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栏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89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栏清洗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护栏清洗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护栏清洗车。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更好规范和管理交通,提高通行的安全性,通常会在城市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中间设置隔离护栏,但是隔离护栏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粉尘、汽车尾气等因素作用,隔离护栏的表面会形成一侧污垢,隔离护栏如果不定期清洗,就会影响市容市貌,传统清洗办法是靠人员清洗,其清洗效率低,且安全性较差。

因此,人们已经开始设计能够自动清洗隔离护栏的清洗机构,如2012年01月04日就公告一项专利号为ZL201010175667.7、名称为“道路护栏清洗机”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包括机车和安装在机车侧的清洗装置,机车上设有动力源,清洗装置至少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伸缩机构、翻转机构、龙门装夹机构、自适应机构和清洗机构,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旋转机构固定安装于升降机构上,旋转机构的旋转平台上安装有套座 ;伸缩机构的前臂一端套在套座内,另一端与翻转机构固定连接 ;翻转机构与龙门式装夹机构的横梁连接,龙门式装夹机构的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有侧臂,侧臂上分别安装有自适应机构,自适应机构与清洗机构的清洗刷连接。这种道路护栏清洗机可自动对道路的隔离护栏进行清洗,可提高清洗效率,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传动部件较多,会影响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栏清洗车,其可适应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隔离护栏,能对隔离护栏进行多角度自动清洗,且运行可靠、清洗效率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栏清洗车,包括二类底盘车,底盘车大梁上面设置有水箱、水泵、第二发动机、液压站和洗刷机构,底盘车大梁在靠近洗刷机构一侧设置一支撑轮机构,支撑轮机构可驱动一支撑轮支撑于地面或脱离地面,第二发动机给液压站和水泵提供动力;

所述洗刷机构包括底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对应装有多个由油马达驱动的滚刷,第一支撑架连接在底架上;

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竖向导轨,第一支架配合在竖向导轨上,第一油缸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架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油缸可驱使第一支架沿竖向导轨上下移动;

第一支架的顶部至少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导套,每个导套内孔中套有一根导杆,两根导杆的一端固连第二支撑架,第二油缸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架上、另一端固接第二支撑架,第二油缸可驱使第二支撑架沿导套的轴向移动;

第二支撑架上固设有一根支撑轴,支撑轴与导套相平行,支撑轴上套有一个转动套,转动套固连第一支架顶部,转动套外表面固设一个拐臂,第三油缸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拐臂的自由端铰接,第三油缸通过拐臂、转动套驱使第一支架转动;

底盘车的大梁上固设两根与大梁相垂直第一轨道,底架配合在两个第一轨道上,底架和第一轨道之间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底架沿两个第一轨道移动;

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上装有朝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位置喷射的多个出水喷头,水泵通过管路把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多个出水喷头上;各油缸和油马达通过管路连接液压站。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自上而下装有三个横向布置的横滚刷,每个横滚刷由一个装在第一支架上的横向油马达带动旋转,所述第二支架在与第一支架对应一侧自上而下对应装有三个横向布置的横滚刷,每个横滚刷由一个装在第二支架上的横向油马达带动旋转;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侧装有一个竖向布置的竖滚刷,每个竖滚刷由一个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竖向油马达带动旋转,所述第二支架在与第一支架对应另一侧也对应装有一个竖向布置的竖滚刷,每个竖滚刷由一个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竖向油马达带动旋转。由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对应的横滚刷和竖滚刷,其清洗效率高,且可有效减少清洗死角。

优选所述第一油缸包括两根反向设置的竖向油缸,两根竖向油缸的壳体的上下部各通过两个夹板固连在一起,一根竖向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支撑架下部相铰接,另一根竖向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支架上部相铰接。这样可使油缸的行程延长一倍,还能使得第一支架的上下移动控制更为灵活。

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一个L形板件,第二支撑架一端设有一个铰接座与第三油缸一端相铰接;所述底架为方形架,底架的两侧和上端各设有多个导轮,底架利用多个导轮与两个第一轨道相配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装在第一轨道上的第一驱动马达和固设在底架上的长条形齿条,长条形齿条与第一轨道相平行,第一驱动马达的驱动轴固连一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

进一步改进,所述洗刷机构还包括第四油缸,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部铰接在底架前端,第四油缸一端铰接在底架的中后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架的中上部;所述底架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柱。这样通过第四油缸可使洗刷机构倾斜一定角度进行清洗,可适应更多形状的护栏,进一步减少清洗死角。

