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390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承轨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属于一种新型交通方式,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少,全世界开通运营的线路更是少数。目前只有2005年3月日本建设开通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商业运行线-东部丘陵线和2014年6月韩国开通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商务运行线。而中国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目前只有国防科技大学试验线、青城山试验线、唐山实验线,但没有投入运营的正式线路,且均以高架结构为主,鲜见有关低置线路承轨梁结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0003]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由轨枕、承轨梁与承轨梁下路基组成,支承轨道的承轨梁设置在由土工结构物构成的路基之上,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包括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需要在承轨梁上完成的。磁悬浮列车对线路结构变形要求很高,因为结构很小的变形就可能影响乘车的舒适性甚至威胁行车安全,所以承轨梁的设计十分重要。
[0004]为了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不均匀沉降,传统的承轨梁结构一般采用每10?30m—节设置伸缩缝。与高架线路承轨梁设置于沉降容易控制的桥梁上不同,承轨梁下基础是由岩土构成的土工结构物,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质量相对不易控制,因此在荷载及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相邻承轨梁之间的节间缝处难免会出现错台沉降,从而影响F轨的平顺性,甚至可能导致F轨产生错台、变形等问题,严重时将影响磁悬浮车辆的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既能满足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轨道结构对承轨梁结构不均匀沉降的要求,又能满足基床长期稳定性、耐久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的要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这些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沿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每个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均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通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支承并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纵向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0007]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均包括底板主体结构、凸榫和榫槽,其中,所述凸榫和榫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结构的右侧和左侧,每个凸榫和榫槽的纵向均设前后方向延伸;
[0008]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其中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凸榫伸入另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榫槽中,凸榫和榫槽相互配合,以防止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发生差异沉降;此外,每个凸榫和每个榫槽上均设置圆角,以使凸榫能在榫槽内转动,从而使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能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也能发生相对转动。
[0009]优选地,还包括耐磨滑动层,所述耐磨滑动层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凸榫与榫槽之间,以用于缓冲传递至凸榫与榫槽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凸榫与榫槽处的磨损
[0010]优选地,还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通过一钢边橡胶止水带连接,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底板主体结构的上部,其纵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左右两端的钢边分别伸入一底板主体结构内。
[0011]优选地,还包括从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部回填沥青形成的沥青麻筋,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的上部通过所述沥青麻筋连接在一起,以防止地表水下渗而直接影响基床的稳定性。
[0012]优选地,相邻两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存在伸缩缝I,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存在伸缩缝Π,并且伸缩缝I的缝宽大于所述伸缩缝Π的缝宽。
[0013]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4](I)本发明设置凸榫和榫槽形成榫式连接,避免了相邻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因地基处理措施不同造成的沉降错台,可实现变形协调从而控制不均匀沉降,确保了磁浮F轨在低置线路上不会产生错台,有效实现磁悬浮交通工程高架结构与低置线路过渡段F轨的平顺性要求。
[0015](2本发明的凸榫和榫槽处采用倒圆角处理,凸榫和榫槽之间设有耐磨滑动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传递至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凸榫与榫槽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凸榫与榫槽处的磨损,同时避免了因凸榫与榫槽之间相互挤压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的局部承压破坏。
[0016](3)本发明在钢筋混凝土底板间的上部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其两侧强度较高的钢边固定在相邻两块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防止受荷不均匀状态下防水带撕裂失效,从钢边橡胶止水带上部回填沥青麻筋至钢筋混凝土底板的顶面,这样采用双重防水构造用以防止地表水由伸缩缝下渗直接影响承轨梁结构下的基床的长期稳定性。
[0017](4)本发明的相邻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的伸缩缝I的宽度大于相邻两块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伸缩缝Π的宽度,且满足轨排台座布置要求,不仅提供了排水通道,而且为综合管线穿越提供了空间,也有利于养护维修等。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凸榫与榫槽配合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参照图1、图2,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这些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沿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每个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均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I和钢筋混凝土底板2,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I通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支承并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I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纵向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0022]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均包括底板主体结构2.1、凸榫2.2和榫槽2.3,其中,所述凸榫2.2和榫槽2.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结构2.1的右侧和左侧,每个凸榫2.2和榫槽2.3的纵向均设前后方向延伸;
