防滑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相邻的两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之间设有第一三角形间隙;所述第二防滑单元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三防滑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相邻的两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之间设有第二三角形间隙;并且所述第一三角形间隙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朝上,所述第二三角形间隙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朝下。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斜坡路面两侧的侧排水通道,且该侧排水通道的高度低于斜坡路面的高度。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斜坡路面上设计了三个防滑单元,并且第一个防滑单元和第三个防滑单元均采用三角形防滑块制成,而第二个防滑单元由透水混凝土制成,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的防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2、斜坡路面,3、第一防滑单元,4、第二防滑单元,5、第三防滑单元,6、侧排水通道,7、第一三角形防滑块,8、第一三角形间隙,9、第二三角形防滑块,10、第二三角形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面的防滑结构,包括路基1,设于路基I上的斜坡路面2,沿着所述斜坡路面2的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防滑单元3、第二防滑单元4和第三防滑单元5 ;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单元3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7,相邻的两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7之间设有第一三角形间隙8 ;所述第二防滑单元4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三防滑单元5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9,相邻的两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9之间设有第二三角形间隙10 ;并且所述第一三角形间隙8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2朝上,所述第二三角形间隙10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2朝下。
[0014]本实用新型在斜坡路面2上设计了三个防滑单元,即第一防滑单元3、第二防滑单元4和第三防滑单元5,并且第一防滑单元4和第三防滑单元5均采用三角形防滑块制成,其中,第一三角形间隙8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2朝上,这样在车辆和行人行驶到该处位置时,第一三角形防滑块7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迫使速度降低;然后到达由透水混凝土制成的第二防滑单元上,降低了摩擦力,使车辆和行人行的阻力降低,然后再通过第三防滑单元5,由于第二三角形间隙10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2朝下,此时可使车辆和行人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最低。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0015]为了不在斜坡路面2上积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斜坡路面2两侧的侧排水通道6,且该侧排水通道6的高度低于斜坡路面2的高度。
[0016]在施工时,首先在斜坡路面2上浇筑一层透水混凝土,然后在透水混凝土的上端通过模具压制成多个第一三角形间隙8以形成第一防滑单元4,并且同时在透水混凝土的下端压制多个第二三角形间隙10以形成第二防滑单元4。
[001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路面的防滑结构,包括路基(1),设于路基(1)上的斜坡路面(2),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斜坡路面(2)的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防滑单元(3)、第二防滑单元(4)和第三防滑单元(5);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单元(3)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7),相邻的两个第一三角形防滑块(7)之间设有第一三角形间隙(8);所述第二防滑单元(4)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三防滑单元(5)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9),相邻的两个第二三角形防滑块(9)之间设有第二三角形间隙(10);并且所述第一三角形间隙(8)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2)朝上,所述第二三角形间隙(10)的开口方向沿着斜坡路面⑵朝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斜坡路面(2)两侧的侧排水通道(6),且该侧排水通道(6)的高度低于斜坡路面(2)的高度。
【文档编号】E01C11/24GK204224950SQ20142066264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发全, 杨启慧, 郑刘, 陈军勤 申请人: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