优选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与底盘车大梁固连的水平支架、起落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油缸,水平支架上部固连有竖向支架,起落架的上端铰接在水平支架靠近底盘车驾驶室一侧下部,起落架的下部安装有轮架,所述支撑轮安装在轮架上,起落架靠近下端处与第一连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水平支架下部,支撑油缸的壳体铰接在竖向支架上,支撑油缸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同时铰接。采用这种支撑轮机构,支撑轮的收放灵活,且支撑轮具有一定缓冲作用。支撑轮支撑于地面可以承载移出后洗刷机构部分重量,防止底盘车倾斜,提高底盘车移动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所述起落架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L形侧板,两个竖向设置的L形侧板的下端固连一水平连接板,水平支架靠近底盘车驾驶室一侧下部设有第一铰接座,两个竖向设置的L形侧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销轴与第一铰接座相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并列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连杆并列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通过第二铰接销轴与起落架靠近下端处相铰接,水平支架远离底盘车驾驶室一侧下部设有第二铰接座,两根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第三铰接销轴与两根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相铰接,两根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销轴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支撑油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第三铰接销轴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设置在底盘车大梁中部,洗刷机构设置在水箱和底盘车驾驶室之间的大梁上,第二发动机、水泵和液压站设置在底盘车大梁的后部;在水箱和底盘车驾驶室之间的大梁上面设置有厢体,厢体上设置有卷帘门机构,所述卷帘门机构包括卷帘门、两个第二轨道,两个第二轨道平行设置在厢体上,每个第二轨道从厢体一侧经厢体顶部延伸到厢体的另一侧,在两个第二轨道之间的厢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卷帘门包括多个长条形的金属板件,多个长条形的金属板件依次靠在一起,相邻的金属板件的两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在一起构成可弯折结构,卷帘门的两侧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的第二轨道上;

一根从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跨设在两个第二轨道边,从动轴一端固连一个第一从动链轮,从动轴在靠近两个第二轨道的内侧边分别固连一个第一主动链轮,每个第二轨道的内侧边还间隔设置多个第二从动链轮,每个第一主动链轮和多个第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一根第一链条相连接,随着从动轴转动,第一链条靠近第二轨道的一部分可以适应第二轨道形状移动,第一链条通过多个紧固件与所述卷帘门的多处固连在一起,两根第一链条同时带动卷帘门移动;

在一个第二轨道外侧还设置一个第二驱动马达和一个轴座,第二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上固设一个第二主动链轮,轴座上穿设一根过渡轴,过渡轴的一端固连第三从动链轮,过渡轴的另一端固连第三主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第三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通过一根第三链条相连接。

再进一步改进,在每个第二轨道内侧上部相向设置两个链条张紧机构,每个链条张紧机构上装有一个张紧链轮,第一链条还同时连接两个张紧链轮;

所述链条张紧机构包括一个支架,支架上设有长条形导向孔,长条形导向孔上穿设一根张紧轴,张紧链轮套接在张紧轴上,一根调整螺栓以垂直于张紧轴方向旋接在支架上,调整螺栓一端顶住张紧轴,调整螺栓上还旋有紧固螺母。

优选所述紧固件包括橡胶块和紧固螺栓,橡胶块处于第一链条内侧,紧固螺栓穿过橡胶块、第一链条和卷帘门把第一链条和卷帘门固连。

本发明由于底架配合在两个第一轨道上,底架和第一轨道之间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以带动底架沿两个第一轨道移动,这样整个洗刷机构可以通过驱动机构沿底盘车横向移出或收拢;洗刷机构移出后,由于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对应装有多个由油马达驱动的滚刷,通过第二油缸可驱使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也就是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间接可调,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隔离护栏;通过第一油缸可驱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下移动,可适应不同高度隔离护栏;通过第三油缸可驱使第一支架转动,实现多角度清洗,以避免出现清洗死角;整个洗刷机构的传动简单,运行可靠性较高,且清洗效率高。

另一方面,在洗刷机构工作时,通过支撑轮可以承载部分洗刷机构部分重量,防止底盘车出现倾斜,也能提高洗刷机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通过第四油缸可驱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倾斜一定角度进行清洗,清洗死角更少,可适应更多种类的护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卷帘门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卷帘门关闭状态主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洗刷机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C处放大图;

图6是洗刷机构第二支架旋转状态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支撑轮机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支撑轮机构主视图;

图9是图2的B-B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9所示,一种护栏清洗车,包括二类底盘车100,底盘车100大梁1a上面设置有水箱200、水泵300、第二发动机400、液压站500和洗刷机构600,所述水箱200设置在底盘车100大梁1a中部,洗刷机构600设置在水箱200和底盘车100驾驶室之间的大梁1a上,第二发动机400、水泵300和液压站500设置在底盘车100的大梁1a的后部;底盘车100的大梁1a在靠近洗刷机构600一侧设置一支撑轮机构700,支撑轮机构700可驱动一支撑轮71支撑于地面或脱离地面,第二发动机400给液压站500和水泵300提供动力。