[0023]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2中,其中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凸榫2.2伸入另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榫槽2.3中,凸榫2.2和榫槽2.3相互配合,以防止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2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I发生差异沉降;此外,每个凸榫2.2和每个榫槽2.3上均设置圆角,以使凸榫2.2能在榫槽2.3内转动,从而使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2能发生相对微小的转动,进而使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2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I也能发生相对转动。
[0024]参照图1,相邻两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中,其中一节底板主体结构2.1右侧的凸榫
2.2与另一节底板主体结构2.1左侧的榫槽2.3搭接,用以防止两节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发生差异沉降,其受力模式为铰接(即能发生相对转动),释放了低置线路承轨梁结构的转动约束,保留了竖向约束,以释放温度应力,避免了承轨梁结构发生翘曲、开裂,从而可确保每节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之间的变形协调,控制不均匀沉降,保证承轨梁结构上部F轨的平顺性。
[0025]进一步,还包括耐磨滑动层3,所述耐磨滑动层3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凸榫2.2与榫槽2.3之间,以用于缓冲传递至凸榫2.2与榫槽2.3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钢筋混凝土底板2在凸榫2.2与榫槽2.3处的磨损。混凝土底板凸榫2.2的榫头采用倒圆角处理,榫槽2.3也采用倒圆角处理,通过耐磨滑动层3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传递至混凝土底板凸榫2.2与混凝土底板榫槽2.3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混凝土底板凸榫2.2与榫槽2.3间的磨损,同时避免了因凸榫2.2与榫槽2.3之间相互挤压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的局部承压破坏,所述凸榫2.2的横截面为类梯形。
[0026]进一步,还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4,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2.1通过一钢边橡胶止水带4连接,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4设置于所述底板主体结构2.1的上部,其纵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左右两端的钢边分别伸入一底板主体结构2.1内。钢边橡胶止水带4的两侧强度较高的钢边固定在相邻两块底板之间,防止受荷不均匀状态下防水带撕裂失效,从钢边橡胶止水带4上部回填沥青麻筋5至底板的顶面,采用双重防水构造用以防止地表水由伸缩缝下渗直接影响承轨梁结构下的基床的长期稳定性。
[0027]进一步,还包括从钢边橡胶止水带4的上部回填沥青形成的沥青麻筋5,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2.1的上部通过所述沥青麻筋5连接在一起,以防止地表水下渗而直接影响基床的稳定性。
[0028]进一步,相邻两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I之间存在伸缩缝16,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2之间存在伸缩缝Π 7,并且伸缩缝16的缝宽大于所述伸缩缝Π 7的缝宽,且满足轨排台座布置要求,不仅提供了排水通道,而且为综合管线穿越提供了空间,也有利于养护维修等。
[0029]本发明通过在低置线路底板主体结构2.1的两端分别设置凸榫2.2和榫槽2.3,实现节间榫接式连接,并在凸榫2.2榫槽2.3间设置耐磨滑动层3,并且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4和回填沥青麻筋5以防止地下水下渗,这样可以有效释放承轨梁结构在差异沉降和温度等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转动约束和温度应力,避免相邻两节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间产生较大的沉降错台,可实现变形协调从而控制不均匀沉降,施工质量容易控制,能够满足磁悬浮列车安全、舒适运营以及长期稳定性的要求。
[0030]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0031](I)平整低置线路地段场地,根据地基条件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
[0032](2)地基处理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填筑低置线路承轨梁结构下的土工基础,填筑时根据各部位填料类型及压实度要求分层填筑,下一层填筑检测符合要求后再填筑上一层。
[0033](3)承轨梁下的土工基础填筑施工完成后,做好钢筋的绑扎、耐磨滑动层3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4的固定,立模后浇筑底板和梁式结构混凝土。
[0034](4)待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拆除模板,于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节间伸缩缝处回填沥青麻筋5至底板主体结构2.1的顶面,施工完毕后即可。
[003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这些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沿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每个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均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通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支承并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纵向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均包括底板主体结构、凸榫和榫槽,其中,所述凸榫和榫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结构的右侧和左侧,每个凸榫和榫槽的纵向均设前后方向延伸; 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其中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凸榫伸入另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榫槽中,凸榫和榫槽相互配合,以防止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发生差异沉降;此外,每个凸榫和每个榫槽上均设置圆角,以使凸榫能在榫槽内转动,从而使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能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也能发生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滑动层,所述耐磨滑动层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凸榫与榫槽之间,以用于缓冲传递至凸榫与榫槽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凸榫与榫槽处的磨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通过一钢边橡胶止水带连接,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底板主体结构的上部,其纵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左右两端的钢边分别伸入一底板主体结构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部回填沥青形成的沥青麻筋,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的上部通过所述沥青麻筋连接在一起,以防止地表水下渗而直接影响基床的稳定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存在伸缩缝I,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存在伸缩缝Π,并且伸缩缝I的缝宽大于所述伸缩缝Π的缝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均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底板均包括底板主体结构、凸榫和榫槽;每个凸榫和每个榫槽上均设置圆角,以使凸榫能在榫槽内转动,从而使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能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也能发生相对转动。本发明设置凸榫和榫槽形成榫式连接,避免了相邻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因地基处理措施不同造成的沉降错台,有效实现磁悬浮交通工程高架结构与低置线路过渡段F轨的平顺性要求。
【IPC分类】E01B25/30
【公开号】CN105714626
【申请号】CN201610040178
【发明人】郭建湖, 李小和, 赵新益, 姚洪锡, 李巍, 王勇刚, 杨辉建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