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城市规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866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城市规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与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多层次基面理念,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对城市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规划与设计,实现地下空间自然采光与通风、人行和车行分流的城市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有限的地面空间将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众多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空间发展受限、自然环境恶化、交通道路拥堵、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工作等活动造成了影响,甚至剥夺了人们亲近自然与享受休闲的权利。在长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高架桥建设、地下空间开发无疑是解决以上城市问题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矛盾,而且可以为提升城市功能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持。然而,无论是高架桥建设,还是地下空间开发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在高架桥建设方面,虽然高架桥建设相比于地下隧道投入较少,但高架桥依然占用大量地面空间,对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沿线居民生活等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出现了将建成的高架桥拆除改为地下隧道的案例。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注重地面空间的规划,往往将地下空间作为其附属空间,缺乏系统科学的一体化规划,因此地下空间多是在地面空间建设完成后进行的单独开发,受地面建筑限制,建设难度增大,资金投入加倍,而且传统的地下空间多为封闭式空间,因缺乏自然采光与通风,不仅给人们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还需依赖动力设备进行空气交换。

城市地下空间是地面空间的重要延伸空间,地下空间开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如何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上通过一定的规划方法统筹考虑城市地面与地下空间关系,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一体化空间,充分发挥城市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综合效能,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城市规划方法,该开发方法在合理 解析城市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两者的空间布局,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将地面道路与开敞式下沉道路错位分层,形成以地面道路、开敞式下沉道路为引导的多层次基面城市布局,实现人行与车行分流、地下空间自然采光与通风等功能,不但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而且改善了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城市规划方法,利用地面道路与开敞式下沉道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形成连续的立体交通格局;规划过程为:

步骤S100,结合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现有建筑,确定地面道路、开敞式下沉道路与建设用地的布局,形成分层网格城市格局;

步骤S200,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对规划城市发展目标、人口规模、控制指标的要求,在规划用地中规划建筑、广场、绿地、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并组织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竖向交通方式、人行基面步行系统;

步骤S300,对步骤S200所获得的城市功能空间提出下一步建设控制指标,并与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进行专业技术对接。

进一步,在步骤S200中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设计要素:在开敞式下沉道路沿线布置地下商业设施;在地下沿街商业围合区域,结合地面建筑需求规划地下停车场、地下体育馆、地下仓储;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连通方式结合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绿地进行设置;在人行基面上的绿地、广场空间中,合理组织步行道路。

进一步,所述开敞式下沉道路包括顶部完全开敞的下沉街道和沿下沉街道开设的地下空间;所述下沉街道的路面低于地表面,下沉街道的顶部不封闭;地下空间与下沉街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地下空间由基础结构、底板结构、墙体结构、顶板结构组成;其中,所述基础结构作为地基,用于支持底板结构;所述底板结构作为地下空间的地面;所述顶板结构作为地下空间的顶盖;所述地下空间与下沉街道相临的一侧与地下空间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本发明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上,将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考虑,充分发挥了城市空间综合效能,尤其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2)本发明统筹考虑了地面建筑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建筑建成后给地下空间开发带来的建设难度和资金投入;(3)本发明利用地面道路、下沉道路与地下环线快速路为引导的城市人车分流,人行、车行布置在不同的城市基面上,可以避免人行、车行交叉,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与可达区域,并且减少车行 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4)使用本发明规划设计的开敞式地下道路所形成的网络布局,可以作为城市新的下垫面,在其沿线布置地下商业,可使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与通风,不仅可以减少地下空间对人们心理的负面作用,而且可以避免地下空间依赖动力设备进行通风换气,节约能源;(5)本发明把一些基础设施转移地下,地面建筑面积减少,地面绿地面积可大幅增加,实现了城市空间集约利用,且在人行基面上设置完整的步行系统,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城市规划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开敞式下沉道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中根据规划用地地形地貌,地面道路与开敞式地下道路为引导设计的几种城市布局模式。

图5是本发明方法中以地面道路与开敞式地下道路为引导的城市布局中道路与建设用地示意简图。

图6是本发明方法中以地面道路与开敞式地下道路为引导的城市规划局部平面图。

图7是在建筑规划建模软件中使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一种城市开发规划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础理念在于利用地面道路与开敞式下沉道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形成连续的立体交通格局,对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建筑现状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城市规划之前,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建筑现状等进行勘察,论证本发明规划方法对规划用地的可行性,并明确规划控制内容。勘察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用地范围内以及周边地区的山体湖泊分布、河流走向、地下水位、地质构造以及现有建筑、历史文化保护范围等。在完成对规划用地的勘察后,需对勘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两个问题:其一,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是否本发明规划方法,重点考虑山体、湖泊、河流等地表事物的形状、分布;其二,规划用地的地质构造是否适合进行下挖开敞式下沉道路,重点考虑岩土结构、地下水位深度、地下河流走向等。经论证规划可行性后的规划用地方可按 本发明进行规划。同时,规划用地内保留建筑、地上地下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对于传承地域文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本发明规划方法对城市原有形态改变较大,因此,在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城市规划之前还需要明确城市规划的六线控制范围,包括文物、道路、轨道交通、河道、绿化和电力等。

在论证本发明方法的可行性之后,就可以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建设用地规划布局,其过程为:

步骤S100,结合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现有建筑等限制因素,合理确定地面道路、开敞式下沉道路与建设用地的布局,形成分层网格城市格局。