图3至图6进一步所示,所述洗刷机构600包括底架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一油缸6、第二油缸7、第三油缸8和第四油缸9,第一支撑架2的下部铰接在底架1前端,第四油缸9有两根并且平行设置,每根第四油缸9一端铰接在底架1的中后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架2的中上部。

底盘车100的大梁1a上固设两根与大梁1a相垂直第一轨道1b,所述底架1为方形架,底架1的两侧和上端各设有多个导轮11, 底架1通过多个导轮11配合在底盘车100的两个第一轨道1b上,底架1和第一轨道1b之间装有驱动机构800,驱动机构800带动底架1沿两个第一轨道1b移动;也就是由驱动机构800带动底架1沿底盘车100的横向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800包括装在第一轨道1b上的第一驱动马达81和固设在底架上的长条形齿条82,长条形齿条82与第一轨道1b相平行,第一驱动马达81的驱动轴固连一主动齿轮83与所述齿条82相配合。第一驱动马达81可选用油马达。

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对应装有多个由油马达驱动的滚刷,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架4的一侧自上而下装有三个横向布置的横滚刷10,每个横滚刷10由一个装在第一支架4上的横向油马达101带动旋转,所述第二支架5在与第一支架4对应一侧自上而下对应装有三个横向布置的横滚刷10,每个横滚刷10由一个装在第二支架5上的横向油马达101带动旋转;所述第一支架4的另一侧装有一个竖向布置的竖滚刷20,每个竖滚刷20由一个装在第一支架4上的竖向油马达201带动旋转,所述第二支架5在与第一支架4对应另一侧也对应装有一个竖向布置的竖滚刷20,每个竖滚刷20由一个装在第二支架5上的竖向油马达201带动旋转。

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两侧上各设有竖向导轨21,第一支架4配合在竖向导轨21上,第一油缸6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架4上,第一油缸6可驱使第一支架4沿竖向导轨21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油缸6包括两根反向设置的竖向油缸61,两根竖向油缸61的壳体的上下部各通过两个夹板62固连在一起,一根竖向油缸61的活塞杆与第一支撑架2下部相铰接,另一根竖向油缸61的活塞杆与第一支架4上部相铰接;这种设置结构不仅可以使油缸的行程延长一倍,还能使得第一支架4的上下移动控制更为灵活。

第一支架4的顶部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导套12,每个导套12内孔中套有一根导杆13,两根导杆13的一端固连第二支撑架3,第二油缸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架4上、另一端固接第二支撑架3,第二油缸7可驱使第二支撑架3沿导套12的轴向移动。

第二支撑架3上固设有一根支撑轴14,支撑轴14与导套12相平行,支撑轴14上套有一个转动套15,转动套15固连第一支架4顶部,转动套15外表面固设一个拐臂16,第三油缸8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架3上、另一端与所述拐臂16的自由端铰接,第三油缸8通过拐臂16、转动套15驱使第一支架4转动。

所述第二支撑架3包括一个L形板件,第二支撑架3一端设有一个铰接座31与第三油缸8一端相铰接。

所述底架1靠近第一支撑架2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柱17,以较好控制第一支架4的倾斜角度。

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上均装有朝向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之间位置喷射的多个出水喷头;水泵300通过管路把水箱200中的水输送到多个出水喷头上。

结合图1、图7、图8所示,所述支撑轮机构700包括与底盘车100大梁1a固连的水平支架72、起落架73、第一连杆74、第二连杆75和支撑油缸76,水平支架72上部固连有竖向支架721,起落架73的上端铰接在水平支架72靠近底盘车100驾驶室一侧下部,起落架73的下部安装有轮架77,所述支撑轮71安装在轮架77上,起落架73靠近下端处与第一连杆74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杆7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5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杆75的另一端铰接在水平支架72下部,支撑油缸76的壳体铰接在竖向支架721上,支撑油缸76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杆7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75的一端同时铰接。

所述起落架73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L形侧板731,两个竖向设置的L形侧板731的下端固连一水平连接板732,水平支架72靠近底盘车100驾驶室一侧下部设有第一铰接座722,两个竖向设置的L形侧板731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销轴723与第一铰接座722相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74并列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连杆75并列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连杆74一端通过第二铰接销轴741与起落架73靠近下端处相铰接,水平支架72远离底盘车100驾驶室一侧下部设有第二铰接座724,两根所述第二连杆75一端通过第三铰接销轴751与两根所述第一连杆74另一端相铰接,两根所述第二连杆75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销轴752铰接在第二铰接座724上,支撑油缸76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第三铰接销轴751上。

所述轮架77为倒U形架,轮架77的上部固设一根螺杆771,螺杆771穿在起落架73的下部并通过上下螺母固连;所述支撑轮71装在一根水平固定轴上,水平固定轴固连在轮架77的下端上。这样通过螺杆771可以调整支撑轮71的高度。