道路布局主要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方面进行。在水平方向上,结合规划用地地形地貌,对道路走向、建设用地形状进行规划,形成以地面道路与开敞式下沉道路为引导的城市空间布局,该城市空间布局如图4所示有三种基本类型:(a)对于地势较为平坦的规划用地,可采用道路较为规整的常规网格型;(b)对于河流或山脉成一定角度的规划用地,可以河流或山脉走向为引导规划道路;(c)对于中心区域有湖泊或小型山体的规划用地,可以湖泊或小型山体为圆心,形成圆形和发散形道路相结合的城市布局,即在一个方向道路为圆形,另一方向道路为发散状的环绕型城市布局。

在确定道路布局后,进一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发展目标的内容,确定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建设用地尺寸、地面道路与下沉道路水平距离等,如图5中所示的地面道路宽度a1、下沉道路宽度a2、地面道路与下沉道路在水平方向的间距b1和b2、下沉道路之间的间距c1和c2

同时,在竖直方向上,还需要确定以地面、地下不同功能空间为引导的城市多层次立体空间格局,主要确定地面道路、开敞式下沉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环线快速路、地铁、地下仓储等设施的布置层次与地下埋深。

步骤S200,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对规划城市发展目标、人口规模、控制指标等要求,在规划用地中规划建筑、广场、绿地、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等城市功能空间,并合理组织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竖向交通方式、人行基面步行系统。规划要点包括:

1、在确定地面道路、开敞式下沉道路与建设用地布局之后,在规划用地范围内规划建筑、广场、绿地、市政设施等城市要素。开敞式下沉道路对两边的规划用地有一定的隔离作用,所以在对以上城市要素进行布局时应考虑不同的城市功能空间相分离。以图5为例,在地块A中,其面积较为开阔,应主要规划办公、住宅等建筑;在地块B中,因其与地块A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适合将城市广场、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等 公共设施或公共建筑规划于此,既方便市民使用,又减少对居住区的影响;在地块C、D中,因其地形较为狭窄,可以用于规划地面景观,作为城市的缓冲地带,且能够满足市民对于绿地和休闲场所的需求;

2、进行规划设计时,城市地下空间可作为地面功能空间的补充与延伸,在开敞式下沉道路沿线布置地下商业设施,实现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地下沿街商业围合区域,可结合地面建筑需求规划地下停车场、地下体育馆、地下仓储等基础设施;

3、本发明中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都是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连通方式是确保城市功能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满足消防、防空、防灾等标准的要求下,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连通方式可结合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绿地等设置。

4、在人行与车行分流的基础上,人行道路仅供人行与非机动车行驶,可减少机动车辆对行人的干扰。另外,在人行基面上的绿地、广场等空间,合理组织步行道路,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增加人们步行的可达性区域。

集合以上规划设计要点可以规划设计出如图6所示的城市规划平面图。

步骤S300,在上述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工作完成后,针对步骤S200中所规划获得的城市功能空间提出下一步建设控制指标,与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市政工程等进行专业技术对接。

经以上步骤,基于建筑规划建模软件,即可得到本发明中所谓的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进行规划的城市开发模式,如图7所示,在城市地面上布置各类建筑、地面景观、地面道路、步行系统等城市功能,开敞式下沉道路两侧沿街布置地下商业设施,在更深层次分层布置综合管廊、环线快速路、地铁等基础设施,形成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协同发挥效能的多层次基面城市布局。

结合图2和图3,前述规划方法中所述开敞式下沉道路,由顶部完全开敞的下沉街道和沿下沉街道开设的地下空间构成。所述下沉街道的路面5低于地表面,下沉街道的顶部6不封闭,处于开敞状态。

地下空间可以沿下沉街道的一侧或两侧开设,地下空间由基础结构1、底板结构2、墙体结构3、顶板结构4组成;其中,基础结构1是用桩基或者圈梁形成的地基,用于支持底板结构2;底板结构2作为地下空间的地面,顶板结构4作为地下空间的顶盖用于支撑其上部的承重,类似于楼板的作用,地下空间与下沉街道相临的一侧与地下空间连通。

开敞式下沉道路沿街两侧的地下空间用作在地下扩展的建设空间既可以用于商业用途也可以用于非商业用途,不占用其上部的地表土地资源,且其上部的地表土地资源仍然可以作为地面设施的建设用地,例如地面房屋、绿化带、停车场等建设。这样地下空间缓解了紧张的地面土地资源需求。

本发明中,地下空间与下沉街道相临的一侧与地下空间连通,地下空间可以通过下沉街道开敞的顶部进行自然采光与通风,大大降低了其内部对空调系统和通风设备的需求,不仅减小了施工难度,也降低了整体的工程造价和设备运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地下空间的舒适度。

地下空间的底板结构2的标高可以高于下沉街道路面5的标高,这样,在下雨天气可以防止街面雨水倒灌至地下空间内。

开敞式下沉道路通过楼梯作为出入口与地面道路连通,其出入口数量、大小与间距要应当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另外开敞式下沉道路可以与城市地面道路在城市规划中统一规划设置,例如,将下沉道路规划为专门的人行道路,将地面道路规划为专门的车行道路,从而形成人行与车行分开的城市路网,提高人们步行的舒适度。为了方便地面通行,可以在下沉道路的顶部建设过街天桥7。

本发明所述开敞式下沉道路可采用全掘开式的施工方法,将下沉街道和沿线地下空间全部挖掘成型,然后在地下空间的顶部覆土回填;也可以先开掘下沉街道,然后再在下沉街道的侧面采用暗挖的施工方法形成地下空间。上述方法对施工量、施工难度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均大大减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