结合图2、图9所示,在水箱200和底盘车100驾驶室之间的大梁1a上面设置有厢体1c,厢体1c上设置有卷帘门机构900,所述卷帘门机构900包括卷帘门91、两个第二轨道92,两个第二轨道92平行设置在厢体1c上,每个第二轨道92从厢体1c一侧经厢体1c顶部延伸到厢体1c的另一侧,在两个第二轨道92之间的厢体1c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卷帘门91包括多个长条形的金属板件,多个长条形的金属板件依次靠在一起,相邻的金属板件的两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在一起构成可弯折结构,卷帘门91的两侧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的第二轨道92上;

一根从动轴93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92跨设在两个第二轨道92边,从动轴93一端固连一个第一从动链轮931,从动轴93在靠近两个第二轨道92的内侧边分别固连一个第一主动链轮932,每个第二轨道92的内侧边还间隔设置七个第二从动链轮921,每个第一主动链轮932和多个第二从动链轮921之间通过一根第一链条94相连接,随着从动轴93转动,第一链条94靠近第二轨道92的一部分可以适应第二轨道92形状移动,在第二轨道92的两个圆弧段均设置三个第二从动链轮921,以使第一链条94在第二轨道92的圆弧段能做圆弧移动,第一链条94通过多个紧固件95与所述卷帘门91的多处固连在一起,两根第一链条94同时带动卷帘门91移动;所述紧固件95包括橡胶块951和紧固螺栓952,橡胶块951处于第一链条94内侧,紧固螺栓952穿过橡胶块951、第一链条94和卷帘门91把第一链条94和卷帘门91固连。

在一个第二轨道92外侧还设置一个第二驱动马达96和一个轴座97,第二驱动马达96可选用油马达,第二驱动马达96的驱动轴上固设一个第二主动链轮961,轴座97上穿设一根过渡轴98,过渡轴98的一端固连第三从动链轮981,过渡轴98的另一端固连第三主动链轮982,所述第二主动链轮961和第三从动链轮981通过第二链条962相连接,第三主动链轮982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931通过一根第三链条983相连接。

在每个第二轨道92内侧上部相向设置两个链条张紧机构99,每个链条张紧机构99上装有一个张紧链轮991,第一链条94还同时连接两个张紧链轮991;

所述链条张紧机构99包括一个支架992,支架992上设有长条形导向孔,长条形导向孔上穿设一根张紧轴993,张紧链轮991套接在张紧轴993上,一根调整螺栓994以垂直于张紧轴993方向旋接在支架992上,调整螺栓994一端顶住张紧轴993,调整螺栓994上还旋有紧固螺母995。

以上各机构中的油缸和油马达通过管路连接液压站500。

本实施例使用时,先打开卷帘门91,启动第二驱动马达96,使从动轴93转动,通过第一主动链轮932和多个第二从动链轮921带动第一链条94移动,第一链条94就能带动卷帘门91沿第二轨道92移动打开厢体1c的开口;接着放下支撑轮71,通过液压站500使支撑油缸76活塞杆伸出,支撑油缸76活塞杆就驱动第三铰接销轴751下移,第三铰接销轴751再通过第一连杆74驱动起落架73顺时针转动,使得轮架77和支撑轮71下移,支撑轮71就能支撑于地面,同时第二连杆75、第一连杆74和支撑油缸76起稳定支撑作用。

接着,移出洗刷机构600,通过驱动机构800带动底架1沿底盘车100做横向移动,使得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移出厢体1c外;然后通过第二油缸7驱使第二支撑架3沿导套12的轴向移动,由于第二支撑架3上固设有一根支撑轴14,支撑轴14与导套12相平行,支撑轴14上套有一个转动套15,转动套15固连第一支架4顶部,第二支架5就能相对于第一支架4运动,先拉大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间距,接着通过第一油缸6使得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同时升高,底盘车100靠近要清洗护栏,再通过第一油缸6使得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同时下降,使得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处于护栏的两侧,再控制第二油缸7使得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相互靠近,这样装在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的横滚刷10和竖滚刷20就把护栏夹住,启动横向油马达101和竖向油马达201,横滚刷10和竖滚刷20一起转动,同时各个出水喷头向护栏喷水,随着底盘车100的移动,就能够连续对护栏进行自动清洗,其清洗效率较高。

在清洗中,还能通过第三油缸8控制第一支架4转动改变横滚刷10和竖滚刷20的清洗角度,也能通过两根第四油缸9驱使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倾斜一定角度进行清洗,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护栏,做到无死角清洗。

清洗作业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800驱使洗刷机构600回到厢体1c内,提升支撑轮71,关闭卷帘门1,底盘车100就可恢复正常行驶。

以上仅是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